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需要引起注意的課間活動(1 / 1)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遊戲的童年……”《童年》的歌聲唱出了孩子們在被“囚禁”之後期待放鬆的心情。對於這一點,恐怕每一位家長都深有體會。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就像歡快的鳥兒一樣飛出“籠子”,享受課間的活動。

在經曆40分鍾的上課之後,10分鍾的課間活動的確誘人,但有的孩子在這10分鍾裏玩起來忘乎所以,以至於太過火而讓自己或者同學受傷,如此看來,則得不償失了。

因此,若想避免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出現,家長們還要多給孩子灌輸課間玩耍時需要注意的常識,保護好孩子的安全,也免除家長和老師的擔憂。

曾經有媒體報道過這樣一件孩子在課間活動時受傷的事:9歲的多多在一家民辦小學讀三年級。在幾天前的課間活動中,多多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到操場上玩雙杠,其中有一個名叫飛飛的男孩很淘氣,在多多正在雙杠上“倒掛金鉤”的時候,飛飛故意來嚇唬多多,趁著多多不注意時衝著多多大聲“啊”了一聲,並推了多多一把。

這下可不得了了,多多一下子載到地上,頭部撞破,頓時頭破血流,疼得她哇哇大哭。

得知情況的班主任老師急忙趕來,抱著多多去了離學校幾十米之外的醫院。經醫生檢查,多多雖然沒什麼大事,但是由於傷口較大,還是縫了五六針。

還有一則消息:一所小學的學生在進行課間活動時,一名叫融融的同學被另一名踢毽子的同學踢傷了眼睛,導致眼角膜受傷,經長時間治療才恢複。

課間10分鍾是學生們消除學習疲勞、活躍身心的時間。由於孩子都是分散到小學各個地方來進行活動,所以老師也不可能麵麵俱到,隨時觀察著每一個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在平時多給孩子進行課間活動的安全教育,培養孩子安全活動的意識。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會避免危險的發生。具體來說,我們有必要告知孩子以下幾點課間活動的注意事項:

1.禁止室外亂跑

由於正在快速成長的孩子精力充沛,在40分鍾的學習後好不容易盼來下課鈴聲的響起,於是恨不得一步飛出“籠子”,投入到自由自在的天地裏。可是,孩子們意識不到這樣亂跑很容易出現危險,因為校園裏孩子多、空間小,是非常容易撞上別人或者被人撞上的,所以,家長們要告訴孩子切忌在室外亂跑,當發現周圍有人亂跑時,自己也要躲開以避免被撞到。

2.不要在室內打架

孩子們多是喜歡“斤斤計較的”,比如你把我的書本碰掉了,我就要把你的凳子掄翻;你踩了我一腳,我非得還你一拳頭。要知道,教室裏到處是桌子凳子,如果不小心撞上棱角,很容易碰傷及碰破皮膚,甚至砸傷身體,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和同學打架,尤其不要在教室裏打架。

3.上下樓梯隱患多

孩子們對於玩耍的想象力總是超乎大人,有的孩子喜歡在樓梯上從下往下滑。在他們看來,這是件非常刺激的“訓練項目”,殊不知,看起來好玩的遊戲,實際上危險多多,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很容易受傷。

4.不要爬在窗戶上探頭探腦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在教學樓裏上課,而很多教室的窗戶沒有防護裝置,如果孩子爬到窗口,探出腦袋來透氣是非常容易出危險的,所以,如果想透氣,不妨下樓到室外吧,而不要再這樣冒著危險探頭探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