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滿目瘡痍佛化天(2 / 3)

老漢說道:“那五倫山在天央帝國。這裏是黑盲山,是中洲國界。由這裏南去千裏,才能到天央帝國。”

大目犍連心想,那天央帝國不知怎麼樣,聽起來戰爭應該是從天央帝國起始的……

老漢又說道:“要說事情就壞在正法800年,不知什麼原因,魔人漸漸到山南多了起來,在這之前魔人可是從來不到山南的。瓢霧族的箭手就很少到五倫山來了,據說他們從此回到了“汗錯”的家鄉居住。“汗錯”的意思就是‘海一樣的河’。聽說他們用了另一種武器——繩弩。繩弩能準確地射中從海河中飛起來的魚,那也足夠讓他們豐衣足食了。”

老漢又說到魔族獵手到底用什麼武器捕獸,千年來人們都隻是猜測。有人說用弓箭,據說魔族人茹毛飲血,力大無窮,能拉開與他們等高的強弓;又有人說他們用的是非絲非革的巨網,這種絲是五倫山中的特有的魂獸生產,魔族專門訓練了一些靈異武士,每年才能捉到少許這類魂獸,並且還要犧牲一些武士,這種網要放在火上邊烤邊織,才能堅不可摧;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魔族人天生就擁有魔力,因此魔族人天生就是武士,他們每個人都有一件自己稱心的武器,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武器開碑裂石,但是這種說法有人反對,理由就是魔族人天生不是智慧類的生物,他們怎麼就懂得像人類一樣開礦煉金,不懂開礦煉金,又怎麼能製造強大的武器?但是民間的這種說法也不通,如果他們沒有武器,又怎麼能在怪獸遍生的五倫山叢林中與怪獸搏鬥千年,卻依然能生存下來。

關於魔族人能不能開礦煉金、開爐製器,這個問題,又過了一百年,到了正法900年,魔人在五倫山南麓活動的跡象越來越多了起來,便引起了人類的警惕,於是關於魔人如何煉製武器的猜想,陡然間又成了生活在五倫平原人類的話題,不僅是鄉野閑人市井工商的茶餘飯後的議論,而且成了皇宮裏那些仕大夫們的擔憂。雖說魔人的武器是用來狩獵,但是誰敢保證有一天如果魔族和人族一個不和,這魔族武士以魔力揮動手中的武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斫向人類,那豈是文弱的人類所能抵擋?(其實強大的魔力之說,也是互相矛盾,魔人既然不是智慧生物,又怎麼能夠修練魔力,隻有人類才能修真,在人體內生出玄力,或者魂力。)

猜測了許多年,漸漸人們由猜測變為恐懼。話說帝國中對這件事有兩派看法,一派以宰相張和為首,主張淡化處置這事,奏上國主,奏中認為人魔兩族千百年來井水不犯河水,況魔族百年來到五倫山南也不甚頻繁,犯不著為此事無端生隙,弄不好觸怒魔人橫生出嫌隙來。我天央帝國號稱帝國,向以智慧統國,可悄悄派人調查魔族人的性情,以及他們的武力如何,到山南是為了什麼?防微杜漸,從中調整國策。

另一派主張武力防禦,以三軍太尉陳遼擊為首,奏上國主,奏中說道,想我帝國昂昂向上的國力,魔人異動,值得懷疑,當下正值我國力鼎盛之期,可以大舉出兵,在山麓駐防,一旦發現魔人異動,就把魔族驅回山北,此舉一來可向不可開化的魔族示威,二來可保天央帝國紫金帝都之安和國運昌盛綿延。食魚防刺,堂堂帝國,凡事要做到未雨綢繆,方可逢凶化吉。

據說戰爭本可以避免,但是後來據說和一個叫鮑絲囊的天央帝國人有著莫大的關聯。老漢對於鮑絲囊其人不了解,談話就沒有繼續了。

大目犍連不知道第七重天竟發生天變,看來此次欲界之行看來必要去天央帝國了解詳情,雖然來這裏的目的並不在於此。

當下勸老漢隨行,離開這凶險之地,戰爭拖延不斷,人魔之間的仇恨不斷,就像今天,那兩個魔怪眼中盛滿了仇恨,住在這裏真正是時時刻刻活在危險之中。不想那老漢說中洲以及天央帝國帝都同樣凶險,堅決不去,問及為何,老漢隻說:“吏如魔,匪如獠,最是百姓苦飄搖。”

大目犍連聽了十分疑惑,難道這天地間最聖潔的大陸,也像人間那樣黑暗無道?

次日,問明下山路徑,一路尋問,往天央帝國行來。

一路上,路過吾乃濕地,濕地上鳥兒成群,景物壯觀,又過了一條大河,河上漁人寥寥無幾,平原上顯得荒涼,田野裏空空如也,這一切呈現的都不是大目犍連想像中的那個欣欣向榮的夷愉大陸。

一日,平地將盡,陸地漸漸不平,路越來越陡,前麵崇山峻嶺。終於有一天,師徒倆進入山中的樹林,並且森林越來越高大濃密,正如那老漢所說,到處是岩洞,有些地方留下了一些雕像,有的像是魔族的名人,有的是怪物,不知這些怪物是魔人的寵物還是他們的神物圖騰。當年魔人所留的藝術水準可見一斑。

漸行漸高,路上稀疏地有一些行人,都是拖家帶口,一打聽,原來眼前這五倫山就是天央帝國的邊界。這一路的行人都是想進入天央帝國尋求安全。

目前第七重天有三個大國——天央帝國、****帝國和中洲國,還有許多小國和一些大族。小國自不必說,一些特大家族顯得異常神秘,他們有國一樣的法規,又有傳統的族規,自成一體,往往閉門修真,他們當中的一些武士修習的階位很高,往往就比國家軍隊戰士厲害得多,但他們很少與外界接觸。

海一樣的河(以下簡稱海河。)從南到北把第七重天一分為二,天央國國大勢強,在河西稱帝,河東也有一個國家國大勢強,這便是****帝國。中洲國與天央國毗鄰,也很大,但比起這兩國就小得多了,因此不敢稱帝。目前河西天央帝國強盛,與魔族對峙。一些人便跑到天央國來避難。

大目犍連攜著小目一路賞景,身後是一往無際的吾乃濕地,前麵是高聳蒼翠的五倫山。

第一章滿目瘡痍佛化天

2、少年郎

行走在大目犍連前麵的是一家三口,行得很慢。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生得長身壯實,虎背熊腰,背著一個長長的包袱,背帶深深地勒進了肩膀的肉,很深重的一個物件。

少年快步跑到前麵,對著一根小腿粗的樹枝拍去一掌,“喀嚓”一下折斷,為後麵的兩個人開路。後麵一個美婦兒,著一襲鵝黃裙裳,身材嫋嫋婷婷。她左手提一個包袱,右手扶著一個顫巍巍的老婆婆。

美婦叫那少年:“剛兒,好好兒的,折那樹枝做什麼?”

少年回過頭來,笑笑,方臉粗獷,雙目靈光閃閃。大目犍連心想,這裏果然是天堂異界,天賦異秉的人很多,這個少年簡直就是天生神力,若是遇有良師教導,將來必定有一番成就。隻見那少年背上的包袱和別人的就是不同,長長的幾乎要觸到地麵。

那老婆婆早已走不動了,忽然一個趔趄,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那婦人生得纖弱細嫩,想扶老婆婆起來,卻哪裏扶得動。

大目犍連上前幫忙扶著老人坐起,那老人已半昏迷,手在空中亂抓,那婦人則淚漣漣的不斷叫著“婆婆……婆婆……”

那少年急奔回來,“奶奶……奶奶你怎麼了?”

這時一匹馬奔了過來,那馬見男孩從跟前走過,忽然驚了,人立起嘶嘶鳴叫,眼見就要衝撞上地上的幾人,大目犍連肩膀迎上,準備頂住那馬,那騎者騎術精湛,猛籠僵繩,那馬就不能往前闖。

馬上人叫一聲“好險”,跳下馬來,罵一聲畜牲,牽過一邊綁上,過來行個禮,說道:“大嫂,師父,剛才多有得罪,有沒有受傷驚嚇?”

大目犍連搖搖手,示意安靜,把手掌貼著老婆婆頭頂,緩緩輸入真氣。不久,老人一聲哼哼,醒了過來,這一下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大目犍連看這老人,目光灰滯無神,臉色灰敗,卻是要歸去的樣子。

大目犍連宣一聲佛號,輕聲對婦人說:“夫人,婆婆精力耗盡,天年將終。”婦人禁不住哽咽起來。

這時那騎者過來:“山野陋人高古魯莽,這裏陪罪了!”說著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