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滿目瘡痍佛化天(1 / 3)

我是你看到的最寶相的容顏,我是你聽到的最優雅的那支歌,我是穿過空氣停留在你發梢的那抹絢爛光彩,我是你清晨見到的綠葉上的那滴晶瑩露珠,我是你迷幻後再也不認識她的始作俑者。——日月佛。

第一章滿目瘡痍佛化天

1、第七重天

采菽氏一直以打漁為生,許多的生命在他手中了結。忽一日,他自我感覺雙手沾滿血氣殺業太重,便來到佛的麵前要求渡化,苦修圓滿,羅漢加身,自此被人稱作大目犍連。

大目犍連在佛尊駕前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有一件事足以證明,原來那時教派林立,各教派為了維護自身的教義,都指責對方是邪教。這段時期,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經過多年悟道,終於大徹大悟成佛立教,在教派之中異軍突起,一時間眾教派群起打壓。有一天,佛尊去舍衛城赴宴,由於漲水,河不能過。大目犍連運功化做一座寶橋,上有香花綢緞七寶嚴飾,佛尊過香花橋赴宴。一眾教派首腦眼睜睜看著佛尊飄飄然早他們而去,突然間都覺得自身燈光微弱,不足與那如日月之光的佛尊和眾弟子相比。

時間到了末法時代,佛尊要加大普法。大目犍連奉旨到了一個叫作陀竹園的地方,向眾比丘宣揚佛尊的心語。那陀竹園是一個靈異之所,有一個通往異界的秘道。

大目犍連傳旨完畢,牽著身畔小比丘童子小目,在眾人眼前消失,來到欲界第七重天。本來欲界隻有六重天,佛尊想在欲界立法宣道,卻發現欲界不知何時生成了一個第七重天。

大目犍連到達後,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座山的山腰。

小目滿臉新奇,興奮異常,一會說要看看這裏的六足馬,一會說要找到一隻窮奇獸。六足馬是傳說中的奇物,據說神駿異常,能踏風而馳。據說人間上古有一位軍隊首領,是一個古往今來的神人,他上欲界攬來一匹六足馬,騎著它衝鋒陷陣,攻城掠地,無所不能,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將軍,他的故事在百姓口中代代相傳。那匹六足馬在人間也成了人們心目中的神馬。

大目犍連見這裏山高林密,一時找不到路徑。就在附近找了一株最粗的樹,樹葉出奇的寬大。他提氣後雙腳暴長,一下就跨上了幾丈高的樹冠,眼前一亮,頭已經在樹葉外麵了,腳下這一棵樹是最高的。

正要抬頭尋路,卻看見了奇異的天象:天空分為兩色,自己這一邊是陽光灼灼,不遠處的另一邊卻暗無天日,陰沉沉、靜悄悄,荊棘叢生,不見半分生氣,空氣中徘徊著不可名狀的鬼氣,似乎隻要有一點響動就會驚動黑暗中的妖魔鬼怪,隨時會衝出什麼不可預知的東西,就算是最膽壯的武士走到黑暗邊也會止步的。

大目犍連思忖:如果說這欲界第七重天從混沌初始就生成了這鬼異的半明半暗,卻怎的那暗的一邊會令人膽顫心寒。幸喜自己身處光明的一側,心想還是先找到路途才是要緊。就細細觀察起地形來。

但見現在所處的是在山峰上,剛才在樹底下視野不開闊,現在看到自腳下兩邊都是山坡,竟是在一座峰頂。山的一邊山下雲霧迷蒙,看不清這山有多高,另一邊山下是一片平原,隻是那平原隻延伸了幾裏路,就被黑暗吞噬,暗幽幽不知有多深遠。

扭頭見後麵有一座石峰,很是筆陡,隻見石上寫著“虎跳峽”三個大字,遒勁靈動,力透石壁。山峰的半腰長著一株曲虯的鬆樹,樹形頗為雅致。大目犍連下了樹來,拉了徒弟,來到石峰底下。

突然一聲尖叫傳來,非常淒厲驚恐,明顯是有人受到強烈的攻擊,從聲音看來,似乎已經受傷,接著是幾聲獸吼和喝罵。

形格勢禁間,大目犍連救人心切,飛快尋聲而來。隻見一老人滿臉鮮血,護著地上的一個小男孩,旁邊站著兩個似人非人而又直立著的東西,一個全身毛發,呲牙咧嘴,另一個倒是人臉,可是一隻手是獸爪,兩個都是樣貌凶惡,不但凶惡,而且難看。

毛發怪物高舉大刀呼地砍下,大目犍連見刀去勢淩厲,透著的勁力不小,急切間運勁扔出手中的缽盂,腳下絲毫不緩,“當”一聲響,缽盂砸在刀上,刀鋒偏向一邊。

那毛發怪物一聲獸吼,愣了一眨眼間,忽地刀峰回轉,削了過來。此時大目犍連已風馳電掣地趕到,拉起地上的一老一少,閃開了去,刀光在離身體幾尺遠處劃了過去,砍了個空。此時那個獠牙怪人也抽出了一把闊口大刀,兩怪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兩聲怪叫,分別向大目犍連砍來,意欲就要把大目犍連削一個兩刀三截。

小目有些害怕:“師父,佛主叫我們不要多管這裏的事呢,我們走吧!”

“佛門弟子,見義勇為,你看師父的。”大目犍連邊說身子一扭一晃,趨步向前,雙手暴長,“嘭,嘭”兩掌印在兩怪胸口,那兩怪痛得“嗷嗷”叫,退了幾步,掄起闊口大刀一左一右撲了上來,大目犍連見這兩怪武功不高,卻像瘋了似的,對自己拚了命砍殺。也顧不得別的,運勁如風,袖袍頓時鼓了起來,雙掌翻飛,不一會,隻聽又是“嘭嘭”兩聲,比先前那兩聲更響更沉,兩怪龐大的身軀飛了起來,撞在地上,掙紮著爬起身,各呼一聲,風一般遁走了,“咚咚咚”的腳步,不一會便消失了。逃走的方向正是那黑暗之地。

察看那老人並無重傷,小孩也沒有受傷。問明了他們住處,扶了老人下山到家。祖孫倆千恩萬謝。

大目犍連作一佛禮,問道:“請問老丈,什麼事得罪了兩個怪物?”

那老漢說道:“這裏謝過大師父,唉!這亂世無窮無盡,師父難道不知這人魔之爭,已經五百年了?”

大目犍連一聽大吃一驚,忙問:“我在人間,聽說這欲界第七重天是個夷愉之地,人人快樂怡然,怎地戰火已經五百年了?這人魔之間卻有什麼仇怨?一切疑問,還請老丈告訴。”

“原來師父來自人間,”言語中對“人間”兩個字一點也不驚訝,原來老漢住在這大山之中,不知人間和這裏天地相隔。老漢歎一口氣,繼續說道:“欲界第七重天幾千年來名滿三界,生靈繁多,人族、仙族、半仙族、魔族、獠族在此繁衍生息,單就幾族和平共處,友好地生活在這片大陸上而論,就足以稱為佛化之天。這片大陸,美好快樂,師父稱之為夷愉大陸,一點也不為過。但是那……那已是正法千年的事了,美好時代早已過去五百年了。”

大目犍連心驚道:“真正是沒想到,是了,今日那兩個凶神惡煞是想必一是魔族,一是獠族了。”

老漢道:“正是。”

大目犍連說:“願聞其詳。”

原來魔族住在五倫山密密的叢林裏的洞穴中,或是五倫山光禿禿的岩石洞裏,這些天然的洞穴被魔人入住後又往裏麵挖掘,一年又一年,千年來這些洞穴彎彎曲曲,深入地底。要說魔族人有多少,那可不好說,總之他們一年比一年多,五倫山的山體中,那些暴露在陽光下的或者是隱蔽在叢林中的洞口就不計其數。也不知巨大的山裏被他們挖了有多深有多遠,洞裏到底有多少獸骨,哪有人知道,魔族不吃五穀,他們隻吃五倫山中的野獸和怪物。

據說正法656年,一隻萬斤狻猊在一個白天橫掃五倫山,毀壞了不計其數的田地、森林和魔族人捕獸的陷阱,五倫平原的人類毫無辦法,那一晚山中雷震價響,有魔人發出的獸聲,人類第一次聽到魔人的聲音也像獸吼,當然那一聲聲更響的吼聲是巨猊發出的,天亮時巨猊的吼聲消失了,魔人發出了震天響的歡呼。

不久山上豎起了柱子一樣的四根骨頭。

五倫山脈綿延五千六百裏,這個跨度不是隨便說的,是瓢霧族剽悍的箭手說的,瓢霧人的箭手每年都要沿著五倫山脈狩獵,五倫山有多長有多寬,他們是最清楚的。不過這些箭手可沒傻到去山的北麵狩獵,因為魔族人的洞口大部分都山北,山南的陽光多,魔人可不喜歡。

大目犍連道:“這裏便是那五倫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