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泥魚,一縱列鱗25~27個。眶前骨與眶下骨具鱗,下緣有鋸齒。體側具3條橫帶。
宅泥魚屬於暖水性小型魚類,棲息於珊瑚礁海區。體長一般為10~52毫米。
它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熱帶海區。我國見於南海。
五十三、千年笛鯛
千年笛鯛,體甚高,被中大櫛鱗,側線上方和下方鱗列全部斜行。吻鈍尖,背緣平直。上頜前端具2對大尖錐牙,下頜具1行尖錐牙。前鰓蓋骨後緣凹刻窄而淺。背鰭和臀鰭鰭條後緣尖形。幼魚體側具3條黑色斜帶,隨生長模糊至消失。
千年笛鯛屬於暖水性底層魚類。全長可達800毫米。拖網、釣鉤作業捕撈的重要經濟魚類。
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見於南海和東海。
五十四、鯊魚
鯊魚被稱為“海中霸王”,其身影遍布世界各大洋,在中國域海就有70多種,全世界約有350種。鯊魚的確有吃人的惡名,但並非所有的鯊魚都吃人。大部分鯊魚對人類是有利而無害,隻有30多種鯊魚會無緣無故地襲擊人類和船隻。
鯊魚屬於魚綱鯊目,是肉食性海洋魚類。鼻孔位於頭部腹麵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溝,連接在鼻口隅之間,嗅囊的褶皺增加了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麵積。有人測定,1米長的鯊魚的嗅膜總麵積竟可達4842平方厘米,因此鯊魚的嗅覺異常靈敏,它能聞在幾公裏之外的血腥味,所以,海中的動物一旦受傷,往往會受到鯊魚的襲擊而喪生。
鯊魚食物以魚類為主,一般隻吃活食,有時也吃腐肉。有人曾在鼬鯊胃中發現了海豚、水禽、海龜、蟹和各種魚類等;有人曾在噬人鯊胃中曾取出一頭非常大的海獅;雙髻鯊的食物是魚和蟹;護士鯊、星鯊的餌料則以小魚、貝類、甲殼類為主。
鯊魚通常一條或幾條一起在水中遊戈尋找食物時,一旦發現目標就會快速出擊吞食之。特別是在輪船或飛機失事有大量食餌時,它們就會群集而至,這時處於興奮狂亂狀態的鯊魚幾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為爭食而相互殘殺。
鯊魚屬於軟骨魚類,身上沒有魚鰾,它上下運動調節沉浮主要靠它大的肝髒。在南半球發現的一條3.5米長的大白鯊,其肝髒重量竟達30公斤。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鯊魚的肝髒依靠比一般甘油三酸脂輕得多的二酰基甘油醚的增減來調節浮力。
鯊魚雖然凶猛,讓人們談到便毛骨悚然,但它全身都是寶,是重要的經濟魚類。鯊魚的肝髒富含維生素A、D,是製作魚肝油的重要原料;鯊魚皮可以製革,其鰭即是海味珍品——魚翅。鯊魚還可作藥用。據科學家研究發現,鯊魚極少患癌症,即使把最可怕的癌細胞移植到鯊魚體內,鯊魚仍安然無恙。因為它的細胞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抑製致癌物質,而且還能使致癌物質逆轉。
五十五、翻車魚
翻車魚長得比較與眾不同,它身體很短,而側後背鰭和臀鰭位置相對,而且都很高,尾鰭短的看上去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樣。因此,也有人管它叫頭魚。不過,翻車魚這種頭重腳輕的體型很適宜潛水,它常常潛到深海,以捕捉深海魚蝦為食。
翻車魚生活在熱帶海中,遊泳速度緩慢。許多海裏的發光動物常常願意追隨它的周圍,因此,它一遊動,身上的發光動物便會發出明亮的光,遠遠看去像一輪明月,非常漂亮,故翻車魚又有“月亮魚”的美名。
既然翻車魚既笨拙又不善遊泳,那它豈不是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魚類、海獸吃掉?那它為什麼就能頑強的存活沒有滅絕呢?原因就在於它所具有的強大的生殖力,通常一條雌翻車魚一次可產3億個卵,在海洋中應該算的上最會生孩子的魚媽媽了。
翻車魚分布範圍很廣,遍布世界各大洋,我國沿海主要有3種翻車魚:翻車魚、黃尾翻車魚、矛尾翻車魚。
五十六、海馬
海馬俗名又叫“龍落子”因其頭部酷似馬頭而得名,。身體側扁,彎曲,被環狀骨板。一般長10厘米左右。身體呈淡褐色。頭與軀幹成直角。吻呈管狀,鰓孔裂縫狀。細長、卷曲的尾巴可以把它常纏繞在海藻或漂浮物上。海馬依靠扇動背鰭來做直立遊水。我國沿海均產,南海較多。
葉海馬
葉海馬當它不動時,完全像片片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