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莫抱怨,莫埋怨:生氣不如長誌氣(2)(2 / 3)

禪師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說:“想要不淋雨,就要自己找傘。況且即便無傘,亦無妨,因為真正悟道的人是不會被外物幹擾的。”說完將傘塞在那個人手中,自己徑自走到屋簷下避雨。

雨天不帶傘,一心隻想著別人肯定會帶傘,肯定會有人幫助自己,總想著依賴別人,自己不肯努力,反而埋怨別人不肯施與援手。這就像有些人一樣,平時不努力,隻想依靠別人,不肯利用自己潛在的資源,隻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這種人怎麼能夠取得成功呢?與其埋怨別人不幫助自己,不如自己爭口氣,自強自立。

堅持把最容易的事情做好

弟子們問禪師:“師父,如何才能早日領悟佛法的真諦?”

禪師說:“今天你們隻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

禪師示範了一遍,說:“從今天開始,每天做三百次。大家能做到嗎?”

弟子們十分疑惑:“但是這和領悟佛法有何關係?”

禪師說:“做完了這件事,一年之後你們就知道如何才能早日領悟佛法的精義了!”

弟子們說:“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

禪師聽後隻是微笑,不置可否。

一個月後,禪師問弟子:“我讓你們做的事,有誰堅持做了?”

大部分的人都回答:“我做了!”

禪師滿意地點點頭說:“好!”

又過了一個月,禪師又問:“現在有多少人還在堅持?”

結果隻有一半的人說:“我做了!”

一年過後,禪師再次問大家:“請告訴我,你們有幾個人堅持下來了?”

這時,隻有一個弟子驕傲地說:“師父,我還在做!”

禪師把眾弟子都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我曾經說過,做完這件事,你們就能知道如何早日領悟佛法的精義了。這件事看起來似乎十分容易,殊不知世間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難做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隻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並持之以恒的終究隻是極少數人。所以傑出的人總是少數。”

後來一直堅持做的那個弟子成了禪師的衣缽傳人,因為在所有的弟子中,隻有他更能鑽研並領悟佛法的精義!

最容易做的事,如果你不認認真真地去做,就會成為最難做的事。生活中沒有難做的事情,隻是看你有沒有足夠的韌性堅持下來。人的能力、智商本無大的差別,有時決定成敗的關鍵隻差那麼一點,“再堅持一下”,多“堅持一刻”,也許就會迎來勝利的果實。

道路雖坎坷,卻最磨煉心智

有一個小和尚從小就在後山的寺廟出家了,每天清晨,他就去擔水、掃地,做過早課後要去寺後的市鎮上購買寺院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來後,還要幹一些雜活,晚上還要讀經到深夜。就這樣,晨鍾暮鼓中,10年過去了。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閑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他發現別人過得都很清閑,似乎隻有他一個人整天在忙忙碌碌。而且雖然別的小和尚偶爾也會被派下山購物,但他們去的是山前的市鎮,路途平坦,距離也近,買的東西也大多是些比較輕便的。而10年來方丈一直讓他去寺後的市鎮,要翻越兩座山,道路崎嶇難行,回來時肩上還多了很重的物品。

於是,小和尚帶著諸多不解去找方丈,問道:“為什麼別人都比我自在呢?沒有人強迫他們幹活、讀經,而我卻要幹個不停呢?”方丈隻是低吟了一聲佛號,看著他卻微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