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庫同樣包羅萬象,介紹了我們這個虛擬世界的層級結構,還有它的本質,即字符串構成的程序群,連我們自己也是一個個複雜的程序,總之,虛擬世界就是建立在一大堆4進製數字之上,就是這麼簡單的四個數字構成了我們的大千世界,真是很神奇。這個虛擬世界的大部分景致都是根據實體世界的樣子建立的,當然經過發展,很多已經麵目全非,形成了虛擬世界自己的特色,但是原型還是能找到的,我通過這個數據庫,也了解了很多實體世界的事請。實體世界不同於虛擬世界,有很多規則限製,而虛擬世界的場景可以自行設置各種規則,看起來要自由得多,由此看來,還是虛擬世界花樣更多。在實體世界中,人的數量是很少的,大部分的空間中充斥著各種動物和植物,即基本屬於自然生物保護區,所謂動物就是那些不能自己養活自己的生物,而植物則能自己養活自己,不需要覓食。大部分的實體空間都是屬於這些動物植物的。可當時的我還不明白為什麼覓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人們居然根據覓食與否這一特征而把大型生物劃分為動物和植物兩大類,因為我們身處虛擬世界,根本不需要覓食,也就體會不到覓食對於“活物”的重要性了。後來,我發現,有些生物既能自己養活自己,又會去覓食,這就既是動物又是植物,屬於混合型生物了,當然,這是後話。在實體世界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它們的數量是如此之多以至於所有動物植物加起來還比它們差好幾十個數量級!自然子庫還解釋了一些自然現象。
音樂子庫教授了關於聲音、音樂的知識,這是一門關於聽覺的學問。該子庫著重於音樂鑒賞,目的是要培養我的品位,讓我識音、識樂,讓我懂得音樂、歌曲是由哪些元素構成的,是怎麼譜寫(盡管我還不會)的,同時該庫中還包含了大量的經典曲目,遠遠比初級音樂綜合數據庫中的曲子多,我可以盡情享受,這些華美的樂章令人陶醉,我還可以利用這些音樂來“包裝”自己,讓自己的聲音更動聽一些。說來也奇怪,人天生就能分辨動聽的旋律與嘈雜的噪音,這甚至不用教就知道,又是一種本能。
至於美術,這是一門關於視覺的學問。它著重介紹怎麼在視覺上表現美,怎麼構建圖形圖像,怎麼上色、怎麼對比,還有顏色的搭配,物體的描繪,等等,可惜裏麵不包含程序庫,內容都要自己琢磨,不能“下載就學會”,隻能按照裏麵的描寫自己學或者請教老師,我覺得這個設計很不方便。可老師說就是這樣才有學習效果呀,自己去研究,才能學好美術。我在這裏就不作評價了。
回顧著小學所學的這些知識,我不知不覺間也就加載好了中學場景,這是一個比小學大得多的場景,我就這樣步入了中級教育階段,一切都是那麼順利,感覺真好。在這樣一個新的世界裏,會發生什麼事呢?我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