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對策研究:大眾影像的培育和發展(4)(2 / 3)

當下大眾影像生產力量處於零星分散狀態,基本上屬於個體創作,作為一個龐大的潛在的生產力,迫切需要一個良好的組織力量以發揮聚合效應。這種力量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上述由電視台來整合,這種合作形式在目前全國各地電視台紛紛開辟大眾自拍欄目的情況下得到很好的推廣;此外,其中具有商業價值的部分,也可以由社會上的影視公司來運作。在中國,一支專業電視生產隊伍電視節目提供商(TCP,TVcontent provider)正在不斷壯大形成。TCP可以自己製作節目(如光線電視),也可以購買節目(如陽光衛視)。TCP之下又可以細分為電視節目製作商、節目發行商外加廣告公司,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視產業生物鏈:TCP承擔節目的製作與發行工作,電視台負責節目的播出。TCP與電視台通過廣告或節目的出售來取得盈利回報。2002年3月,唐龍傳媒宣布組建"全國電視節目、媒介購銷聯盟",兩年內準備在全國打造300個節目、媒介連鎖店,整合中國分散的地方電視媒體資源。2003年10月,在河南鄭州舉行的全國各省級電視台的廣告招商會上,由合力昌榮傳播機構旗下的北京合力媒體牽頭,歡樂傳媒、嘉實傳媒、光線、930劇場等國內幾大民營電視機構聯手舉辦"民營電視招商會",中國民間電視機構第一次以一體的方式捆綁銷售自己的電視節目。這些國內大型民營電視公司的聯合體正在形成中國電視的辛迪加模式。節目分銷商通過把同一節目的播出權賣給不同的電視台以及有線電視網進行"一稿多投"式播出,保證了節目的製作成本和製作質量。目前我國已有少量節目實現了辛迪加銷售,如光線公司製作的《中國娛樂報道》(後更名為《娛樂現場》)已在全國100多家城市電視台同時播出。亞環公司的《630劇場》也有100多家電視台播出它的首播和複播的電視劇。在美國,電視辛迪加是大眾影像商業化推廣的一個理想平台,通過電視辛迪加如美國製作公司(Studios USA)的整理製作,《美國家庭滑稽錄像》、《世界災難寫真》等大眾影像節目在全世界進行了市場化銷售。2001年春,美國著名的網上影像平台IFILM.com在獨立電影頻道開辟了一個半小時的節目,將影像愛好者提交的節目組合打包進行播映。隻要選題獨到,其市場前景也是可觀的。據悉,國內嘉實公司也有意同上海文廣集團攜手打造電視節目——社會新聞故事,並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在國內形成社會新聞故事采編網絡。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競爭激烈的影視產業正麵對越來越大的節目需求缺口。目前電視頻道資源的迅速擴充和節目資源嚴重不足的矛盾益發突出。在體製內節目生產潛能增長有限的情況下,大眾影像作為一個龐大的社會資源,以其海量優勢正在成為內容產業發展的另一個增長極。目前傳統電視台和影視公司是實現大眾影像資源整合的兩個重要平台。進入2004,尤其是2005之後,諸多新媒體如移動電視、手機電視,尤其IPTV(網絡電視)的出現,則打開了大眾影像產業化進程的更大空間。目前網絡電視節目的主要來源以采集傳統電視播出的節目為主,缺乏原創性。對於網絡電視這個視聽產業的後起之秀,若想盡早後來居上成為真正的"廣電掠食者",就必須提供較之普通電視和有線電視更有價值的電視節目,因此豐富節目、保證節目質量和吸引力是保證IPTV成功運營的重要因素。至於采取什麼樣的運營方式,是沿襲傳統電視台的方式造船出海,還是整合內容產業資源借船出海,這是不言而喻的。對於大眾影像來說,新的媒介平台帶來的將是更大的自我展現舞台。

2.普及與啟蒙:夯實人才培養的根基

1999年,製播分離炙手可熱之際,前《北京特快》策劃人張錦力即預言,"報界的市場化浪潮是由市場型報紙掀起的,而電視界的市場化浪潮將由社會上的節目製作公司來帶動"。從2000年開始,中國民營電視機構開始集體亮相。在2000年北京國際電視周上,民間電視節目製作公司數量比電視台多出兩倍,共317家,京城就有88家。電視台搭台,製作公司唱大戲,成為此屆電視周區別於曆屆的最突出特點。甚至有樂觀者預言,"未來還是電視時代,但不是電視台時代,而是民間電視時代。這就是說,動態影像的天下不會再由電視台一統了,民間電視製作公司將與電視台製作、個人獨立製作三足鼎立,大眾將看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然而這種樂觀的預期並未得到隨後市場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