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人體的胸外側部,當第2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咳嗽、氣逆、胸肋脹滿等
手少陰心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極泉穴
位置: 人體的兩腋窩正中,在腋窩下的兩條筋脈之間,腋動脈的搏動之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彈、摳法
主治病症: 心肌炎、心絞痛、冠心病、心悸等各類心髒疾病以及肩臂疼痛、肩關節炎、上肢麻木等
穴位名稱: 少海穴
位置: 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神經衰弱、癔病、頭痛目眩、心痛、牙痛、肋間神經痛、肘臂攣痛等
穴位名稱: 靈道穴
位置: 前臂掌後尺側,腕橫紋上1.5寸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心痛、癔病、精神病、肘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 通裏穴
位置: 前臂掌後尺側,腕橫紋上1寸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心痛、心悸、頭痛、腕肘及前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 陰郤穴
位置: 前臂掌後尺側,腕橫紋上0.5寸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心痛、心悸、頭痛、神經衰弱等
穴位名稱: 神門穴
位置: 手腕關節部位,腕掌橫紋尺側端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心煩失眠、神經衰弱、癔病、心絞痛、糖尿病、高血壓等
穴位名稱: 少府穴
位置: 人體第4、5掌骨之間,屈指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風濕性心髒病、心悸、心律不齊、心絞痛、胸痛、遺尿、前臂神經麻痹、小指攣痛等
穴位名稱: 少衝穴
位置: 小指末節橈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各種心髒疾患、熱病昏迷、心悸、心痛、結膜炎、上肢肌肉痙攣等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少澤穴
位置: 小指末節尺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目翳、咽喉腫痛、肋間神經痛、乳腺炎、精神分裂等
穴位名稱: 前穀穴
位置: 在第5指掌關節尺側,掌指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按摩手法: 點、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耳鳴、咽喉炎、乳腺炎等
穴位名稱: 後溪穴
位置: 手掌尺側,微微握拳,當第5指掌關節後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按摩手法: 點、掐法
主治病症: 腰部急性扭傷、頭痛目赤、咽喉腫痛、手指及臂肘痙攣等
穴位名稱: 陽穀穴
位置: 手腕腕背橫紋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掐法
主治病症: 精神病、癲癇、肋間神經痛、齒齦炎、頭痛、目眩、熱病、腕痛等
穴位名稱: 養老穴
位置: 屈肘,手掌心向胸,尺骨莖突橈側緣上方凹陷中即是
按摩手法: 點、掐法
主治病症: 目視不清,肩、背、肘、臂等部位酸痛,以及呃逆、落枕、腰痛等
支正穴
前臂背麵尺側,腕背橫紋上5寸,在陽穀穴與小海穴連線上
點、揉、捏、掐法
頭痛、項強、肘臂疼痛、神經衰弱等
小海穴
肘內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點、揉、摳法
肘臂痛、肩臂痙攣、頭痛、下腹痛、四肢無力等
肩貞穴
肩關節後下方,手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處即是
點、揉、摳法
肩胛疼痛、手臂不舉、齒痛等
臑俞穴
上臂後側,肩胛岡下緣即是
點、揉、摳法
肩胛疼痛、手臂不舉、齒痛等
天宗穴
肩胛骨岡下窩的中央,或者肩胛岡中點下緣下1寸處即是
點、揉法
肩胛疼痛、肩背部損傷以及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秉風穴
人體體後肩胛部,岡上窩中央,舉臂時肩胛骨上的凹陷處即是
點、揉、摳法
肩背疼痛、肩周炎、上肢酸麻、岡上肌腱炎等
曲垣穴
人體背部兩側肩胛骨的內上方即是
點、揉、摳法
肩周炎、肩胛疼痛等
肩外俞穴
人體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即是
點、揉、摳法
肩背痛、肩周炎、上肢酸麻等
天窗穴
在頸外側部,扶突穴後0.5寸,與結喉相平
點、揉、捏、拿法
咽喉腫痛、頸項強痛、耳鳴、耳聾等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睛明穴
位置: 目內眥內上方約0.1寸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急慢性眼結膜炎、假性近視、散光、老花眼、早期輕度白內障、迎風流淚
穴位名稱: 眉衝穴
位置: 在人體的頭部,攢竹穴直上入發際0.5寸處,神庭穴與曲差穴連線之間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眩暈、鼻塞、癲癇等
穴位名稱: 曲差穴
位置: 在人體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鼻塞、鼻衄、目視不明等
穴位名稱: 承光穴
位置: 在人體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目眩、鼻塞、熱病、麵部神經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內耳眩暈症等
穴位名稱: 通天穴
位置: 在人體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處
按摩手法: 點、按法
主治病症: 頭痛、眩暈、鼻塞、鼻衄、鼻淵等
穴位名稱: 攢竹穴
位置: 在眉毛內側端,眼眶骨上凹陷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視物不清、眼睛紅腫、頭昏頭痛、眉棱骨痛等
穴位名稱: 大杼穴
位置: 人體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的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撥法
主治病症: 感冒、肺炎、項背疼痛等
穴位名稱: 風門穴
位置: 人體的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感冒、發熱、咳嗽、惡寒、支氣管炎等
穴位名稱: 會陽穴
位置: 人體的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泄瀉、便血、痔瘡、陽痿、帶下等
穴位名稱: 承扶穴
位置: 人體的大腿後側,左右臀下臀橫紋的中心點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痔瘡、尿閉、便秘等
穴位名稱: 殷門穴
位置: 人體的大腿後麵,當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線上,在承扶穴下6寸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痔瘡、尿閉、便秘等
穴位名稱: 委中穴
位置: 人體大腿後,膝蓋裏側的中央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腰腿無力、腰背疼痛、急性胃腸炎、小腿疲勞、腓腸肌痙攣等
穴位名稱: 飛揚穴
位置: 在小腿後麵,外踝後,昆侖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撥法
主治病症: 頭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瘡、風濕性關節炎、癲癇等
穴位名稱: 至陰穴
位置: 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根角約0.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半身不遂、足關節炎、月經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等
足少陰腎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然穀穴
位置: 人體踝部,內踝尖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足跗痛、月經不調、遺精、小便不利等
穴位名稱: 太溪穴
位置: 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腎炎、月經不調、胸悶、齒痛等
穴位名稱: 水泉穴
位置: 人體足內側,內踝後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小便不利等
穴位名稱: 照海穴
位置: 人體踝部,內髁尖正下方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小便不利、下肢痿痹、失眠等
穴位名稱: 複溜穴
位置: 在小腿裏側,腳踝內側中央上2指寬處,脛骨和跟腱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拿法
主治病症: 泄瀉、腸鳴、水腫、腹脹等
穴位名稱: 陰穀穴
位置: 在膕橫紋內側端,屈膝時,半腱肌腱與半膜肌腱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捏、拿法
主治病症: 膝關節疼痛及生殖泌尿係統疾病
穴位名稱: 橫骨穴
位置: 人體下腹部,當臍下5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的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小腹疼痛、陽痿、遺尿、疝氣等
穴位名稱: 氣穴
位置: 人體的下腹部,關元穴左右0.5寸的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泄瀉、腰脊痛、陽痿等
穴位名稱: 肓俞穴
位置: 人體中腹部,當臍中旁開0.5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黃疸、胃痙攣、習慣性便秘、腸炎等
穴位名稱: 商曲穴
位置: 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腹痛、泄瀉、便秘、腸炎等
穴位名稱: 通穀穴
位置: 上脘穴旁開0.5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心悸、癲癇、腹瀉、肋間神經痛等
穴位名稱: 神封穴
位置: 人體的胸部,當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飲食等
穴位名稱: 靈墟穴
位置: 人體前正中線旁開2寸,平第3肋間隙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飲食等
穴位名稱: 神藏穴
位置: 人體前正中線旁開2寸,平第2肋間隙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咳嗽、氣喘、嘔吐、不嗜飲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