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見周王褒姒傷情,拒門外熊寧得寵(2)(3 / 3)

掘突想以此事回了與齊國的婚事,畢竟家中守孝,紅白二事不宜衝撞,此事卻被鄭伯友嗬斥住了,要他處理完家中事務立刻前往京中。鄭伯友此番回京便會下聘書,鄭家必須迎娶齊伯之女。這婚事是當日褒後同大王定的,為的是保自己和掘突,如今啟之已死,鄭伯友深知不能過河拆橋。掘突對秀秀的情愫,他身為人父心中清楚,可若非大王忌諱,當日又何必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收了秀秀,他並非對她有情,隻是給掘突擺個姿態。

若掘突不識趣,仍不肯迎娶齊伯之女,隻怕鄭國舉步維艱。

鄭伯友走到東宮門外駐足,請人進去通報來意。

褒姒正在大殿中與秀秀對弈,聽見下人說鄭伯求見,她琢磨了一番開口說道:“說什麼事了嗎?”

下人搖了搖頭。

褒姒將目光投給秀秀:“就說本宮身體不適,你向他交代一下掘突的婚事吧,如今既然鄭伯入了京,就該給齊國下聘書了!”

“是!”秀秀點了點頭。

“委屈你了。”褒姒拍了拍秀秀的手,掘突三番五次地找理由抗婚,是什麼原因,她們都心知肚明。可這婚不能不結,鄭家兩父子,命運竟然如此相似。秀秀應了這差事,還是忍不住地問:“鄭伯若是還有其他事呢?”

“你說我身體不適,他必定能明白。”褒姒說罷起身朝寢宮走去,走了幾步又扭過頭看著秀秀。她張了張嘴,良久也沒有將喉嚨裏的那句話說出來,她原本想叫秀秀問問鄭伯廿七是怎麼死的,可忽然覺得沒有必要了,她繼續朝前走去,離開了大殿。

下人去請鄭伯前往殿中相敘,鄭伯覺得有些緊張,不知是因為許久未見褒姒,還是因為廿七之死,他惶惶不安地低頭邁入東宮。

“鄭伯。”秀秀見鄭伯友進門開口喚道,朝他走去。鄭伯友聞聲先是一驚,然後環顧四周,未見褒姒,心中不免失望,而後才向秀秀行禮:“參見娘娘。”

“鄭伯同我就不必客氣了,褒後今日身體不適,鄭伯來得實在不巧。褒後讓我同鄭伯說一說世子婚事,如今到了該下聘書的時候了。”

“在鄭國的時候,已經下了聘書。”鄭伯友頷首。

秀秀的麵色閃過一絲煞白,而後恢複了往日的平靜:“此事褒後吩咐我來張羅,若有什麼問題,同我商議便是。大王給世子賜了宅子,給他做婚房之用,褒後吩咐了要好生打理,畢竟是兩國之事,不能怠慢。”

“有勞褒後記掛,她……病了?”

秀秀不答話,隻是看著鄭伯友,這眼神中的意思無非是告訴鄭伯,他該明白的。良久之後,鄭伯也隻好點頭:“婚禮定在祭天大典之後,還請娘娘代在下轉達。”

“鄭伯放心,齊鄭聯姻,大王甚是看重,隔些天,鄭伯得親自向大王謝恩才是。”

“我明白。”

秀秀將婚禮的事一一轉述給鄭伯友,鄭伯友則一直在點頭,對秀秀的安排沒有提出任何疑義,待秀秀說完,她問鄭伯友:“還有什麼問題嗎?”

鄭伯友搖了搖頭。

秀秀猶豫了一番,看著鄭伯友還是問道:“公子啟之同廿七一起過世,不知鄭府中發生了什麼?”

鄭伯友不想再提往事,隻說了句:“是個巧合。”

“巧合?”

“是我害了她,若不是我,她不必死。”

秀秀的表情是等鄭伯友繼續說下去,他卻抬頭看著秀秀,隻字不提:“褒後同大王之事,同這件事有關係嗎?聽聞近日,大王都是在酉陽宮中過夜的。”

“後宮女人不能獨寵,這道理鄭伯難道不懂嗎?楚夫人既然是大王親封的夫人,在她宮中過夜,也是合情合理的。”

鄭伯友沒再說話,他問不下去了,看著東宮的眸子縱然滿是深情,可情深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