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藥用動植物分類研究(1 / 3)

自從有了生產活動,勞動人民就開始積累起使用藥物治療疾病的經驗。曆代生產者在采集藥物的過程中,逐漸加深了對動植物的生態環境、形態特征、藥用性質等的認識,形成我國古代獨具特色的本草學。在我國古代典籍《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新修本草》等著作中,都有關於藥用動植物的記載。它們是我國傳統生物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傳說神農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遍嚐百草,有“神農嚐百草”的傳說,被世人尊稱為“藥王”。

遠古的時候,人們吃野草,喝生水,食用樹上的野果,吃地上爬行的小蟲子,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傷。神農帝為這事很犯愁,決心嚐百草,定藥性,為大家消災祛病。

有一回,神農的女兒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飯不想,渾身難受,腹脹如鼓,怎麼調治也不見輕。神農就抓一些草根、樹皮、野果、石頭共12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

花蕊公主吃了那個藥以後,肚子疼得像刀絞。沒多長時間,就生下一隻小鳥。這可把人嚇壞了,都說是個妖怪。神農卻認為這隻玲瓏剔透的小鳥是寶貝,還給它起個名字叫“花蕊鳥”。

神農又把花蕊公主吃過的12味藥分開在鍋裏熬。熬一味,喂小鳥一味,一邊喂,一邊看,看這味藥到小鳥肚裏往哪走,有啥變化。神農還親口嚐一嚐,體會這味藥在自己肚裏是啥感覺。12味藥喂完了,嚐妥了,神農觀察到藥物一共走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

神農托著這隻鳥上大山,鑽老林,采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捕捉各種飛禽走獸、魚鱉蝦蟲;挖掘各種石頭礦物,一樣一樣地喂小鳥,一樣一樣地親口嚐。觀察體會它們在身子裏各走哪一經,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天長日久,神農就製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本草經》。有一次,神農手托花蕊鳥來到太行山的小北頂,捉到一隻很特別的蟲兒喂小鳥。沒想到這蟲毒氣太大,一下把小鳥的腸毒斷了。神農極為悲痛,大哭了一場。哭過之後,選了一塊上好木料,照樣刻了一隻鳥,走哪帶哪。後來,神農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窪,誤嚐了斷腸草,中毒去世了。在百草窪西北的山頂上,有一塊像彎腰摟肚的人一樣的石頭,人們都說是神農變的。

為了紀念神農創中醫、製本草,人們把小北頂改名為了“神農壇”,並在神農壇上修建了神農廟。廟裏塑了神農像,左手托著花蕊鳥,右手拿著藥正往嘴裏送。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觀看神農壇風光,瞻仰神農塑像。

“神農嚐百草”是久經流傳的故事。其實,這裏的神農就代表了我國古代研究動植物藥用價值的人們。古代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對藥用動植物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知識,就被記錄在古籍之中。

我國最早的本草學著作是《神農本草經》。它約成書於東漢時代。全書記載藥物360種左右,植物藥占大部分,約為250種,動物藥近70種。書中將藥物按其性能、療效分為上、中、下三品。這是一種藥物的功能分類,不是用於生物的分類。這種分類法比較簡單。

《神農本草經》對每種藥物的描述包括別名、生長地、性味、主治、功能等。其中大部分證明確有療效,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這些動植物藥效的情況。

如“上品”中的人參、甘草、幹地黃、薯蕷、大棗、阿膠等常用補藥;“中品”中的幹薑、當歸、麻黃、百合、地榆、厚樸等都是補虛治療的有效藥物;“下品”中的巴豆、桃仁、雷丸也是利水、活血、殺蟲的有效藥。

這說明該書的記載是人們長期認識和實踐的產物,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百合的主要應用價值不僅在於藥用,有些品種還可作為蔬菜食用和觀賞。其有“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我國人們自古視其為婚禮上的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受到這種花祝福的人具有清純天真的性格,集眾人寵愛於一身。不過光憑這一點並不能平靜度過一生,必須具備自製力,抵抗外界的誘惑,才能保持不被汙染的純真。而關於百合這個名稱的來曆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

說早年間在四川一帶有個國家叫蜀國。據說國君與皇後恩愛有加,生了100個王子。在國君與皇後年事漸高以後,國君又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妃子。這妃子入宮後第二年就給老國君生了一個小王子。

國君老年得子,十分高興,倍加寵愛。而王妃的想法可不一樣,她想到的是自己生的這個小王子若是繼承王位,是怎麼也鬥不過皇後生的那100個王子的。於是她就向國君進讒言,說皇後教唆著那100個王子要造反。誰知國君竟信以為真、不辨是非。就下令將皇後和100個王子驅趕出境。

蜀國的鄰國叫滇國。滇國本來就對蜀國虎視眈眈,想侵占蜀國土地。現在見蜀國國君如此昏庸無道,居然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趕出國境,認為時機已到,便馬上發兵攻打蜀國。

蜀國本來國力是非常強盛的,但文武大臣們自從見到國君寵幸王妃,聽信讒言、趕走皇後和王子,也都人心渙散,都不願為他效力了。所以當滇國的軍隊攻城奪池時,很快就逼近蜀國國都了,形勢萬分危急。

國君在束手無策之際,隻好親自督陣。可是他的年歲大了,體力不濟;再加上威信喪失,軍隊中人人隻顧自保性命,無人肯衝鋒陷陣。正在這時,國君忽然看見遠遠來了一隊人馬,人數不多,卻英勇異常,直奔入敵人陣營,一陣猛衝猛殺,竟然把敵軍殺得人仰馬翻,剩下的少數幾個也狼狽逃竄而去。待到國君帶領著軍隊迎上前去,才看清楚原來這一支仿佛從天而降的援軍,竟然是被自己驅逐出宮的100個王子,以及他們帶領的家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