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電線的外麵,必須有一層用橡膠或塑料做成的絕緣層包裹,否則,人們一不留心接觸了裸露的電線,就有觸電的危險。傳導神經衝動的神經纖維也像電線一樣,外麵需要“絕緣層”的保護。因為神經衝動實際上是一種電位變化的傳導,但這些絕緣層不是橡膠、塑料之類的物質,而是由神經膠質細胞形成的“髓鞘”。髓鞘的主要成分是含有脂類和蛋白質的“髓磷脂”。在周圍神經係統,髓磷脂是由神經膜細胞產生的;但在中樞神經係統,它們由“少突膠質細胞”產生。

前麵我們已經介紹過,神經細胞的突起由軸突和樹突兩部分組成。生活在軸突附近的神經膠質細胞,它們的細胞漿向外擴展,將軸突反複纏繞。於是,在軸突的外麵就形成了一層一層的結構,這就是所謂“髓鞘”。這樣的神經纖維,稱為“有髓神經纖維”。

“有髓神經纖維”的外形像水中白白的蓮藕。蓮藕上,有的部位很粗,有的部位較細,形成一個個藕節。有髓神經纖維也仿佛如此。細窄的部位,稱為“郎飛結”(“郎飛”是一位神經科學家的名字)。在郎飛結,神經纖維是裸露的,外邊沒有髓鞘包裹。郎飛結與郎飛結之間,稱為“結間段”。各個膠質細胞形成的髓鞘不一樣,故結間段的長短也不同。一般說來,軸突越粗,結間段越長,髓鞘也就越厚。

十分有趣的是,電位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沿著郎飛結進行“跳躍式”的傳導。

由於粗纖維上的結間段較長,所以粗纖維的傳導速度比細纖維快,相鄰的神經纖維之間不會互相幹擾。

神經衝動在最粗的神經纖維上傳導,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鍾120米,真可以說,這是神經傳導的“高速公路”。

髓鞘的存在,不僅有助於神經衝動的傳導,而且在神經再生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切斷周圍神經以後,斷端近側的神經軸突周圍,就有神經膜細胞分裂增生,形成髓鞘管道,引導軸突再生,一直到被切斷的神經的末端。

有一種神經係統的疾病,稱為“多發性硬化”,就是在致病因素(如“腫瘤壞死因子”)的作用下,將神經細胞外的髓鞘破壞,像脫掉衣服一樣(醫學上稱為“脫髓鞘”),於是會出現一係列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