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綠光(3)(1 / 3)

到達格拉斯哥西北方向的一百英裏外,瀕臨馬爾海峽的奧班小城有兩條路線可供選擇。

第一條路線是陸路——由鮑靈,經丹巴通,沿著萊溫河右岸到達洛蒙德湖畔的巴朗克;穿過有三十多座島的湖泊,沿著湖畔走就到了達爾馬林,然後再走到一段盤山公路,經過格蘭扁山脈的洗禮之後,便來到了布滿歐石南、冷杉、橡樹、落葉鬆的狹穀,穿過這裏,奧班就出現在眼前了。這裏的海岸是大西洋中最為宜人的,是其他海岸所不能比擬的。

如果走這條路線,那將是一次令人陶醉的旅行,這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旅途,但遺憾的是,走這條路線看不到海平麵,所以坎貝爾小姐給它貼了封條。

那麼,既然第一條路線被查封了,就隻剩下這條惟一的路線。——水路——沿克萊德河——克來德海灣——大小島嶼連成的一個似手掌的海灣,從手掌的右側迎水而上——目的地奧班港。這條路線是坎貝爾小姐一心想走的。盡管沿途的海岸風光非常迷人,但這對於她來說都不是重要的。她的最終目的是要看到她夢寐以求的僅僅出現五分之一秒的綠光。

“兩位舅舅,”坎貝爾小姐說道,“您們知道,我隻希望看到綠光,其他的對於我來說都不重要,所以,我並不需要一定到達奧班。”

坎貝爾小姐的話可不是麥爾維爾兄弟想聽到的,他們的願望恰恰與坎貝爾小姐相反——他們隻想到達奧班並在那裏呆上一段時間——至於綠光——最好不要出現。

但這隻是他們的希望,實現的幾率微乎其微。

“願綠光永遠不會出現!”薩姆在坎貝爾小姐走出大廳後喊道。

“願我們的海倫娜小姐早日成婚!”西布嘀咕道。

沿克萊德河而下

第二天,也就是8月2日,清晨,坎貝爾小姐便如期登上了海倫斯堡火車站的火車。到達格拉斯哥後,轉乘去奧班的汽船。陪同坎貝爾小姐去的有麥爾維爾兄弟和兩位忠實的管家。

7點整,火車準時抵達格拉斯哥火車站,坎貝爾小姐一行五人坐上了一輛馬車。因為,哥倫比亞號汽船煙筒裏噴出的黑煙預示著即將起航。黑煙混在霧氣裏已經慢慢消退了,說明今天是個晴朗的天氣。

汽船自然不會落下這五位尊貴的乘客,它把坎貝爾小姐一行人迎了上來。

正是第三次鍾聲敲響之時,隨著最後一批乘客的上船,哥倫比亞號的機械師發動了汽船,一聲長笛響過之後,便啟航順流而下。

哥倫比亞號不僅速度快而且船艙內的設施也非常講究,客廳與餐廳極盡舒適,寬敞的輕甲板用有垂飾的天篷遮了起來,甲板上有一些鋪著軟墊的長凳與椅子——這可是一個真正的平台,還用精美的欄杆圍了起來。在這裏,乘客可以沐浴著新鮮的空氣,憑欄遠眺。

在八月——旅行黃金季節裏,克來德灣和赫布裏底群島是最受歡迎的地方。因此,這也使往返於克萊德河上的哥倫比亞號生意興隆。船上所有的客艙都住滿了人;乘客中,有的是全家出動,他們的家庭和睦得到上天慷慨的祝福;船上的年輕姑娘美麗動人,小夥子們英俊蕭灑;還有一些身穿黑色禮服、頭戴絲質高帽的牧師;另外還有幾個農夫;船上大部分都是蘇格蘭仍和英格蘭人,有一少部分是外國人——德國人和法國人。相比之下,他們的言行則顯得有些拘謹,但也不失他們好獻殷勤的天性。

麥爾維爾兄弟的旅途並不寂寞,因為他們要忙著觀察坎貝爾小姐指的景物,又要解答她提出的問題,時而還得跟隨這位活潑的外甥女往返於船的兩個極端。結果是,在從格拉斯哥到旅程中忙得不亦樂乎,連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都沒有。然而,他們不但沒有發牢騷,還興致勃勃,這全歸屬於他們太愛這個外甥女了,她就是他們的全部。

就在三位主人在船上穿梭不停時,貝絲夫人和帕特裏奇則與其形成了鮮明對比。他們坐在甲板前半部,迎著溫和的海風,親切地談論著逝去的時光、消失的習俗和四分五裂的古老家族。那時,克萊德河澄清的上空還沒有消失在工廠排出的煙霧之中,河兩岸也不會回響著沉悶的撞擊聲,河水也不會因來往的船隻而變得渾濁不堪。

“過去這裏的美好景象會很快重現的。”貝絲夫人十分肯定地說。

“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那時,我們就又可以看到祖先的古老習俗了。”帕特裏奇嚴肅地說。

在貝絲夫人和帕特裏奇談話期間,他們共同承受了克萊德河沿岸鐵器碰撞發出的叮當聲、工業的喧嘩吵鬧聲再加上繚繞的煙霧與水蒸氣,和充滿炭味的煙霧。這令他們心煩意亂。

不過,很快他們的煩惱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心曠神怡,因為此時顯現在他們眼前的是別致的住宅,林木掩映的別墅和散布於綠色丘陵之中盎格魯·撒克遜式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