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瀏覽了幾遍地理數據庫,新鮮的內容就是看的過癮,又是全新的知識,我感覺地理數據庫是原來初級教育階段自然數據庫在地理方麵的精細版,等於是更加詳細的介紹了地理方麵的知識。地理知識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關於虛擬世界的地理知識,另一部分是關於實體世界的地理知識,這兩方麵的地理知識對於我們更好認識這個世界都很重要。
虛擬世界的地理環境是不固定的,每個場景都有不同的規則,普遍的規律幾乎很難找到,但是虛擬世界是有架構的,每一個場景都建立在層級係統上,一層一層疊疊相加,互不幹擾,並列運行,所以我們可以同時進入很多地方,現在地理數據庫把這個原理給詳細解釋了一遍,甚至還教了我們如何製作簡單的場景,不過相關教程不是以程序庫的形式展現的,構建流程學起來就麻煩一些,不能直接拿來用,而要自己琢磨或者請教老師,不過這也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鍛煉。在我們生活的虛擬世界中,有眾多的域,域的序號表明我們來自何方,構成了我們的身份識別碼,每個域也有不同的特色,當然,這種所謂的特色僅僅在一、二級域中比較顯著,再上層的域隻是繼承了底層域的特點而已,再往上細分差異就沒什麼意義了,當同屬一個一級域、二級域時,不同的3、4、5級域之間並無多少差別,比較就失去了意義,也不用再列出來了。這些特色,也可以被稱為“風俗”、“文化”,正是這些不同的風俗文化構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否則的話就太單調了,新鮮事兒從何而來呢?
在一級域之下,便是名為國家的根域,這是最大的單位,目前,我們的虛擬世界裏一共有163個國家,我們所處的國家叫2號國家,這序號倒是排的很前麵呀,看來是比較重要的國家,事實也的確如此,我所在的2號國家擁有世界最多的成員數量,並列最大的服務器資源,包括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是一個非常活躍的龐大集群。人這麼多,空間這麼大,每時每刻都一定會有很多新鮮的有趣事情發生,至少我是這麼想的。每個國家的資源都是獨立存在的,相互之間不會幹擾,但是聯係很緊密,大部分國家擁有可辨認的實體形態資源,界線明晰,這為國家的自我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除了像我們2號國家這樣的龐然大物外,1號國家也非常了得,它擁有與2號國家同樣多的服務器資源,所以兩者是並列第一,隻是其成員數量為我們2號國家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四,但它的影響力貌似要高於2號國家,吸引力更高,世界中的人們更關注這個國家的事情,從地理子庫對它的介紹篇幅就可以體會到這一點,除了對我們自己的國家的介紹以外,就屬對它的介紹最多,而且在介紹中有很多溢美之詞。3號國家也是個有趣的國家,它擁有世界第三多的人數,資源總量僅次於那兩個並列第一,也非常受關注,影響力非常高,地理子庫對其也讚美有加。
經過這麼一介紹,我也向往這兩個國家呀,好想去看一看,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權限,我問媽媽,媽媽讓我不要急,她說:“想出國看看還不簡單?以後有的是機會,方便得很,等你再多學點東西出國更安全,這麼一下子都忍受不了?”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再忍忍,專心學好基本功,哈哈!
還有個4號國家,也算是個大國,成員數量僅次於我們2號國家,排第二,服務器資源總量排第八,但地理子庫對其的描繪就不如前麵幾個那麼好了,但也還是不錯的。另外,介紹7號國家的篇幅也很多,7號國家擁有第三多的資源,但成員人數卻隻有我國的十分之一,排第十。
我發現,所有國家的名字都是序號,感覺好單調喲。為啥不取個有意義的名字呢?就像人一樣。
於是我問正則老師:“為什麼國家不能像人一樣取個名字呢?都是序號多沒意思呀,一點兒新意也沒有。”
“同學呀,你就是青茂恒新吧,現在就有問題要提了呀,有問題是好事,你問的這個問題呢,也確實是一個好問題。”正則老師款款而談,說話很有氣勢。我那個時候已經能體會到氣場了,厲害的人自然而然就有一種氣勢。我自己卻沒什麼氣勢,真是令人沮喪。
正則老師接著說:“這些國家呀,本來是可以有名字的,就像你說的那樣,人都有名字,何況國家。然而,正所謂眾口難調,你覺得這個名字好,她覺得那個名字好,眾人難以達成一致,當時的場麵真是混亂,誰也說服不了所有人,當然,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後來,大家幹脆就以綜合國力排名來稱呼國家,我國的綜合國力排第二,所以就叫2號國家咯,就這麼簡單。名字嘛,隻不過是個符號,沒必要搞得這麼複雜,大家都懂這名字指的是什麼就行了。”說得可真是輕巧,弄得我還絞盡腦汁的在場景裏取自認為“高級”的用戶名,甚至現在連字號都沒取,不就是想整個好字號嘛!我原來已經被教育過了名字不重要,不過我不管,我還是要想個威風的字號再說。
“名字這麼無所謂?”我不甘心的問。
“青茂恒新同學,你也不要理解的太極端,有一個好名字當然還是有用的,這不是人們達成不了一致意見才出此下策的嘛,如果有好名字當然更好哇。”正則老師這麼說就合我心意啦,我想了想,是這麼個道理,這個疑問也就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