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價甫詩稿》選注]
南中雜感
(其一)
道愈沉淪法愈苛,弱為強食複雲何。三年暴政驚心魄,萬裏蜚聲①宸耳過。
虎踞石城朝偽主,雞鳴古寺現真魔。蒼天不計蒸民②苦,泣向東風血淚多。
(其三)
風聲鶴喚③起南中,眾叛親離技已窮。洛水征帆分上下,汴州戎馬自西東,
神奸④岜怕千夫指⑤,亂賊何妨一世雄。星火燎原末日近,黃昏漸掩夕陽紅。
述懷
學書學劍⑥總無成,背井離鄉又罷耕。五次間關⑦留粵漢,十年國事寄津平。
方期華夏騰輝錦,孰料生民盡苦兵。假使他年同借箸⑧,或教秕政入修明。
彭城即事
終年犖鼓⑨震荒城,壤往熙來九是兵。西望太華騰殺氣,東觀海俗滿連營。
山河未改風雲變,上國依然虎豹行。但使興師能靖難⑩,吾民不複憚長征。
南中雜感
遲留滬海避煙塵’起伏新潮勝似真。度勢審時能遠過,通權達變即知仁。
江天烽火催人老,世亂離多未遇春。休仗雷霆壓眾口,由來三戶足亡秦邊。
南中雜感
名器尊嚴惜濫觴…頻年巨禍起蕭牆。昔時締造逢龍虎,此日分崩雜大羊。
戰士從征挾綠鬢,將軍臨陣倚紅妝。妙齡選罷財源盡,未上鹿台?已兆亡。
南中雜感
逆流孽水鼓餘波,日暮江東喚奈何。四海舉兵清妖患,八方仗劍掃群魔。
貪殘自古遭天遣,怙惡終須陷網羅。惟見迴光重返照,夕陽雖好已無多。
辛未遣懷
寄跡燕雲十度春,無心富貴豈憂貧。隻緣世運多艱阻,慚愧疏庸懶問津。
滿地烽煙添戰壘,頻年戎馬動京塵。江鄉庚氣高千丈,狐鼠憑陵氣又伸。
哭韓烈士複炎
幼懷大誌挽乾坤,蘇皖群雄隸一門。誓死不辭爭解放,殺身報國始稱尊。
忠照日月英風在,義重山河正氣存。一別申江成永訣,每當風雨哭黃昏。
讀十九路軍將領通電有感
抗敵孤軍聲譽隆,旌旗照耀海天空。三旬苦戰摧強虜,九仞艱難惜簣功。
壯誌足昭新日月,堅持猶見舊精忠。融合血淚成通電,熟令將軍悵未窮。
滬戰有感
太息國門久洞開,無情炮火自東來。繁華市麵成灰燼,錦綉山河日漸摧。
滿眼妖氛彌宇宙,當頭殘月照.。神州從此悲黃禍,鼓角聲中字字哀。
壬申春感懷
茫茫大地鎖煙塵,憶到興亡各有因。念栽相煎元氣喪,千秋國恥罪何人。
龍蝶龍踞方多難,狗苟蠅營向曰親。黑水白山淪陷後,問心何以對吾民。
中山公園看牡丹
霞染粉雪勝臨芳,排列東風鬥晚妝。豔麗殊堪誇國色,嬌燒無似許稱王。
遊蝶結隊難沾染,怨蝶紛飛觸遠香。鼙鼓聲中容易老,可憐富貴伴殘陽。
浪淘沙
東亞正黃昏,別類分門。強權在握即稱尊。敗寇成王全是暴,公理何存。
荊棘滿乾坤,到處啼痕。腥風血雨灑江村。洗劫方興猶未艾,誰與招魂。
丁醜難民歌
盧溝夜半傳刁鬥,千家萬戶齊奔走。扶老攜幼哭路側,紅顏經宿成白首。身命外,無所有,逃往何處能持久。倉皇失措無主張,水漿連日不入口。投親威,奔朋友,形容狼狽不遍醜。尚餘多數無可奔,身臥道旁頭倚柳。逢大劫,逢陽九,生命遠不如雞狗。寅夜荒郊去子女,驚駭奔走失良偶。乘火打劫土棍多,知道各家無人守。登堂入室似主人,值錢物件掠到手。村莊之內煙火稀,善良逃去隻剩莠。傳說某家同遇難,又聞一彈貫兩叟。血染郊原碧草赤,屍骸堆積填淵藪。村落無健者,偶然遇老朽。詢及遭難日,揮淚說丁醜。萬般皆有因,變亦起得陡。君不見九一八後遍煙塵,鐵蹄到處即喧賓。良田強占作機場,盧溝咫尺有駐屯。戰端開後兩京陷,無數孽物向日親。選臨時,設維新,居間俱是基中人。內有領導一眇叟,髑髏形象最逼真。清晨還在楚,傍晚即歸秦。敏似狡猱能升木,骨頭軟了易屈伸。乞憐異族求富貴,顛倒華北苦吾民。盡量賣,難分均,寡廉鮮恥無人倫。蒼天若是存漢,恐怕那齷齪鼠輩難容身。
倭寇侵華紀事
兩國原無釁,遽興通國兵。吞並我東省,淪陷我名城。白骨如山積,血流似海傾。預計三月戰,欲迫城下盟。驕氣橫無阻,侵華太不情。人道競不講,競敢逆天行。雅子逼臨陣,老弱命遠征。灑淚辭鄉土,死亡目不瞑。永為異域鬼,為誰作犧牲。侵略由公認,環球早定評。頑強終不悟,見利抵死爭。國家拚孤注,一擲論輸蠃。內政早棘手,外交辦不通。財源早枯竭,軍事功無成。夜郎還自大,毫不知輕重。暴戾無所忌,殺戮惡貫盈。戰端甫一載,方針驟變更。野心終難施,促使倡和平。傀儡遂登場,時聽叫囂聲。提攜假親善,欺人兩共榮。心勞力益拙,舉步滿榛荊。近衛閣已倒,中將秉鈞衡。一身兼三相,千古未嚐經。國內人才盡,掙紮作悲鳴。試看末一幕,飲馬到東京。犁庭穴盡掃,東亞放光明。
壬申感事
養兵為國作幹城,大敵當前誰去征?百戰河山成破碎,萬民義憤總難平。
強權世界無公理,徒信他人有救兵。惟問炎黃眾子弟,可能飲馬到東流?
注:①蜚聲:怪獸之聲。此指官吏橫行。蜚,古代傳說中的怪獸。《山海經):“太山,上多金玉楨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
②蒸民:民眾。蒸,通丞,眾。《列子·仲尼》:“立我丞民。”
③風聲鶴唳:東晉時,秦王符堅率眾號稱百萬,列陣淝水,謝玄等率精兵八千渡水擊之,秦兵大敗,皆以為王師已至。事見《晉書謝玄傳》。後因用來形容驚惶失措或自相驚擾。
④神奸:指鬼神怪之物。《左傳·宣公三年》:“遠方圖物,資金九牧,鑄具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後亦用以指老奸巨滑。
⑤千夫指:即“千人所指”,《漢書·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指受眾人指責的人。
⑥學書學劍:《史證·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粱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此指舊知識分子自謙語。
⑦間關:曆盡道路艱險。
⑧借箸:《漢書·張良傳):“鄹生來行,良從外來謁漢王。漢王方食,曰:‘客有為我計撓楚權者’。具以郾生計告良……良曰:‘請借前箸以籌之。’”箸,筷子;籌,策。後因以“借箸”比喻代人策劃。
⑨鼙鼓:古代軍中所擊的小鼓。
⑩靖難:謂平定叛亂。
三戶足亡秦:《史證·項羽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名器:《史證·周本紀》:“西周,故天子之國,多名器重寶。”此借指國家。
濫觴:本謂江河發源之處水極淺小,僅能浮起酒杯。《孔子家語·三恕》:“夫江始出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王肅注:“觴,可以盛酒,言其微。”後以此喻事物的開始。
蕭牆:門屏。《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季孫把持魯國朝政,將伐顓臾,孔子以為季氏之憂在內部。後因稱內亂為“蕭牆之禍”。
鹿台:古台名,故址在河南湯陰朝歌鎮南,殷紂王所築。紂王與周戰,失敗後,登鹿台自焚死。
戻氣:反抗的勢力。戻,乖張,暴戻。《荀子·榮辱》:“猛貪而戻。”引申為違反。
狐鼠:即“城狐社鼠”,比喻倚勢為奸的小人。
簣功:即“功虧一簣”,比喻一件事隻差一點未能完成,有惋惜之意。《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簀,盛土具。
精忠:嶽母在嶽飛背上刺“精忠報國”以勵其誌。
太息:歎息。
相煎:曹植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比喻兄弟相迫。此指國民黨對共產黨的迫害。
龍蟠虎踞:“皤”亦作“盤”。形容地勢雄壯險要。特指南京。《太平禦覽》有“鍾山龍盤,石頭虎踞”之語。
狗苟蠅營:即蠅營狗苟。象蠅一樣營營往來,象狗一樣苟且求活。比喻不顧廉恥,到處鑽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