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砍了。他媽的錢也托人偷偷子送到了。

“周鐵口”的“說一不二”大招牌也掛出來了,生意好得像個個拉肚子搶茅室那麼擠。

讀書伢子聽到這傳說隻是怕,不敢大嗓子嚷“不信”。

算匠的等級好嚴格。坐在地上攤塊布光看手相的是一種;同樣攤塊布,擺了一盒紙牌外加口雀兒籠子的又是一種。架了架子,擱上板子,墊塊紅布,擺上簽筒的又有好多種。這類人起碼磨煉過幾本《萬年曆》《玉匣記》《麻衣神相》,才有資格弄成個叫做“案幾”的格局。到了安座子設“命館”的身份時,那可是上下左右都燒過香,叩過頭的。衣冠也講究了,甚至公然晉起八字胡來。所謂哼氣哈氣順帶兩句“周易”,出門進門嚼弄半節“卜筮”,好一副坐地神仙架子。

不過名氣大了,也容易招惹好多是非。怪也隻怪自己不小心,加上自己好喝兩杯,醉倒又不乖乖上床睡覺,偏偏要“卜”哪樣醉八仙卦,自然也就讓人砸過兩回招牌——

一回是說道門口劉家黃花閨女有喜。砸了!

一回是說西門坡吳家寡婦有喜。又砸了!

周商山在西門上那頭“命館”開了一二十年了,實際上算是個玩笑鋪子。人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周有喜”,他也不氣。他曉得氣不得,爛話越嚷越響,需要一段時間沉澱。

事情沒有完。

有一天晚上周商山兩口子在床上困覺端正的時候,他婆娘周楊氏告訴他,“肚子裏頭好像有點響動。”

“哪樣響動?你呷多了哪樣?”

“冇是呷多了的事。”

“怕是出哪樣毛病了吧?你身子原來好好的……”

“眼前也是好好的。隻看到肚子一天天大起來。”

“那明天上衛生局去看看,菩薩保佑,千萬莫弄出‘水蠱脹’。”

“哈!哪會!”

“你以為是哪樣?”

“你怕是要做爹了。”

“開玩笑!你六十幾了?”

“六十一。”

“哼!你真會‘絮毛’!那明天趕緊上衛生局!”

第二天兩個人去了衛生局,全衛生局笑翻了天。“周商山婆娘六十一歲有喜了,已經三個多月。”

跟著全城人都笑起來,都卷到老西門那塊“說一不二”紅匾底下看熱鬧,故意講來“道喜”。

周商山滿臉笑容向人雙手打拱作揖,嘴巴講些不倫不類的話:“對不起!對不起!慚愧!慚愧!慚愧之至……”

序子想,這犯得上哪樣慚愧?不清楚周算匠婆娘大肚子有哪樣好笑?朱雀城大肚子婆娘多的是……周算匠無須乎“慚愧,對不起”,這又不是打爛人家碗、碰垮人家攤子。

“有一點慚愧是好的!那麼大年紀了!”曾憲文說,“周算匠眼前算是六十五六吧,幾時才盤得伢崽大?伢崽二十,兩口子都八十多了……”

“大家好奇而已,把周算匠當‘騷胡子’[231]!”滕代浩說,“笑兩口子那麼大把年紀玩興還那麼重。”

又聽得街上的人講:“六十多歲的老娘子,生伢崽經得起嗎?”

“哎呀!兩口子活了六十幾得個晚崽,哪輩子修來的福?怕哪樣?到時候有我嘛!”謝蠻婆插了句嘴。

其實周算匠開懷得了不得,顧不上街上的人扇陰風撣陽氣。隻有一樣想不開,算錯別人有喜,讓人砸過幾次牌匾,沒料到這個真喜字怎麼會落在自家腦頂上。

序子心裏想著兩個問題。一是年紀大的婆娘家就不可以生伢崽嗎?有哪樣好笑?二是,天底下究竟有沒有“巧”事?像周算匠這種巧法……

序子是有點信“巧”的。

比方,早晨喜鵲停在院壩樹枝上叫幾聲,中午郵政局就會送信來。當然、當然,人是懂道理的,喜鵲又不是郵政局喂的,所以說也不是特別的準。十回至多有七八回;或者四五回;或者一二回;或者白叫。

天氣好,樹上喜鵲叫,帶來一種好的念想,把院壩裏的空氣調得濃濃的甜甜的,縱然白叫也是個吉慶事情。

有的不是“巧”的問題,是大自然和人長年累月通了氣的原故。

比方講,一大清早,太陽亮堂堂,天氣特別之好,朱雀城的天上常常有大岩鷹打圈圈。院壩裏的伢崽家看見了就會抬起頭對它唱:“岩鷹、岩鷹打——團、團,你出雞崽,我出油——鹽。”

春天的時候,屋裏養雞公雞娘的人家都孵出了小雞在院壩裏走來走去。也有人開始在街上賣雞崽了。好多人就乘興子買了幾隻放在院壩裏養著好玩。岩鷹的眼光裏,翅膀底下,滿城都跑著小雞。

伢崽家們唱的歌,要跟岩鷹打夥吃小雞是挑逗話,明知岩鷹這時候不敢下來,何況還有“響篙”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