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言絕句】(3)(2 / 3)

[1]給歌女的詩冊題詩。

[2]雪麵:此處是說歌女塗白粉塗的很厚。

[3]金鈴:本是一種植物。此處形容歌女長時間跳舞歌唱,白粉已經被汗水洗掉,臉色發黃了,然而還得像金鈴一樣搖擺。

[4]作使:強作姿勢應付人。

[5]狎客:本義是伴隨皇帝遊玩的人,後來指嫖客。

鬆花江[1]

彌天塞草望逶迤[2],萬裏黃雲四蓋垂。

最是鬆花江上月,五更曾照斷腸時。

【注】

[1]納蘭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春隨皇帝東巡,又在同年秋天奉命“覘梭龍”,都經過鬆花江。此詩應是其中一次經過此地所作。鬆花江流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北部,是黑龍江右岸最大的支流。

[2]逶迤:也作逶迆、逶蛇。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拐來拐去,此處指鬆花江彎彎曲曲。

淥水亭[1]

野色湖光兩不分,碧雲萬頃變黃雲。

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閑亭掛夕曛[2]。

【注】

[1]淥水亭是納蘭性德與朋友們相聚的地方,性德還把自己的一處住宅叫作“淥水亭”,然而淥水亭所在的位置說法不一,有的說在北京什刹海邊,有的說在西郊玉泉山下,還有的說在封地皂甲屯玉河邊,有待考證。淥水,即清澈幹淨的水。

[2]夕曛:落日。

玉泉

芙蓉殿[1]俯[2]禦河[3]寒,殘月西風並馬看。

十裏鬆杉清絕[4]處,不知曉雪在西山。

【注】

[1]芙蓉殿:皇宮內的宮殿名。

[2]俯:俯瞰。

[3]禦河:即玉泉,因為河流源於玉泉。

[4]清絕:十分淒清幽靜。

西苑雜詠,和蓀友韻[1]

宮花半落雨初停,早是新炎撤畫屏。

何必醴泉[2]堪避暑,藕絲風好水西亭。

【注】

[1]納蘭性德的好友嚴繩孫(字蓀友)寫七言絕句《西苑侍直》詩二十首,根據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三十七》中的《嚴中允(瀛台侍直)詩序》記載“詩作於二十一年六月”,那麼納蘭性德的和詩應當在其後不久,由詩意看來,各詩不是作於同一時間。此詩寫作時間當在康熙二十一年(一六八二年)六月之後,到這一年九月上旬性德赴東北邊疆“覘梭龍”前。

[2]醴泉:即甘泉,泉水裏帶有甘美的味道。此處指唐代的醴泉宮(在今陝西麟遊)。

離宮近繞綠蘋洲,冰簟銀床[1]到處幽。

好是萬幾[2]清暇日,親持玉勒[3]奉宸遊[4]。

【注】

[1]冰簟銀床:本意是清涼的竹席,以銀裝飾床。此處是說湖麵平靜的樣子。

[2]萬幾:皇帝治理國事稱為萬幾。

[3]玉勒:玉裝飾的馬銜,此處代指禦馬。

[4]宸遊:皇帝出巡遊玩。

太液[1]東頭散直[2]遲,一雙水鳥掠楊枝。

從臣獻罷平滇[3]頌,坐聽中涓[4]報午時。

【注】

[1]太液:太液池,此處指北京的西華門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明清都有太液池,元時叫西華潭;清時叫太液池。

[2]直:今作值,值班的意思。

[3]滇:雲南。

[4]中涓:宮中的侍衛。

進來瓜果每承恩,豹尾前頭拜至尊[1]。

正是日斜花雨散,傳呼聲在望春門[2]。

【注】

[1]至尊:對皇帝的尊稱。

[2]望春門:宮門名,故宮內的一道宮門。

幔展輕羅一色裁,瑣窗[1]深映拂雲槐。

重簾那得微風入,葉葉荷聲急雨來。

【注】

[1]瑣窗:雕有或者繪有花紋的窗子,指婦人的居室。

黃幄臨池白鳥飛,金盤初進鱠魚肥。

太平時節多歡賞,絲絡雕鞍[1]半醉歸。

【注】

[1]絲絡雕鞍:本指馬飾,此處指受到皇帝賞賜的官員。

射生[1]才罷晚開筵[2],十部笙笳動暝煙[3]。

月上南湖波似練,幾星燈火是龍船。

【注】

[1]射生:射獵鳥獸等。

[2]筵:酒席。

[3]瞑煙:本來是比喻戰亂的,此處形容暮色昏暗。

青絲蜀錦護銀塘[1],誰許延秋[2]報早涼。

縹緲[3]蓬山應似此,不知何處白雲鄉。

【注】

[1]銀塘:清澈幹淨的池塘。

[2]延秋:本是唐宮的宮門名。此處泛指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