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什麼都想抓住,什麼都抓不住: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下(3)(2 / 3)

小僧邊想邊繼續往前走,他經過一戶富人家,卻看見大門口跪著一個仆人,主人正在用鞭子抽打他。

小僧見仆人非常可憐,就問主人:“你為何這般打他?”

主人氣憤地說:“他借了我的錢不還,我不該打他嗎?”

小僧想:若我取名字,定要取個聽起來多福的。於是又問:“他叫什麼名字?”

主人說:“他叫福來。”

小僧又問:“這名字很吉利啊。為什麼無錢還債,還要挨打呢?”

主人聽了譏笑他說:“叫福來又怎麼樣,他還是一個仆人,名字隻是符號罷了,它與還不還債有什麼關係呢?”

小僧若有所思,但又不甘心這樣就回去,於是繼續上路。

他又遇到一個迷路人,他問那人叫什麼名字,那人說叫“指南”。小僧很好奇,就問他:“你名為指南,為何也會迷路?”

迷路人哈哈大笑:“名字隻不過是符號而已,難道叫指南就不會迷路了嗎?”

小僧無言以對。

最後他終於拋棄了對名字的執著和偏見,回到禪師身邊。師父問他是否找到了滿意的名字,小僧懊悔地說:“我不再找了,我還是叫原來的名字吧,它隻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師父滿意地頷首而笑。

世界上不過是一種符號的又何止名字?金錢、財富、頭銜等又何嚐不是?然而卻不知有多少人會為它歡喜為它憂?事實上,別人怎樣看待你,並不取決於這些外在的東西,而在於你自身的實力及對社會做出的貢獻,而不是那一堆虛妄的符號。

切莫太執著,該放必須放

有一個老人,信佛信了一輩子,每天都要做善事,天天晚上都誦經頌佛,十分虔誠。

老人在年輕時因為機緣巧合,得到一串珍貴的佛珠。說它珍貴,是因為這串佛珠有著悠久的曆史,而且是由十分珍貴的材料做成的。老人當然如獲至寶,每天都帶在身邊,日複一日,佛珠更是變得顆顆光潤亮澤。

一日,一賊人聽說這件寶物,半夜入室偷竊,不料被老人拚死護住,賊人一時不能得手,怒從心起,惡向膽生,於是舉刀殺死老人,老人身中數刀,不治而亡。

眾人目睹老人的慘狀,均紛紛質問佛祖:“老人對佛祖如此虔誠,為何非但得不到庇護,反而任其被賊人所殺?”佛祖長歎一口氣,答曰:“我本欲救他一命,隻要他放手即可,怎奈他抵死不放,我又能奈何?”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欲和虛榮。要想使之在抵達彼岸時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輕載,隻取需要的東西,把那些次要的東西果斷地放下。

須知抓住是一種毅力,放棄是一種智慧;抓住是一種選擇,鬆手是一種抉擇;抓住是一種獲得,放棄也是一種獲得。有的人就是隻能獲得,不能舍棄,隻能上,不能下,下了之後就心痛不已,如喪考妣,這是不大度,也是不明智的表現,死抓住不放是要付出代價的。

時下,人們整天名韁利鎖纏身,何來快樂?整天陷入你爭我奪的境地,快樂從何說起?整天心事重重,陰霾不開,快樂又在哪裏?整天小肚雞腸,心胸如豆,無法開豁,快樂又何處去尋?

“放下就是快樂”是一粒開心果,是一味解煩丹,是一道歡喜禪。隻要你心無掛礙,什麼都看得開、放得下,何愁沒有快樂的春鶯在啼鳴,何愁沒有快樂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沒有快樂的鮮花在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