正文 02 艾灸的材料 艾絨的製法、選擇與貯藏(1 / 1)

艾絨是艾灸時的重要材料,艾絨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的好壞。而艾絨的優劣則與艾葉的種類、采集時間、存放時間和製作工藝等有密切關係。

艾絨的製法、選擇與貯藏

艾絨的製法

艾葉的采集選擇在每年的3~5月間,以鮮嫩肥厚的嫩艾葉最好,艾葉采集回來後,要放在太陽下暴曬,曬幹後放在石臼中搗碎,將其中的泥沙、雜梗篩掉,即為艾絨。如果繼續加工,則得到細艾絨,如此經過數十次的晾曬、研磨、篩揀後,就得到土黃色的細艾絨了。然後再根據需要,將艾絨製作成艾炷或艾條。艾炷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大艾炷如半截橄欖大,中艾炷如半截棗核大,小艾炷如麥粒大。小艾炷和中艾炷一般用於直接灸,大艾炷一般用於隔物灸。

艾絨的選擇

有時候我們要從市場上買艾絨,可是,你知道什麼樣的艾絨是優質的,什麼樣的艾絨是劣質的嗎?優質的艾絨在點燃時,火力比較溫和耐燃,不容易散裂,所以,熱力很容易穿透肌膚,直達病灶。但是劣質的艾絨就不是這樣了,點燃後火力比較強大,艾灸處痛感很強。而且,含有雜質的艾絨,在點燃後很容易散裂。所以在買艾絨時,我們一定要選擇質純、柔軟、絨細、幹燥又不含雜質,顏色呈黃白色又略帶青色,存放時間比較長的。切忌選擇存放時間短、中間混有雜質、粗糙結塊、生硬潮濕,呈黑褐色的劣質艾絨。

艾絨的貯藏

艾絨製作好後,要存放一段時間才能使用,但是艾絨容易受潮、受蟲蛀黴變,所以艾絨應該放在幹燥密閉的容器內貯藏,梅雨季節還要注意防潮,天氣晴朗時,要經常拿出來晾曬。

艾柱的規格

大艾炷

大艾炷高約1.5cm,底部直徑約1.2cm

中艾炷

中艾炷高約1cm,底部直徑約0.8cm

小艾炷

小艾炷高約1cm,底部直徑約0.5cm

艾草是艾灸的原材料

艾灸時要用到艾條和艾絨,製作艾條和艾絨的原料是艾草。艾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蘄艾和野艾兩種,蘄艾多生長在江北,葉片寬而厚,絨毛多,可以製作優質艾絨。野艾多生長在江南,絨質較硬,香味略遜於蘄艾,製作的艾絨品質不高。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

艾炷與艾條的製作

艾炷的製作

艾炷的製法:將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拇指、食指、中指拿著艾絨,一邊捏一邊旋轉,把艾絨捏成圓錐形狀。艾炷的規格有大、中、小三種規格。

艾條的製作

艾條的製法:將24克純艾絨平鋪在一張長26厘米、寬20厘米的桑皮紙上,將其緊緊地卷成一個直徑約1.5厘米的圓柱形,然後用漿糊粘牢,把兩頭多餘的紙擰成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