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中府穴
位置: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穴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1肋間隙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支氣管炎、咳喘、心髒病、胸肺脹滿、胸肌疼痛、肩背痛等
穴位名稱:雲門穴
位置:人體胸前壁外上方,鎖骨外側下端三角形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支氣管炎、咳喘、心髒病、胸肺脹滿、胸肌疼痛、肩背痛等
穴位名稱:天府穴
位置:上臂內側麵,肱二頭肌外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支氣管炎、哮喘、鼻炎、肩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俠白穴
位置:臂內側麵,肱二頭肌外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法
主治病症:哮喘、胸部煩滿、幹嘔、肩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尺澤穴
位置:上手臂肘部,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即是
按摩手法: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無名腹痛、咳喘、咽喉腫痛、肘臂腫痛、皮膚過敏等
穴位名稱:列缺穴
位置:在橈骨莖突的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感冒、支氣管炎、神經性頭痛、落枕、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等疾患
穴位名稱:經渠穴
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1寸,橈動脈外側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法
主治病症:支氣管炎、咳嗽、喉痹、咽喉腫痛、肺部發熱等
穴位名稱:魚際穴
位置:手掌心朝上,在第1掌骨中點之橈側,赤白肉的交際處
按摩手法: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聲帶疾患、頭痛、眩暈、咽炎、腹痛、腦溢血、口幹舌燥等
穴位名稱:少商穴
位置:雙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掐法
主治病症:感冒、扁桃腺炎、肺炎、呃逆、失眠、齒齦出血等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商陽穴
位置:食指的橈側,距離指甲根角大約0.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掐法
主治病症:胸悶、哮喘、咽炎、牙痛等
穴位名稱:三間穴
位置:微微握拳,在食指的橈側、第2掌指關節後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牙痛、咽喉腫痛、腸鳴下痢等
穴位名稱:合穀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捏、掐法
主治病症:頭痛、耳鳴、鼻炎、肩胛神經痛、神經衰弱等
穴位名稱:陽溪穴
位置:手掌側放,翹起拇指,在手腕背側,腕橫紋兩筋間凹陷中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刮法
主治病症:頭痛耳鳴、扁桃腺炎、牙痛、手腕痛、小兒消化不良等
穴位名稱:下廉穴
位置:前臂背麵橈側,當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頭痛、眩暈、肘關節炎、腹痛、腹脹等
穴位名稱:手三裏穴
位置:前臂背麵橈側,當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捏、掐法
主治病症:牙痛、腹痛、腹脹、腹瀉、肘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位於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處
按摩手法:點、揉、摳、撥法
主治病症:肩肘關節疼痛、感冒、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等
穴位名稱:肘髎穴
位置:前臂外側,屈肘時曲池穴上1寸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摳法
主治病症:肘臂疼痛,肘臂麻木等
穴位名稱:肩髃穴
位置:人體肩峰與肱骨結節之間,肩部三角肌上部正中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點、揉、掐、摳法
主治病症:肩胛關節炎、中風、偏癱、高血壓、手臂無力等
穴位名稱:扶突穴
位置:在頸外側部,結喉旁邊,當胸鎖乳突肌前緣與後緣之間
按摩手法:點、揉法
主治病症: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甲狀腺腫大等
穴位名稱:口禾髎穴
位置:上唇部,鼻孔外緣直下,人中穴旁開0.5寸的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點、按、揉、掐法
主治病症:鼻炎、鼻塞、鼻出血、麵部肌肉痙攣等
穴位名稱:迎香穴
位置:在人體麵部,鼻翼旁開約1厘米的皺紋中
按摩手法: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各種鼻疾及麵部神經麻痹、麵部癢腫等
足陽明胃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承泣穴
位置: 在麵部,目正視,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按摩手法: 點、按法
主治病症: 各種眼部疾病及麵肌痙攣、麵神經麻痹等
穴位名稱: 四白穴
位置: 在人體麵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眼疾、頭痛目眩、口眼歪斜、麵部肌肉痙攣等
穴位名稱: 地倉穴
位置: 在口角外側旁開約0.4寸處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麵神經麻痹、疼痛,口歪流涎、眼瞼跳動等
穴位名稱: 頰車穴
位置: 下頜角前上方大約1橫指處,按之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口眼歪斜、牙痛、麵神經麻痹、聲嘶沙啞、頸部痙攣等
穴位名稱: 下關穴
位置: 人體的頭部側麵,耳前1橫指,顴弓下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刮法
主治病症: 耳鳴、齒痛、口歪、麵痛、眩暈等
穴位名稱: 頭維穴
位置: 當額角發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掐法
主治病症: 外感頭痛、目痛多淚、喘逆煩滿、嘔吐流汗等
穴位名稱: 人迎穴
位置: 位於頸部,結喉外側大約3厘米處
按摩手法: 揉法
主治病症: 咽喉腫痛、氣喘、瘰鬁、癭氣、高血壓等
穴位名稱: 滑肉門穴
位置: 人體上腹部,在肚臍上方1寸處,距前正中線2寸
按摩手法: 點、按、揉顫法
主治病症: 吐舌、舌強、重舌、肥胖、慢性胃腸病、嘔吐、胃出血、月經不調等
穴位名稱: 天樞穴
位置: 人體中腹部,平臍中,肚臍左右兩側3指橫寬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便秘、腹瀉、腸鳴、腹痛、月經不調等
穴位名稱: 歸來穴
位置: 人體下腹部,在臍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腹痛、疝氣、月經不調、帶下、子宮內膜炎、陽痿、睾丸炎等
穴位名稱: 氣衝穴
位置: 大腿根裏側,當臍下約5寸處,距前正中線2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腹痛、腸鳴、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痿、陰腫等
穴位名稱: 伏兔穴
位置: 大腿前麵,膝髕骨外上緣直上6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壓法
主治病症: 腰痛、膝冷、下肢神經痛、下肢麻痹癱瘓、膝關節炎等
穴位名稱: 足三裏穴
位置: 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脊外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各類心血管疾病及腸胃疾病
穴位名稱: 解溪穴
位置: 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點,兩筋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掐法
主治病症: 牙痛、心煩、目赤、頭痛、眩暈、腹脹、便秘、腳腕痛、下肢痿痹等
穴位名稱: 內庭穴
位置: 在足的第2趾與第3趾之間,腳縫盡處的凹陷中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牙痛、急慢性胃腸炎、扁桃體炎、趾蹠關節痛等
足太陰脾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隱白穴
位置: 足第1趾末節內側,距離趾甲根角大約0.1寸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月經崩漏、子宮痙攣、腹脹、便血、驚風等
穴位名稱: 太白穴
位置: 足內側緣,當第1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即腳的內側緣靠近足第1趾處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胃痛、腹脹、吐瀉、便秘及各種脾虛病症
穴位名稱: 公孫穴
位置: 足內側第1蹠骨基底部前下緣,第1趾關節後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按法
主治病症: 胃痛、腹痛、嘔吐、腹瀉、女性生理性疼痛、足踝痛等
穴位名稱: 商丘穴
位置: 足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胃痛、腹痛、嘔吐、腹瀉、女性生理性疼痛、足踝痛等
穴位名稱: 漏穀穴
位置: 脛骨後緣,三陰交穴直上3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腸絞痛、腹瀉、失眠、神經衰弱等
穴位名稱: 陰陵泉穴
位置: 人體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後下方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腹脹、腹絞痛、腸炎、痢疾、膝痛、尿瀦留等
穴位名稱: 血海穴
位置: 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崩漏、濕疹、膝痛等
穴位名稱: 箕門穴
位置: 大腿內側,血海穴上6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推法
主治病症: 泌尿生殖係統疾病,如尿瀦留、遺尿、遺精、腹股溝淋巴結炎等
穴位名稱: 衝門穴
位置: 腹股溝外上緣,恥骨聯合上緣旁開3.5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法
主治病症: 腹痛、疝氣、子宮內膜炎、帶下、睾丸炎等
穴位名稱: 腹結穴
位置: 人體下腹部,大橫穴下1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顫法
主治病症: 腹痛、腹瀉、腸炎、痢疾、陽痿等
穴位名稱: 大橫穴
位置: 人體的中腹部,距臍中4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便秘、腹脹、腹瀉、小腹冷痛、四肢痙攣、腹部肥胖等
穴位名稱: 食竇穴
位置: 胸外側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第5肋間隙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推法
主治病症: 肺炎、腹水、尿瀦留、肋間神經痛等
穴位名稱: 天溪穴
位置: 胸外側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第4肋間隙即是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肺炎、支氣管炎、咳喘、乳腺炎等
穴位名稱: 周榮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