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世沉浮幾經躊躇,山河兒女一心報國(2 / 3)

其中的利害關係,載供聽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這幾天他其實也想過參加革命後的結果,他想也不可能比現在的生活更糟糕了吧。

雖然他錦衣玉食,雖然他富貴榮華,但他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他真的活的不快樂。

說實話,他一沒有雄心壯誌,二沒有好高騖遠,三沒有苟且偷安。

這樣中庸的人,其實也有個很中庸的奔頭。

文藝點說,是自由;普通點說,是快樂;二逼點說,是撒丫子玩野沒人管還挺充實。

作為半個男人,他也有值得相信的直覺——他想和董瑗在一起。

別說他早熟,他熟得也不在這一時半會兒了。

十幾年的隱瞞,十幾年的隱忍,十幾年的厚積薄發,十幾年的逆來順受,被這突如其來的革命二字,蕩滌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從未有過的感覺,心頭滿滿的熱氣暖暖的,讓他好像重新活了一遭一樣。

說不清是愛情的力量,還是信仰的力量,但總不是上帝的第一推動力就好。

他知道,也許參加了革命,不知道哪一天,他也會和王兄口中的亂黨一樣被抓起來,繩之以清朝之法;當然,也有可能,他們這些人都成功了,就像先進的學生們所說,像康梁先生所說,中國將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世人眼前,黎民不饑不寒,天下大同。

他也知道,在董瑗如此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說後,要是邁出了這一步,便確是覆水難收了。

可這些都算什麼,他堂堂王爺,從來不懂什麼叫言而無信。今天,他便“信”這一回。

他下定決心後,堅定地邁出了決定他信仰的一小步,像是要印證董瑗的話一般。

董瑗心裏好像知道結果了,但隻是看著他。

“本王說過了,本王會參加革命,就是一言既出,良駒難追。”

她怔怔地看著對方,為什麼這樣的時刻好像格外吸引自己?

載供平日裏不是一本正經毫無生氣,就是假裝碌碌無為自得清閑,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危機,也就是董瑗誤入王府,所以他可能除了相貌和斂過的才華,也沒什麼很吸引人的地方。

可每當載供在董瑗麵前,他不自覺地想向董瑗證明自己,他不再隨遇而安,不再一味內斂,也許如果她董瑗想要,他拚了命,這天下他也要翻雲覆雨,讓董瑗滿意了為止。

然而這樣思想下無意帶著的氣勢、氣魄,其實都是格外吸引人的,尤其吸引這樣的,情竇初開,愛國護國的知識女憤青。

“好!那我希望,驄仁,加入同盟會罷。”

“本王願意,這樣,子彧你一路講講這些事兒吧,本王才疏學淺,一竅不通。”

看他酸腐的模樣,董瑗有些想樂。嗯,無論如何,一舉兩得。要問怎麼兩得?嗬嗬,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好啊,驄仁,你可聽我慢慢道來。”

“洗耳恭聽。”

“嗯,那一定要洗淨了……”

看著載供一張秀氣卻帶著些許疑惑又無語的臉,董瑗再也沒忍住笑。然後一邊笑,一邊講。

兩人漸行漸遠,微風拂過,連腳印也沒有了。

文玉卿看得清楚,但是清冷的心裏此刻又多了別的什麼,不敢過多停留,馬上回了一家門可羅雀的客棧尋什麼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