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沈自晉〔南羽調·勝如花〕《避亂思歸》。
【賞析】這是作者躲避戰亂途中所作。原本生活閑適滋潤,可忽然間烽火四起,猶如根斷的蓮藕,到處飄蕩,且又孤獨一身,貧病交加,睡裏夢裏都想著能夠早日歸返故國,不再顛沛流離。詞語精煉,飽含深情,令讀者充分感受到曆史劇變時的場景。
眼底雲山皆愁緒,慘淡花深處,春光有似無。
【注釋】沈自晉〔南仙呂入雙調·步步嬌〕《旅中雨況》。
【賞析】旅中逢雨,使行人倍添愁苦,看天空陰雲密布,群山仿佛都感染上了愁緒,沉靜肅穆,慘遭風雨的小花瑟瑟發抖,令人憐愛。內心盼望著風雨停息,希冀上蒼老天不再折磨這離別人已經脆弱不堪的情懷。其語言精煉傳神,“春光有似無”,為晦暗的基調投注了一縷光明。
檻猿籠鳥三生事,煮鶴燒琴一霎時。
【注釋】毛瑩〔南正宮·玉芙蓉〕。
【賞析】古時青樓女子,多半因家庭貧困而淪入煙花,過著備受欺淩的悲慘生活。作者有感於斯,創作此曲,以“檻猿籠鳥”喻指她們的人身權利不能自主,以“煮鶴燒琴”象征美好的事物屢遭摧殘,對之寄寓了無限的慨歎與同情。
此身不是玉堂仙,字挾風雷不值錢。
【注釋】毛瑩〔南仙呂入雙調·玉抱肚〕《社集沈若一齋中醉後作》。玉堂仙:“字挾風雷”,指文章具有風雷之勢。
【賞析】作者自嘲雖懷文采,無奈卻一事無成,“醉後作”體現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愁悶心情,此曲對隻重權勢的不公平社會現象進行抨擊,這在下層文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池塘蛙鼓更喧嘩,比朱門熱鬧誰真假?我隻是閑墾荒田課種瓜。
【注釋】毛瑩〔南南呂·懶畫眉〕。
【賞析】此曲序言寫道:“小窗晚坐,內人曆敘舊事,感而有作。作者在與妻子回顧過去的生活中,感慨萬千。如今朝代已換,許多人投靠新貴,獻媚邀寵,而自己卻閉門獨守,以開墾田園為謀,表達了堅持節操,不與清王朝合作的態度。
莫嫌村酒為君篩,壺幹時再買。
【注釋】徐石麟〔北正宮·醉太平〕《喜故人遠訪》。
【賞析】徐石麟的散曲作品多清新高趣,本曲即可謂典範之音。與友人離別一載,忽然重逢,心情無比歡悅,急忙烹製菜肴,準備“村酒”,並叮囑客人不要嫌棄,多多飲用,體現出主人的常情厚誼,且側麵烘托出作者所居的清雅之境,自然古淡。
羞看舊吏頒新朔,忍見新符換舊桃。
【注釋】沈永隆〔南正宮·雙紅玉〕《甲申除夕詠》。新朔:指清朝頒布的新年曆。
【賞析】沈永隆為沈自晉長子,善度曲,晚年隨父隱居,以吟詠自娛。作者借除夕之際的變化舉動,反映了身處新朝的萬分愁苦之情。這兩句對仗工穩,以“羞”、“忍”二字突現出“新”、“舊”的不同命運,使原本團圓美滿的除夕之夜籠罩上一層悲鬱之色。
相思寫盡題倦標,怕聽鄰院夜吹簫也。又銅壺暗滴,疏鍾亂敲,紗窗月影和悶搖。
【注釋】尤侗〔南南呂·羅江怨〕《旅思》。
【賞析】尤侗本為清代豪放派作家,但這首小令卻寫得頗為清麗纏綿。作者身居異地,思鄉之情難以自禁,怕聽吹簫牽動心情。同時,又以銅壺、疏鍾、紗窗及月影加以陪襯烘托,愈加形象地刻畫出遊子的歸鄉之思。
把豪情倚月,逸氣幹雲,西第南樓,都付與漆園蝴蝶老莊周。
【注釋】吳綺〔南中呂·尾犯序〕《贈蘇昆生》套曲。
【賞析】蘇昆生,時人稱為“昆生曲子敬亭書”,始投靠寧南伯左良玉,極受器重,左死後即削發出家。作者以此曲追憶蘇老的坎坷身世,稱讚他的無雙才藝及高潔品質,並對其摒棄紅塵采取了傾慕欣賞的態度,同時寄寓了知音難覓之慨。全曲筆致遒俊,流暢婉轉,頗有一唱三歎之妙。
暗水橫橋,矮屋相茅,看黃花都放了。
【注釋】朱彝尊〔北中呂·朝天子〕《送分虎南還》。
【賞析】分虎,即李符,善詩詞,為朱彝尊好友。很顯然,此曲為送別之作,但作者卻一改常體沒有膠著於傷感的分離情緒中,而是借曲言誌,表明了自已向往田園,意欲歸隱的心願,頗具高士之風。
脫離了鼎鑊適剛才,那歪鱉的頭巾依舊摔。
【注釋】蒲鬆齡〔北正宮·九轉貨郎兒〕。鑊:古代的大禍。鼎鑊:指刑具。
【賞析】蒲鬆齡身懷異才,卻屢試不第,七十一歲始中貢,他在《聊齋誌異》裏猛烈地抨擊了八股製度。這首套曲則以一名考生的親身經曆,抒寫其緊張淒慘的神態,窮形盡相,入木三分。整個過程描寫有條不紊,語言且詼諧幽默,活畫出古代八股取士對文人的摧殘,意味深長雋永。
幾回把新圖覷,生疏個半篙野水,冷落了十裏寒蕪。
【注釋】洪昇〔北中呂·粉蝶兒〕《題徐虹亭楓江漁父圖》套曲。
【賞析】此曲是作者為徐虹亭的自畫像《楓江漁父圖》所作,準確地再現了吳江的景致風情與主人隱居之意,描寫細致靈動,字字把握畫卷精髓,毫無贅冗之弊。結尾處又蕩開一筆,由人及已感慨自已混跡詩酒,一事無成。麵對楓江漁父,不免有些自歎不如,流露出對自身遭際的憤慨及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須知道總貧困相依,勝黃金身畔繞。
【注釋】林以寧〔南越調·小桃紅〕《憶外》。
【賞析】林以寧,洪昇表弟錢肇修之妻,能文善畫,《錢塘具誌·名臣》記載他們“夫婦唱酬,為士林佳話”。丈夫在外,妻子無限掛念,但願人長久不分離,勝卻黃金無數。詞語全以己心出發,不同於“男子作閨音”的終顯的隔膜,濃濃真情令人慨歎萬千,極具感染力。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青苔碧瓦堆,曾睡風流覺,百十年興亡看飽。
【注釋】徐旭旦〔北雙調·新水令〕《舊院有感》套曲。
【賞析】作者再次來到秦淮舊院,往日的舞榭歌台已化為一片廢墟,曾經的胭脂香粉,風花雪月已成昨日之夢,隻空留青苔碧瓦,枯井頹巢。昔日繁華與今日荒殘形成了強烈對照。江山已改,舊朝已亡,作者把親眼所見訴諸筆端,寄寓了深重的興亡之感。
綠楊風裏掩茅茨,紅藕香中收釣絲,翠竹影邊吟小詩。日長時,一半兒橫經一半兒史。
【注釋】厲鶚〔北仙呂,一半兒〕《題吳抱村閑居消夏圖》。茅茨:蘆葦。
【賞析】作者身居吳抱村,正值夏日,陽光明媚,信步閑遊,看楊柳青青,蘆葦飄蕩,若隱若現,紅色的蓮藕群中有人安然垂釣,此情此景,怡然陶醉,不禁立於翠竹旁即興賦詩。作者勾勒了一幅夏日秀美恬靜的動人畫麵,隻是最後兩句稍嫌板滯,但也是對儒士生活的真實寫照。
東風倚闌花似雪,小汊分鱗鬣。魚將花吐吞,花逐魚明滅。人生不如魚樂也。
【注釋】厲鶚〔北雙調·清江引〕《花港觀魚》。汊:分支的小河。鱗鬣:這裏指魚。
【賞析】前四句寫作者花港觀魚所見,西湖水麵清風徐徐,群花飛舞,在水波分流處,魚兒隱約可見。有的魚兒悄悄把頭露出湖麵,瞄準中意的鮮花一口吞去,眨眼間,人們隻看到花枝搖擺,而花朵與魚兒俱已無蹤。作者在欣賞歡快之餘,又不禁陷入遐思,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無所牽絆,惆悵之情猶然而生,極富深意。
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作了欺人計。
【注釋】徐大椿〔道情〕《時文歎》。
【賞析】時文,特指八股文。這裏的“讀書人”也並非泛稱,而是特指那些隻會習作八股並無真才實學的無用蠢材,作者尖銳地嘲諷了八股取士製度的罪惡,聲調鏗鏘有力,發人深省。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注釋】曹雪芹〔聰明累〕。
【賞析】王熙鳳是《紅樓夢》中極為引人矚目的形象。這首《聰明累》既預言了她的最終悲劇命運,又暗示了她所依靠的權力階層必如大廈將傾,油燈將盡。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照不盡菱花鏡裏形容瘦。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注釋】曹雪芹《小曲》。
【賞析】此曲是在《紅樓夢》的第二十八回賈寶玉應邀至馮紫英家時席上所唱,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女兒”的悲情愁意。第一句即開篇點題,以“相思淚”為背景,引出了輾轉難測、食不甘味與瘦損憔悴,具體細致,曆曆如畫這時讀者往往會把對象引向林黛玉,兩地相思一種愁情。此情悠遠綿長,恰似青山綠水,永不消逝。一人吟唱,卻寫出了兩人、乃至無數癡情男女的同樣相思。詞語淒婉纏綿,且絕不落人窠臼。
風來暗長,雨來更肥。嬌兒比一般田稚,煞費栽培。
【注釋】吳錫麒〔南仙呂·掉角兒〕《吳興道中觀插秧者》。田稚:幼苗。
【賞析】作者趕赴吳興途中經過農田,目睹農民插秧的忙碌景象,於是即興創作了此曲。農民在梅雨時節斜帶蓑笠,雙腳立於泥中,熟練的快速操作。“風來暗長,雨來更肥”,預示了對未來好收成的信心,充滿了樂觀之態。而最後以嬌兒比幼苗,由物及人,既表達了耕作的艱辛,又把主題升華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