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觀察事物(2 / 2)

另一條分析路徑會沿大腦下部傳向顳葉,集中分析“是什麼”的問題。根據彙集在一起的具體感官信息--與眾不同的輪廓、長著一隻角、灰色的獸皮及龐大的身軀……種種印象都將這個物體的特性留在這些視覺處理區中。各塊視覺處理區運用那些銘刻在他們突觸式連接位點中的記憶會很快得出答案--“犀牛”。

描繪世界

這一層視覺路徑現在仍忙於對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進行定位和認知。當你轉過街角時,你必須先看到全景才能注意到其中的某個部分。其他神經元會積極地發出信號,提醒你注意人、房子、汽車、樹木。因此,“犀牛”神經元要設法使它們發出聲響超越所有神經元活動時所發出的嘈雜聲才能被你注意到。

迄今為止,我們一直在討論大腦後半部分的感覺皮層。

觸覺、味覺、聽覺、平衡及視覺--每一種感覺在這塊薄層上都占據各自的一席之地。同時,每一種感覺在進行分層處理時都會遵從相同的邏輯順序。以聽覺為例,如果將一種原始頻率模式繪製到初級聽覺皮層上,便對聲音識別和定位處理過程有所幫助。腦部活動的下一個階段-定會繪製在額部的腦皮層中。

記憶快照

為了完整起見,我們應當提及一點:當感覺功能達到最高層次時,所有的感覺也開始彙聚到一起,在特殊的“多種形式”

區域中,如胚皮層,特別是海馬(也稱為海馬狀突起)中,一旦該區域受到噪音、景象、氣味或其他感覺的聯合刺激,神經元就會出現激烈的反應。許多感覺活動都是緊密相連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微小的感覺活動都在突然激活海馬。但神經元會自原位下滑到其他神經模式中形成另一種活動模式。海馬反映事實,即某些具體信息的存在,它一直延伸並橫穿腦皮層的其餘部分。

這使得海馬成為一種記憶器官,海馬還有其他功能。被海馬層快速記錄下的神經係統活動情況可留待日後使用,這些記錄成為一種可回到感覺處理層的反向路徑,重現最初經曆時的感覺。記憶是大腦的一種一般功能,和每一個突觸接觸一樣,均由經驗塑造。但海馬的功能是用來捕獲特殊記憶,即將一種神經係統處理模式固定為一種特殊的感覺狀態,這樣在幾小時甚至幾年後隻要運用該模式便可再現當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