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而今褒家擁天下,為避鋒芒舉申後(2)(1 / 3)

洪德隻能點頭,一步三回頭地瞧著坐在桌案前呆愣著的褒姒,對她放心不下。出宮的途中,他想從秀秀口中試探褒姒的近況,可秀秀始終對他的問題避而不答,顧左右而言他。夜裏回宮,褒姒仍坐在大殿上,捏著手中酒爵出神地看著遠方。秀秀攏起長裙走到桌案前,叫人把酒壺收了下去。“世子一路上向我打探了不少娘娘的事情,還問起廿七,他很關心娘娘。”

“還說了什麼?”

“問了些念兒的事情,問念兒出生後誰在照料,我說自有大王操心,宮裏沒人敢怠慢娘娘。”

“此事瞞不了太久。”褒姒不知道這話傳到自己父親的耳中又會變成什麼樣,大抵會覺得她是殺人奪子,日後念兒也一樣會從別有用心的人口中探聽昔日之事,屆時他又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父王和母後?

“娘娘放心,後宮裏沒人敢多嘴!”

褒姒站起身:“隨我去東宮。”

“東宮?”

“後宮大局還得申後來主持!”

周王離開之時曾將後宮的大權交給了褒姒,可如今他不在,一切都要變通。如今秦國形勢危急,若褒姒再讓申後感到威脅,為保太子宜臼之位,她必會同秦夫人聯手,屆時大周將有覆國之難。後宮的一時之爭,於褒姒而言,自然沒有江山的長久社稷來得重要,更何況她本來就無意同申後爭。

此事褒姒說出來,秀秀卻一時之間不能接受。娘娘的不爭就是等死!您是不願爭還是不願為念兒爭?秀秀曾是鄭夫人的貼身侍婢,如今跟著褒姒,是看在了念兒的分兒上,若褒姒不能將念兒視若如己出,秀秀也不會將褒姒當成可以竭力盡忠的主子。

“我不能生育。”褒姒輕聲應道。聽聞此話,秀秀麵上掩不住驚訝之色問道:“什麼?”

“我先前小產,疏忽大意了,以後再難懷有身孕。於我而言,念兒就是唯一的孩子。就因為這樣,我才不想他和宜臼去爭長短。做了周王又如何?大王在位可曾有一天隨心所欲?他日夜都在惶恐中算計,步步都竭盡了全部的才智來運籌。此番出征,九死一生;鄭夫人離世,他心痛不已,卻為了保全鄭國不能去探望。所愛不能愛,所想又不能做,這就是一朝君主的命。我寧可念兒同我活在鄉間田野,與世無爭。若大王有的選,他或許也曾有過這期盼。”

秀秀不再言語,緊跟在褒姒身後行至東宮門外,東宮的下人將二人攔住:“申後如今正在閉門思過,不見任何人,褒娘娘還是請回吧!”

“勞煩通傳一聲,就說褒姒求見。”褒姒口氣謙卑,這讓下人感到十分不安:“奴婢這就為娘娘通傳。”她進去不久,回來說道:“申後請褒娘娘裏麵一敘。”

這些天,申後一直閉門謝客,多日不見,她憔悴了不少,人也瘦了,眼中的光華越發暗淡,身上的威嚴也消失殆盡,覓不到往日後宮之主的神采了。

褒姒上前一步,不失禮數地拜謁道:“參見申後!”

“莫折煞本宮,你肯來,本宮就很高興了。本想著宜臼懂點事兒,親自登門道歉的,如今讓你走這一趟,倒顯得本宮怠慢了。”

“申後見外了。”

“大王走後後宮沒有再生事端,全賴你一人處置公允,本宮自愧不如。秦伯遇刺、鄭夫人難產,你都處理得沒有落人話柄。三位夫人在我麵前爭吵多日,我卻沒法能令她們各退一步,大王把後宮交給你打理……”申後說到這裏說不下去了,自嘲地笑笑,別過臉去,不再看著褒姒,“大王如今還好嗎?”

“我也許久沒有大王的消息了!”

“怎麼會?”申後又回過頭來,麵上顯露出了一絲擔憂的神色。

“隻盼著沒消息便是好消息,願天佑大王。後宮一事到底該申後做主,我也隻是略盡綿薄之力。大王離開時曾經囑咐我,時機成熟時就要將權力還給娘娘。”

申後有所懷疑地看了褒姒良久,分不清她這話的真假:“大王怎麼可能如此交代?”

“太子一事,大王若不責罰,隻怕難以服眾。如今既然責罰過了,親生骨肉、結發妻子哪兒來的深仇大恨?既然殿下與申後都吃了苦頭,若是再不讓事情過去,隻怕又要讓人覺得是大王不近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