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丈搖了搖頭,說:“這不是主要原因。”
小沙彌們疑惑了,看著老方丈好奇地問:“住持,那主要原因是什麼呀?”
老方丈放下手中的扇子,說:“達摩祖師的小弟子跑到深山老林裏是去休息,去尋找快樂,去參悟佛法了。真正的得道高僧,真正被稱之為智者的人,不但要有一顆濟世救人的佛心,更應該懂得休息,懂得享受快樂,懂得充實自己的頭腦。一個僧人,假如連自己都快樂不了,休息不好,那就是連自己都沒有度好。既然連自己都沒有度好,又怎麼去度人呢?所以,要想做個真正的高僧,首先應該懂得快樂,先度自己,再度別人。”
小沙彌們似懂非懂,卻做醍醐灌頂狀。看著小沙彌們的樣子,老方丈哈哈大笑。小沙彌們也笑了,瞬間,他們發現:這一刻,自己也成了高僧。
度人先自度,這才是安心的最高境界,佛家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剛學禪定的小和尚,每當他入定不久,就會感到有一隻大蜘蛛鑽出來搗亂。無計可施之下,他隻得向寺中一位老和尚請教。
小和尚說:“師父,我每次一入定,就有隻大蜘蛛出來搗亂,怎麼趕也趕不走它。”
老和尚笑著說:“那下次入定時,你在手中拿支筆,一旦大蜘蛛再出來搗亂,你就在它的肚皮上畫個圈,看一看它是哪路妖怪。”
於是,小和尚遵照老和尚的指示,準備了一支筆,再入定時,那隻討厭的大蜘蛛果然又出現了。小和尚二話不說拿起筆來就在蜘蛛的肚皮上畫了個圈作為標誌。誰知剛一畫好,大蜘蛛就不見了。沒有蜘蛛的侵擾,小和尚很快安然入定了。後來,他才悟到:入定時感到的那隻惹人厭的大蜘蛛,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源於自己思想上的心猿意馬。
其實很多事情不成功,不是因為外界的因素,而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
所以要想不被人間幻想所迷惑,就要自傘自度,“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品行,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仁者智士,然後才去幫助他人,為社會做貢獻。
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一位遠行尋佛的苦行僧走到一個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寂然無人,連一星燈火都沒有。
苦行僧轉過一條街道,忽然看見有一團昏黃的燈光正從巷子的深處靜靜地亮過來。
走近一看,原來是他白天見過一麵的瞎子。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他完全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見高山流水,看不到柳綠桃紅的世界萬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但是他卻挑著一盞燈,豈不是可笑?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問盲人:“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人嗎?”
那個挑燈籠的盲人告訴他:“是的,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雙目失明。”
僧人問:“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那你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夜晚吧?我聽說在黑夜裏如果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全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但那個盲人微笑著說:“不,我是為自己!”
為你自己?僧人又茫然了。
盲人緩緩地問僧人說:“你有沒有在漆黑的夜裏行走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當然有,就在剛才,我還被兩個人不留心碰撞過。”
盲人聽了,就得意地說:“雖說我是盲人,什麼都看不見,但我從來沒有被人撞過,因為我挑了這盞燈,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他仰天長歎說:“我天涯海角奔波著找佛,沒想到佛就在我們身邊。人的佛性就像一盞燈,隻要我點亮了,即使我看不見佛,但佛卻會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