緱山曲[1]
劉郎西閣阮郎東,嬴女吹簫別故宮。
嫁盡仙姬春寂寞,獨留雞犬護花叢。
【注】
[1]緱山:在今河南省偃師縣。
又
人間曾見杜蘭香[1],亂點明璫壓繡裳。
今日素衣翻貝葉[2],一燈風雨拜空王[3]。
【注】
[1]杜蘭香:仙女名。
[2]貝葉:佛經名。
[3]空王:佛的別稱。
又
齊州客去九煙青,送別蓬山第二亭。
淺酌勸君休[1]盡醉,人間百歲酒初醒。
【注】
[1]休:不要。
又
紫誥[1]題銜敕眾靈,明朝同謁翠華[2]亭。
垂鬟小女司銅漏,誤報晨簽落曙星。
【注】
[1]紫誥:指詔書。古代皇帝的詔書裝在錦囊中,用紫泥封口,加蓋印章,所以稱紫誥為詔書。
[2]翠華:皇帝的儀仗中,旗杆上的旗幟用翠裝飾,後來翠華多指皇帝。
又
智瓊[1]攜手阿環[2]隨,同侍瑤階看舞姬。
玉茗主人新換職,大羅宮[3]裏教填詞。
【注】
[1]智瓊:《搜神記》中的仙女。
[2]阿環:仙女名。
[3]大羅宮:天宮。
又
綠蒲經雨葉初齊,簫鼓樓船下碧溪。
風散滿衣紅蠟淚[1],五更同化杜鵑啼。
【注】
[1]蠟淚:蠟油順點著的蠟燭向下流,像流淚一樣。
又
鶴俸[1]分田[2]過海隅,碧窗鸚鵡記呼盧[3]。
唐家空有王摩詰[4],不識瑤池[5]雪後圖。
【注】
[1]鶴俸:泛指微薄的官俸。
[2]分田:分得田地裏的作物。
[3]呼盧:古代一種賭博遊戲。總共五子,五子全黑的叫“盧”,頭彩。擲子時,大聲喊叫,希望全黑,因此叫“呼盧”。
[4]摩詰:即王維,號摩詰,唐朝大詩人,著名的畫家。
[5]瑤池:傳說中西王母為天子祝壽的地方。
又
校書[1]香案石函[2]開,楚廟[3]殘碑繡紫苔。
一紙黃封呼宋玉[4],好攜《天問》禮瑤台[5]。
【注】
[1]校書:本來是漢魏時期校勘書籍的官員,後來用來形容有才的女子。但也把能詩能文的妓女稱為女校書。
[2]石函:石頭製成的匣子。
[3]楚廟:巫山的神女廟。
[4]宋玉:又名子淵,東周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楚國的詩人。
[5]瑤台:仙人住的地方。
又
侍女開籠放白雲,兩天晴雨一山分。
上元[1]不喜方壺[2]住,借與蘇家玉局[3]君。
【注】
[1]上元:仙女名。
[2]方壺:傳說是東海仙山。
[3]玉局:地名,在今四川成都。
和元微之《雜憶詩》[1]
卸頭才罷晚風回,茉莉吹香過曲階。
憶得水晶簾畔立,泥人[2]花底拾金釵。
【注】
[1]元稹(七七九至八三一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代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著有愛情詩《雜憶詩》五首。早年和白居易一起提倡“新樂府”。後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2]泥人:低聲細語乞求別人。
又
春蔥[1]背癢不禁爬,十指摻摻[2]剝嫩芽。
憶得染將紅爪甲,夜深偷搗鳳仙花[3]。
【注】
[1]春蔥:形容女子手指嫩白的樣子。
[2]摻摻:形容女子的手指纖細。
[3]鳳仙花:也叫指甲花、小桃紅、金鳳花等。花有紅白紫等色,把花搗碎加上明礬可以用來染指甲。
又
花燈小盞聚流螢,光走琉璃貯不成[1]。
憶得紗櫥和影睡,暫回身處妬分明。
【注】
[1]形容螢火蟲發出的光就像琉璃一般,一直飛動,就是沒法貯存。
柬西溟[1]
廿載疏狂世未容,重來依舊寺門鍾。
曉衾何處還家夢,惟有涼飆起古鬆。
【注】
[1]西溟是納蘭性德的好友薑宸英的字。柬:信件等,此處以詩代信,即寄。此詩是薑宸英南歸之後的寄詩。
題歌兒詩冊[1]
分明雪麵[2]轉金鈴[3],紅燭嬌歌倚畫屏。
作使[4]座中諸狎客[5],泥他沉醉喚他醒。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