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白山:指東北三省。因境內有黑龍江、長白山。
富貴:牡丹有富貴花之稱。招魂:楚辭篇名。內容諷刺楚王宴安淫樂誤國。陽九:古代術數家的說法。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初人元一百零六歲,外有災歲九,稱為“陽九。”用以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眇叟:瞎老人。指漢奸齊燮元。任偽華北臨時政府治安部總長。因有目疾,人稱“齊瞎子”。
胤:後代,漢胤指中華民族後代。
近衛:即近衛文麿,日本首相(1937~1939,1940—1941)任內發動侵華戰爭,與德、意簽訂《三國軸心協定》,向蔣介石提出“和平”條件進行政治誘降,即所謂近衛聲明。對內頒布“國家總動員法”組織“大政翼讚會”建立法112西斯新體製,日本投降後,畏罪自殺。
中將秉鈞衡:東條英機擁有重要權位。中將,即東條英機,日本戰犯。“九一八”事變後任關東軍憲兵團司令官。1940~1941年任陸相,積極主張擴大侵華戰爭和準備對英美戰爭。1941年10月組閣,兼陸相、內相。12月發動“太平洋戰爭,又兼軍需相和參謀總長。1944年7月下台。日本投降後自殺未遂,不久被捕,經遠東軍事法庭判處絞刑。鈞,古代重量單位之一,三十斤曰鈞。衡,秤。衡具。如權衡得失。秉鈞衡,負有重大決策的職權。
飲馬:即“飲馬長城窟”之簡略,長城旁邊有水,可以飲馬,樂府有《飲馬長城窟行》,描寫女子思念遠征丈夫。飲馬到東京。指遠征到日本東京。
犁庭穴盡掃:即犁庭掃穴。原為“犁庭掃閭”,謂平其庭以為田,掃蕩其閭以為墟,比喻滅亡其國。
幹城:見《質廬詩草》注。
徒信他人有救兵:徒然相信別人說有救兵來援。指期望“國際聯盟”的仲裁。
東瀛:東海。劉禹錫《漢壽城春望》詩:“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後稱日本為東瀛。
劉仁航《東方大同學案》
劉仁航(1884~1938),又名登瀛,字鏡如,號靈華,邳縣官湖鎮西坊上村人。天資聰穎,9歲應童子試,補為麇膳生。後相繼考人徐州中學堂、南京高等學堂、上海廣方言館、兩江師範學堂。卒業後在蘇州、上海、南京、徐州等地執教,任邳縣勸學所總董兼視學、省立徐州第七師範學校校長。民國五年,因支持學生反對軍閥張勳,避捕潛往日本。翌年回國任江蘇省視學。閆錫山慕其才聘為督軍府參議,因不滿閆的為人,拂袖離去。北伐初,顧祝同委以中將參議,他無心政事辭不就職。中年信佛,去印度研究佛學。回國後定居上海專心冶學。民國二十六年,淞滬戰起,懷憂國憂民之心赴武漢,在八路軍辦事處受到周恩來接見。翌年去重慶,船至宜昌江麵,遭日機轟炸遇難。有《東方大同學案》、《孔學辨惑》、《印度遊記》、《佛教理論叢書》、《翼集》、《自然課餘談》等30多部著作行世。
《東方大同學案》是劉仁航的代表作,內容包括孔孟大同小康學案、老莊自然學案、楊子兼利學案、墨子兼愛學案、耶穌愛人學案和佛學福慧園滿學案等6卷。其中孔孟大同小康學案,集中體現了劉仁航的思想觀點和主張,其餘各卷,則是大同理想的申說和論證。茲分述之。
一、大同小康學案
所謂“大同”是指《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儒家理想社會。在這種大同社會裏,“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謂大同。”指的是堯舜時代。大同社會的主要特點是“公”,思想基礎是“自治”。怎樣才能做到自治?“為仁由己,君子求諸己”(《論語》)、“我無為而民自治”(《老子》)、“修身則道立”(《中庸))。劉氏認為:“講自治必須從個人身上道德做起,大而世界,小而一國一省一縣一村一個家族。莫不由他一群人民自己造業自己受,自種田自食果。人人自治,就可以無為而治。”“不須聖主,天下自治漢書“藝文誌》顏師古注)。這種大同社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劉氏援引《易經》、《禮記》、《論語》、《孟子》關於夏商時代“平權”、“均利”學說為依據,歸納大同社會人民享有十九種權利,即:無費用住宅權(五畝)、無費受田權(百畝),成家娶妻生子權(八口之家)、穿綢食肉權(樹桑、五母雞、二母彘,老者可以衣帛食肉)、養老權(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喪死葬埋材用權(族墳墓使民相葬埋,墓大夫掌邦墓之地域)、公有山林花園權(文王之囿方七十裏)、工商免關厘稅權(關市譏而不征)、公共食魚權(澤梁無禁)、窮民殘廢公養權(鰥寡孤獨民之窮而無告者皆有常餼)、及時男女無禁權(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自治民兵守望權(鄉田同井,出入相反,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百姓親睦)、國民參政集會議事權(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刑罰公判權(司寇、司刺掌三剌之法:一刺訊群臣,再刺訊群吏,三刺訊萬民)、公共升學從政權〔設庠序學校以教之,論定然後官之)、凶荒殺用、通財、均食權(倉人掌粟入之藏,辨九穀之物以待邦用,有餘則藏之,以待凶而頒之〕、公共醫療免費權(天府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公共遊曆食宿免費權(地官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惠,鄉裏之委積以恤民之艱隕,門關之委積以養老孤,郊之委積以待賓客,野鄙之委積以待羈旅)、樂舞同樂大會權(王與民同樂)、人民革命大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取彼凶殘)。大同社會人人享有權利,如果達不到,非革命不為成功。夏桀和殷紂暴虐百姓,侵犯了公眾的權利,失去民心,是眾人的公敵,所以湯放桀,武王伐紂。群眾起來打死他們是公義,所以稱“革命”。
在論述大同社會之後,繼之小康建設。小康是以“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的社會,其特點是“私”。在這種社會裏,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及世(貴族世襲)以為禮,城郭溝渠以為固,禮義以為綱,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裏,”指的是禹湯文武成王之治。劉氏認為從禹家天下的出現開始,“大人及世”就有了階級管理之事。立井田、裏黨,製君臣父子夫婦之禮,是為了防止逾越。但結果,“謀(詭詐兵機)由此而作,而兵由此而起。”由此可見,大同尚公,尚德治;小康尚禮,尚帝治,是德之衰,不過這種小康社會比起衰亂之世還好一些,“隻能將將就就地過日子”,而這種小康社會是孟子肯定的。故劉氏有孔大同孟小康之分析,他認為“孔孟要道綱領在禮運大同一節與孟子五畝之宅一節。餘與此合者即真孔孟;與此不合,徒以空名桎梏愚人,為梟雄利用,盡是膚語。”
在分析古大同學的基礎上,劉氏提出新大同學大綱:一、新物質世界,主張充分利用科學,興造機器,發明新物質,完全征服水陸空自然界;二、新人種世界,用優生學配合優美男女,擇良去劣;三、坤化世界,抑男權,更建新母性文化,根本斷絕殺機;四、美藝世界,獎勵藝術,成為美的世界,成為樂變化的天上境界;五、諸天物質交通世界,用科學與各星球交通,一如昔之闢新美洲然;六、即身實現仙佛世界,人皆成仙佛,與十方(《阿彌陀經》十方淨土)交通。如何實現新大同社會,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重視食、衣、住、走四種文明養人物質之進步,而非今之殺人物質。但解決人類生活問題,如以家族為單位,不適於進化,必須按機器能力合於經濟的組織團體,令普通堪勞動的男女公同做生產工作。”他提出興辦機器的辦法:一、派學生赴歐美學機器;二、延名匠來華大興製造;三、男女合大群,廢一切團體之私有製度;四、製定生產分配政策,視各地實際而異,原則是重生產,輕分配,重柔性(男女同工)達到保證團體公同生活之堅固,各取所需,不必為己。
為了實現新大同學六綱,劉氏擬定《大同實現方略》,規劃第一步普遍設立大同模範新村,由點及麵推廣。他在山西辦一個洗心社,研究土地、工廠、商店、銀行等收歸公有和人民公養的辦法。在調查區內戶口、產業的基礎上,實行“四強法”。即:強迫職業,立農場,無業者做工;普及教育;興辦慈善事業,收老弱廢疾者養之;發展公益事業,如辦醫院、建花園、築道路等。對遺產收重稅,值十征九。禁止繼承權,姊妹均分。以佛門發願布施方法,把所有家產完全充公。他自己於民國八年發布籌設大同村福田院願文,把僅有的11畝土地變賣,全部分散給窮人,以此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