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摩圓靈之老壁:撫摩天上的星宿。圓,古人以天圓地方,故以為天的代稱。圓靈,意為神靈的天。老,老人星;壁,壁星。
⑧羊岫:即羊山,在葛嶧山之南,今睢寧縣古邳鎮西。
⑨蛤湖:即蛤墁湖。《邳州誌》:“武河自嶧縣流經州治西二十五裏處彙為蛤蠼湖。即今黃墩湖。
⑩鄒山:即嶧山。在山東省鄒縣東南。秦始皇於二十八年(前219)登此山刻石頌秦德。
龜蒙:龜山,在山東省新汶縣東南。西北一段名龜山,在蒙陰縣東南。
湯湯:大水急流貌。《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譎譎:水湧出貌。《楚辭·九章悲回風》:“泛譎譎其前後兮。”
浮屠:梵文音譯。一譯為浮圖。佛教徒為浮屠氏。佛經為浮屠經。佛塔為浮屠。
釋子:佛教徒。
崔嵬:有石的土山。
汗漫:水勢盛大,漫無邊際。
濉水:在安徽省東北部。源出於碭山縣廢黃河南堤,為洪水人淮通道之一。
亞父之孤壙:範增的孤墳。壙,墓穴。範增,項羽謀士,被尊為亞父。壙,墳墓。亞父塚,在徐州城南一裏許。”(《風月堂雜誌》)近據考古家推測係誤傳。
戲馬:即戲馬台。在今徐州城區戶部山。西楚霸王項羽建。
龜趺:趺,同“跗”。足背,交結足背於左右兩股之上稱結趺。龜趺,龜形碑座,比喻山勢象龜蹲伏。
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蛟龍之屬。
磬石之山:古泗水南。在安微省靈壁縣北。《尚書》:“泗濱浮磬”即此,山石可以做磬,擊之清亮,明代為邳州貢品。
圮(樹):坍塌,毀壞。遺履:指張良遇黃石公所遺之履。
槎枒:同“杈牙”。岐出貌。
翁仲:傳說秦時阮翁仲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始皇命他出征匈奴,死後鑄銅像立於鹹陽宮司馬門外。後因稱銅像、石像為“翁仲”。
衽席:床席。
浚距導瀦:(禹)開山引水,疏通河道,使之歸於海。浚距,浚深河道以通海。導瀦,導引湖澤。引導瀦留聚積的水。
肇:初始。
奧區:腹地,深處。
墊溺:困於水。《書·益稷》:“洪水滔滔,浩浩陵襄,下民昏墊。”唯唯:恭謙稱是。
禦極:猶登極,謂皇帝即位。
恢圖:擴大版圖。恢:擴大。
圉:邊境。
艾山及其傳說
艾山位於連防鄉和邳城鎮交界處,自西向東有小茅山、石屋山、長山、薄葉山、吊死山、鬼艾山主峰、團頭山、尖頂山、虎皮心等9座山頭,有“九頂艾華山”之說。方圓20餘平方公裏。艾山主體4.4平方公裏。海拔197.2米,為邳北最高山脈,當地有“艾山出雲,不要問神(必定下雨V’的說法。東南麓有平坦的黃土高台,麵積一畝餘,稱“聚仙台”,台上原有碧霞宮,傳為三國時徐庶隱居處。解放後坍塌。北麓洞石溝、仙人洞、仙人湖,風景秀麗,頗具景觀。湖區經整治,湖麵2萬平方米,容量1.5萬立方,湖中建人工島,有拱橋可通。湖東側曾發掘出方磚、大瓦、青銅器及古錢幣等地下文物,傳為艾王城遺址。據《邳誌補·沿革》載,東魏,武定八年置艾山縣,隸屬武原郡。後入北齊,至北周大象元年始廢。該誌古跡亦載:“艾山廢縣,在艾山東北裏許,距今城六裏。魏縣,周廢。今微有城跡。”艾王城當係艾山縣治所遺址。另外,山上有劉林,傳為進士劉鏞墓地;蹭馬石,傳為清時張莊(今連防鄉內)人武將張旺蹓馬處;黑風口,傳為唐大將蔣禮東征與敵人激戰處;長山古圍牆,傳為撚軍與清兵交戰處;洞石溝周圍建有廟宇多處;玄帝廟,明萬曆十九年重修;玄帝玉皇廟在艾山後;興龍寺,明弘治九年建,在艾山後(俱見《邳州誌·古跡》)。溝西南山坡有仙人泉,水質甘甜,泉邊草木冬青不枯。白水泉,水色呈乳白色,可飲。溝裏六道塹,深邃清幽,冬暖夏涼,四季如春。
傳說,艾山每六十年長出一次神艾。這種艾可以治療百病,尤以治惡瘡、眼疾及外傷有奇效。古時山腳下住著一家窮苦人家,家中隻有母子二人。母親勞苦大半生,六十多歲瞎了眼,靠兒子打柴養活。一天,兒子上山去打柴,被當地財主打得遍體鱗傷,暈倒在地不省人事。直到天傍黑才蘇醒過來。他揉揉眼睛站起來一看,身邊長滿齊肩的艾棵,就順手捋了一把艾葉去擦傷口。等到渾身擦過了,就覺得清醒了許多,疼痛也減輕了。他急忙趕回家去,剛到家中,卻發現傷口全好,一點也不疼了。他連忙把這件事告訴母親。母親驚喜地說:“我兒,那是六十年才出一回的神艾啊!神艾能治百病,早知道你帶些來家多好啊。”這時兒子才發現手裏還握著半截子艾根,原來是他回家時隨手拔下的一棵艾,一路抽打著玩,隻剩下半截了。母親聽兒子一說,連忙讓兒子趕快用水煎熬了給她治眼。誰知隻洗了一次,母親的眼忽地睜開了。母子倆喜出望外,連夜焚香祝告山神,保佑他們母子倆能采到神艾為鄉親治病。第二天剛麻麻亮,母子倆跑到山上一看,神艾早已無影無蹤了。
附:
陳元鳳《聚仙台記》
邳北艾山,邦之鎮也。山東南一角,彎曲三麵如環,缺其南麵似玦,而台獨穹窿①聳峙於其間。餘家於山之西,不越三十裏。道光甲午九月之抄②,適往遊焉。遂詔門徒王作泰、王興祥等及兒子為誠、姪孫得中,聚而誦讀於斯。道士杜來曉,字洞明者,居此四十有三年,修敬起廢,創立廟廡③,又遷碧霞宮於台之北。前後相望,蔚為壯觀。由是墾田數十畝,種樹數百林,並農兼圃,老而彌篤。一日,斫④藥煮酒,酌餘而言曰:“吾始居石城崮,既隱龜蒙,日參同契一卷,有學仙誌。迨締造經營而誌漸隳⑤。且碑碣無存,不知仙名何指,益自赧也。”餘曰:“不然。秦皇漢武謂神仙可致,即不死之藥可得。桂觀香銷,銅盤露冷,不必邀群仙一聚,而況於此台與?且山之西數裏,則黃石屹然,吾不知子房尚伴赤鬆子遊否。又西數裏,則王母翠⑥起,吾不知瑤池高會,眾仙依然在否。夫仙猶水也。何在非水?亦何在非仙?掘井求東而曰水,專在是,可乎?抑謂水不在是,可乎?今子也,雪冷誦經,雲深采藥,植桑蘖於穀口,辟蹊徑於桃源,則子仙矣。吾徒忍凍聽泉,枕雲看月,誦聲起而穀應,嘯箱遠而山鳴,則吾徒仙矣。負薪者歌,驅犢者和,則童叟仙矣。鳴者樹杪,吹者雲中,則雞犬仙矣。會心處不在遠,仙乎,仙乎,所稱小蓬萊,殆不是過。”洞明囅然頤解⑦,於是洗盞更酌。作⑧而曰:“吾過矣,吾過矣,台耶?仙耶?聚耶?曉人不當如是耶?”時則雲破月來,參橫鬥轉⑨,手撥寒灰;重熱海南⑩,坐聽鬆濤謖謖,悠然無盡,頓覺別有天地,超然作塵外想也。坡仙詩有雲:“偉哉造物真奇縱,禝土摶沙為此弄。”勝境無在不有,其所以舒乎磅礴鬱積之奇者,天壤之間,夫豈有所選擇耶”爰欣然舉爵,振筆書之,以表其奇,並以告近此台而不知者。甲午孟冬記。(摘自《邳誌補》)。
注:①穹窿:圓形屋頂。
②杪:樹木之末梢。引申為年月季節之末尾。
③廡:堂周的廊房。
④斫:本義為大鋤,引申為砍。
⑤隳:毀壞。此指灰心。
⑥崒:高峻而危險。
⑦囅然頤解:開口大笑。囅,美。頤,麵頰,下巴。頤解,即解頤,大笑,歡笑。
⑧作:站起身。。
⑨參橫鬥轉:實為人觀看星的角度有變動。參和鬥,俱星名。古人認為星的位置變動,有夜深之意。
⑩海南:似應指酒,查無據。或係訛誤。待查。
謖謖:挺勁有力。此指鬆濤聲音很大。
攫土摶沙為此弄:女媧氏摶土做人。弄,做。
爵:古代的酒杯。青銅製。有流,柱、扳和三足,用以盛酒和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