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 人體十二經絡腧穴按摩主治一覽表(3 / 3)

手厥陰心包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天池穴

位置: 在人體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腦溢血、心外膜炎、乳腺炎、肋間神經痛、胸悶心煩等

穴位名稱: 天泉穴

位置: 在人體上臂前內側,腋前紋頭向下2寸的位置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心絞痛、肋間神經痛、膈肌痙攣、咳喘等

穴位名稱: 曲澤穴

位置: 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心痛、心悸、心神昏亂、風疹、煩渴口幹、中暑等

穴位名稱: 郤門穴

位置: 在前臂正中,腕橫紋上5寸,兩筋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心痛、心悸、心煩、乳腺炎、癲癇等

穴位名稱: 間使穴

位置: 在前臂內側,腕橫紋正中直上3寸,兩筋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心痛、心悸、心煩、乳腺炎、癲癇等

穴位名稱: 內關穴

位置: 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頭痛、暈車、惡心想吐、胸肋痛、手臂疼痛、腹瀉、痛經等

穴位名稱: 大陵穴

位置: 在腕掌橫紋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摳、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失眠、心胸痛、心悸、胃炎、精神病、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

穴位名稱: 勞宮穴

位置: 位於人體的手掌心,握拳屈指時當中指指端所在處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手掌瘙癢、中風昏迷、中暑、心絞痛、嘔吐、癔病、手指麻木等

穴位名稱: 中衝穴

位置: 在人體的手掌中指末節指端中央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熱病、煩悶、無汗、掌中熱、中風、舌腫痛等

手少陽三焦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關衝穴

位置: 手無名指末節尺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口幹、頭痛、頰腫、前臂神經痛等

穴位名稱: 液門穴

位置: 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的部位即是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目眩、咽喉腫痛、齲齒、感冒、發熱等

穴位名稱: 陽池穴

位置: 手腕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縫,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捏、掐法

主治病症: 妊娠嘔吐、耳鳴、咽喉腫痛、肩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 外關穴

位置: 在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腕部疼痛等

穴位名稱: 三陽絡穴

位置: 在支溝穴上1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癲癇、肘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 天井穴

位置: 手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麥粒腫、淋巴結核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疼痛等

穴位名稱: 清冷淵穴

位置: 天井穴上1寸的位置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肩臂疼痛等

穴位名稱: 消濼穴

位置: 前臂外側,當清冷淵穴與臑會穴連線中點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頸項強痛、臂痛、齒痛、癲癇等

穴位名稱: 臑會穴

位置: 在肩部三角肌的後緣,肩髎穴直下3寸處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肩臂疼痛、肩胛疼痛等

穴位名稱: 肩髎穴

位置: 在人體肩部,肩髃穴的後方,手臂外展後肩峰後下方的凹陷處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臂痛不能舉、脅肋疼痛、中風偏癱等

穴位名稱: 翳風穴

位置: 在頭部,風池穴前麵,耳垂後的凹陷處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耳聾、耳鳴、牙痛、項強、下頜關節炎等

穴位名稱: 顱息穴

位置: 頭部,當角孫穴與翳風穴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交點處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耳鳴、中耳炎等

穴位名稱: 角孫穴

位置: 頭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白內障、齒齦腫痛、唇燥、嘔吐等

穴位名稱: 耳和髎穴

位置: 頭部側麵,鬢發後緣,耳門穴前上方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耳鳴、牙關緊閉等

穴位名稱: 絲竹空穴

位置: 麵部,抬起雙手,掌心向內,以雙手食指揉按兩邊眉毛外端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頭痛、頭暈、牙齒疼痛、癲癇等

足少陽膽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瞳子髎穴

位置: 外眼角外側1厘米,在眼眶骨外緣的凹陷中即是

按摩手法: 點、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三叉神經痛、麵神經痙攣及多數眼部疾病

穴位名稱: 上關穴

位置: 耳前側,下關穴直上,顴弓上緣的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中耳炎、齒痛、麵癱等

穴位名稱: 懸顱穴

位置: 人體的頭部鬢發上,當頭維穴與曲鬢穴弧形連線的中點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偏頭痛、麵腫、目外眥痛、齒痛等

穴位名稱: 天衝穴

位置: 頭部,當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率穀穴後0.5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頭痛、齒齦腫痛、癲癇、驚恐等

穴位名稱: 陽白穴

位置: 人體麵部,瞳孔的直上方,距離眉毛上緣約2厘米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眼疾、頭痛、眶上神經痛、麵神經麻痹、眼瞼下垂、夜盲、眼瞼瘙癢、嘔吐、惡寒等

穴位名稱: 目窗穴

位置: 人體頭部,當前發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近視、麵部水腫、上齒齲腫等

穴位名稱: 承靈穴

位置: 頭頂的側部,正營穴後1.5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頭痛、感冒、眼病等

穴位名稱: 風池穴

位置: 後頸部,後枕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與耳垂齊平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撥法

主治病症: 感冒、頭痛、鼻炎、頸項強痛、高血壓等

穴位名稱: 淵腋穴

位置: 在腋中線直下3寸,平第5肋間隙

按摩手法: 點、按、揉法

主治病症: 肩背疼痛、胸肋疼痛、胸膜炎等

穴位名稱: 風市穴

位置: 人體大腿外側的中線上,當膕橫紋上7寸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撥法

主治病症: 腳痛、腿膝酸痛等

穴位名稱: 陽陵泉穴

位置: 人體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的腓骨小頭稍前的凹陷中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撥法

主治病症: 抽筋、胃潰瘍、肝炎、高血壓、膝關節痛等

穴位名稱: 陽輔穴

位置: 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腰腎功能不佳、膝下浮腫、痙攣、關節疼痛等

穴位名稱: 丘墟穴

位置: 在足背側,外踝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距跟關節間凹陷處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胸脅痛、踝關節疼痛等

穴位名稱: 足臨泣穴

位置: 足背的外側,第4趾和小趾蹠骨的夾縫中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摳法

主治病症: 頭痛、目眩、脅肋痛、中風偏癱、痹痛不仁、足跗腫痛、腰痛、肌肉痙攣、中風、神經官能症等

足厥陰肝經經穴主治一覽表

穴位名稱: 大敦穴

位置: 人體足部,第1趾(靠第2趾一側)甲根邊緣約2毫米處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疝氣、縮陰、陰中痛、月經不調、血崩、小腹疼痛等

穴位名稱: 行間穴

位置: 人體足部,第1、2趾縫之間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肋間神經痛、月經不調等

穴位名稱: 太衝穴

位置: 腳背部第1、2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即是

按摩手法: 掐法

主治病症: 頭痛、眩暈、高血壓、失眠、肝炎等

穴位名稱: 蠡溝穴

位置: 內踝上5寸,脛骨後緣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尿閉、疝氣等

穴位名稱: 中都穴

位置: 內踝上7寸,脛骨後緣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捏法

主治病症: 下肢麻痹、肝炎等

穴位名稱: 膝關穴

位置: 陰陵泉穴後1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膝關節病痛、痛風等

穴位名稱: 曲泉穴

位置: 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穴節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腱、半膜肌腱止端的前緣凹陷處

按摩手法: 點、揉、掐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痛經、白帶、陽痿、頭痛目眩、膝臏腫痛等

穴位名稱: 陰包穴

位置: 曲泉穴上4寸處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月經不調、尿閉、腰腿疼痛等

穴位名稱: 足五裏穴

位置: 大腿內側,當氣衝直下3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按摩手法: 點、揉、摳、撥法

主治病症: 少腹脹痛、小便不利、陰挺、睾丸腫痛、四肢倦怠等

穴位名稱: 急脈穴

位置: 恥骨聯合下,正中線旁開2.5寸

按摩手法: 點、揉、撥法

主治病症: 疝氣、陽痿、子宮脫垂等

穴位名稱: 章門穴

位置: 人體的側腹部,當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腹痛、腹脹、腸鳴、泄瀉、嘔吐、神疲肢倦、胸脅疼痛等

穴位名稱: 期門穴

位置: 人體的胸部,乳頭直下,與巨闕穴齊平即是

按摩手法: 點、揉法

主治病症: 肋間神經痛、肝炎、膽囊炎、胸脅脹滿、嘔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