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學生大多走讀,但也有一些家長為了鍛煉孩子的自立能力或者由於自身情況等因素,為孩子選擇住讀學校。
我們要知道,由於學生宿舍人員較多、較雜,和家庭相比容易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比如遭竊、失火、同學之間發生摩擦等,給孩子造成一些威脅,這一點也是令很多有住讀生的家長所擔心的。而要想讓孩子保護好自身安全,能夠擁有一個健康、安全、和諧的宿舍生活環境,則是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的。
2012年2月,某學校女生宿舍發生失竊,其中有3名學生被偷走手機、現金等物品。
一名叫芳芳的女孩說,那天下午,他們班參加了一個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到傍晚才回到宿舍,一進門發現房間裏被翻得亂七八糟的,頓時就嚇壞了。
事後經校方和警察調查,將偷盜該物品的年僅11歲的男孩抓獲。
另一個案例發生在我國中部某城市,9月初新生入學當天,由於孩子們覺得夏天太熱而將門開著,誰知就在當晚便發生了失竊案,兩名孩子丟失了放在床頭的一個月的生活費,共計500多元。
類似的情況讓家長們感到觸目驚心,可是我們是否意識到培養孩子增強這方麵安全意識的重要性了呢?上麵所述的第二個事例顯然是因為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強而失竊,如果能提高安全意識,采取積極的防範措施,那麼類似的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1.讓孩子保護好自己的財物
在平時和孩子共處的時候,父母要多給孩子講解一些犯罪分子常用的偷盜形式,好讓孩子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範。我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如下幾點需要告訴孩子:
①乘虛而入。如果房間的門沒有及時鎖上,那麼就很容易成為小偷盯準的目標,從而趁機入室盜竊。
②“順手牽羊”。如果有陌生人進入宿舍,不管以什麼名義,隻要不是自己的熟人或者學校的安排,就一定及時下“逐客令”,因為這類人說不定就是順手牽羊的小偷,他們試圖趁人不備而將宿舍裏的物品偷走。
③“釣魚”。這一點主要針對住在一樓或者平房的孩子,因為小偷會利用竹竿等器具將放在室內的錢包或晾在窗外的衣物釣走。對於這一點,尤其需要學校做好防護工作,比如安裝防護網,即可避免此類事件發生。
④撬門扭鎖。這類小偷往往以偷比較值錢的東西為目的,因此孩子們最好不帶貴重物品到學校,或者不要顯露自己的“富有”。
2.教給孩子一些防盜措施
①最後離開宿舍的同學一定要鎖好門窗,不要嫌麻煩,更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因為壞人盯準的可能就是這個時機。
②不能隨便讓外人住到宿舍裏來,尤其是不知底細的人。
③當在校園裏或者走廊裏發現形跡可疑的陌生人應提高警惕,比如那些左顧右盼、神色慌張的人,很可能是壞人。此外,還要對那些到寢室推銷產品的人提高防範意識,千萬不要受騙上當,一旦發現要及時報告老師。
④將自己的鑰匙保管好,不要借給他人,同時也要和同宿舍的同學一起做好這一點。
3.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和集體意識
①當宿舍出現危險時,大家不要慌張,而應沉著冷靜、齊心協力,想辦法及時報告管理員或者老師,也可以直接撥打110報警,前提是在不受到犯罪分子威脅的情況下。
②不管對方以什麼借口,都不要讓不熟悉的人或者剛認識的人隨便進入你的宿舍。
③不要在宿舍裏使用明火,不要私自點蠟燭,也不能使用電器。
④當發現寢室陽台的門窗、燈具、空調、插座等有破損現象,要及時報告相關管理人員保修,以免發生危險。
⑤提前關注天氣預報,一旦遇到台風、沙塵暴等惡劣天氣,應及時將衣物收好,把門窗關好,並盡量不外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