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七言絕句】(4)(2 / 3)

[3]熏籠:古代放在炭盆上的一種烘烤和取暖的用具,可以熏香,熏衣。

手撚紅絲憑繡床,曲闌亭午柳花香。

十三時節春偏[1]好,不似而今惹恨長。

【注】

[1]偏:正好,恰巧。

青杏園林試越羅,映妝殘月曉風和。

春山[1]自愛天然妙,虛費筠奩[2]十斛螺。

【注】

[1]春山:形容女人的眉毛很美。

[2]筠奩:女人用的梳妝匣。

綠槐陰轉小闌幹,八尺龍須[1]玉簟寒。

自把紅窗開一扇,放他明月枕邊看。

【注】

[1]龍須: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貼著地生長,極細軟,多分枝。莖可以用來織席,叫作龍須席。

水榭同攜喚莫愁[1],一天涼雨晚來收。

戲將蓮菂[2]拋池裏,種出花枝是並頭。

【注】

[1]莫愁:古代傳說之女子名,後來常用來當作女孩兒名。

[2]蓮菂:蓮實,即蓮子。

小睡醒來近夕陽,鉛華[1]洗盡淡梳妝。

紗幮[2]此日偏惆悵,剪取巫雲[3]做晚涼。

【注】

[1]鉛華:即鉛粉,古代婦人用的化妝品。

[2]紗幮:也作“紗廚”,即紗帳,室內用來避蚊。

[3]巫雲:巫山的雲。巫雲是雲的一種極致。用來比喻愛情。

追涼池上晚偏宜,菱角雞頭[1]散綠漪。

偏是玉人憐雪藕,為他心裏一絲絲。

【注】

[1]雞頭:芡實的別稱。一年水生草本植物,有白色的須根及不明顯的莖,莖上和花葉都有刺,夏天莖端開花,結果實。新鮮雞頭可生吃。煮熟的雞頭味像蓮子,也可釀酒及入藥。

卻對菱花[1]淚暗流,誰將風月印綢繆[2]?

生來悔識相思字,判與齊紈[3]共早秋。

【注】

[1]菱花:菱的花。菱,一年水生草本植物,夏天開白色的花,果實有硬殼,有角,可以食用。

[2]綢繆:男女之間的情愛纏綿。

[3]齊紈:齊地產的扇子,扇子以齊地出產的白細絹製作的為佳品。

解盡餘酲[1]囗[2]盡香,雨聲蟲語兩淒涼。

如何剛報新秋節,便覺清宵分外長。

【注】

[1]餘酲:即宿醉,酒沒有醒。

[2]囗:燒。

《璿璣》[1]好譜斷腸圖,卻為思君碧作朱。

幾夜西風消瘦盡,問儂還似舊時無?

【注】

[1]《璿璣》:前秦竇滔的妻子所織的回文詩圖。總計八百四十一字,縱橫反複,縱、橫、斜、交互、正、反讀、退一字、迭一字讀都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堪稱絕妙,廣為流傳,叫作璿璣圖。她為尋回真愛所作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菊香細細撲重簾,日壓雕簷起未忺[1]。

端的為花憔悴損,一枝還向膽瓶添。

【注】

[1]忺:想要。

是誰看月是誰愁?夜冷無端上小樓。

已過日高還未起,任教鸚鵡喚梳頭。

凝陰容易近黃昏,獸錦[1]還餘昨夜溫。

最是惱人風弄雪,睡醒無事總關門。

【注】

[1]獸錦:織有獸形圖案的錦被。

玉指吳鹽[1]待剖橙,忽聽樓外馬蹄聲。

問郎今日天寒甚,卻是何人抵暮行?

【注】

[1]吳鹽:江淮一帶曬製的散鹽,色白而味淡。

漫學吹笙苦未調,嬌癡且自閱焚椒[1]。

博山[2]香盡殘灰冷,零落霜華帶月飄。

【注】

[1]焚椒:椒有香味,可以作飲食用,也可入酒,還可以焚燒當作香薰或者取暖用。

[2]博山:香爐。

漫囗甜香漫煮茶,桃符[1]換卻已聞鴉。

宿妝[2]總待侵晨[3]換,留取鬟心柏子花。

【注】

[1]桃符:用桃木刻成的符,古人在元旦,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紙畫上二神的圖像,掛在或者貼在門首,來祈福消災。

[2]宿妝:夜晚畫的妝容。

[3]侵晨:天快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