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所遷徙
下邳作為國、縣、郡、軍、州治所在下邳故城址,即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東約三裏處。金時於今古邳鎮處築城。清代遷至今江蘇省邳州市邳城鎮處另築新城。
古下邳城邑築於何時無可考。戰國時齊封鄒忌於下邳,至秦建下邳縣,其治所在睢寧縣古邳鎮東三裏處。其規模初無可考,《宋武北征紀》始有記載:“下邳凡三重,大城周十二裏半(寰宇記曰十裏半),其南門曰白門。中城周四裏,呂布所築。又有小城,周二裏許。城西有一小城,周二百四十步,相傳為石崇作築。”是為下邳故城。
金時因原城址地勢低窪,於天會七年(1129)在下邳故城西三裏即今古邳鎮處另築下邳城。至明洪武十三年(1380),衛指揮王恒就原有土城基泇磚。城周五裏二十步,築有三個城門:北門名“鎮北”、西門名“通沂”、南門名“望淮”。正德七年(1512),知州周尚化複築西北、東南兩隅,建三座城樓;南名“皇華”、東南名“永康”、西北名“金勝”。清康熙七年(1668)六月地震,七月黃河決口,城陷於水。是為舊邳城。
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州孫居惿用帑銀(國庫銀)四萬三千兩在艾山之陽(今邳州市邳城鎮址)另築新邳城。新城北枕洪福山,東有武河(即今城河),南、東、西三麵掘深池護堤。周長五裏十三步,高二丈八尺。下基寬七丈,上寬一丈八尺。土牆外用磚梵成,築有樓雉一千五百一十一個,鋪堡三十座。城門四個:東名“先春”、南名“來薰”、西名“迎爽"、北名“拱極”。是為新邳城。
曆代封爵
商代至唐朝,境內下邳、武原、良成有王、公、侯、子等封爵。其體製,商、周無考,漢封給土地為食邑,唐初僅食租稅,以後僅有封號。前後共封國22次。其中王爵5人、公爵3人、侯爵13人、子爵1人。
商代邳為諸侯國,河亶甲時(約公元前十五世紀)因叛周為彭伯所亡((左傳》、《竹書紀年》)。
周時,武王複封奚仲之後於邳。境內將良國(即良)為少昊氏世國,後亡為吳邑(《左傳》、《路史》)。
戰國齊威王二十二年(前335),齊封成侯鄒忌於下邳(《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封韓信為楚王於下邳。次年廢。同年,封功臣衛怯為靖侯於武原。後其子寄為共侯,其孫不害嗣為侯,皆襲爵。不害因罪免。五世裔孫複襲爵((漢書·高祖紀及功臣侯表》)。
孝武元封四年(前107)封代共王子劉罷軍為武原侯,後因罪免。太初元年(前104),封功臣公孫賀為葛繹侯。其子敬聲襲爵。後因罪除((建元以來侯者表》)。
昭帝始元五年(前82),封魯安王子劉文德於良成,為頃侯。其子舜為共侯、孫原為厘侯,裔孫元為戴侯,皆襲爵。至五世絕闌。
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封明帝子劉衍為惠王於下邳。其子成為貞王,孫意為湣王,裔孫宜為哀王,皆襲爵。桓帝延熹二年封功臣徐璜為武原侯,封邑五千戶。同年,封功臣周永為鄉亭侯於高遷(《後漢書·下邳王衍傳、縣侯徐璜傳及桓帝紀注》)。
三國魏黃初三年(222),晉封武帝子曹宇為下邳王。明帝太和六年(232),改封為燕王,累增邑五千五百戶。文帝初,晉封功臣臧霸為良成侯,封邑三千五百戶。其子艾、孫權襲爵(《三國誌·本傳》。
晉武帝泰始元年(255),封獻王孚子司馬晃為下邳王,封邑五千一百七十六戶。後別封晃子司馬綽為良成縣王(《晉書·本傳》)。
南北朝宋泰豫二年(473),封功臣垣崇祖為下邳縣子,封邑七百戶〔《齊書·本傳》。同年,封功臣安原為武原侯(《魏書·安周傳》)。魏太祖時封功臣來初真為武原侯。其子大千襲爵(《魏書·來大千傳》)。太常中,封功臣費峻為下邳公(《魏書·費於傳》)。
隋文帝時封蘇綽為邳國公,封邑三千戶。其子威襲爵(《晉書·本傳》。封李直為歸政縣侯(《隋書·李穆傳》。
唐貞觀十三年(639),晉封功臣長孫順德為邳國公(《唐書·本傳》)
農民起義戰事
“邳當南北之衝,自古用兵必爭之地也。”(《邳誌補》),曆史上,楚漢、三國、南北朝、五代、宋金等幾次大分裂,邳州皆有兵燹之災。境內泗水、運河、沂河經常泛濫成災,明清尤甚。先後發生重大水災76次,州城四次陷於水,治所屢遷,民間常出現“村落為墟”、“麥禾漂沒”的慘況。泇上封建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邳州人民不堪為命,聚眾奮起反抗者代不乏人。
早在殷商時期,邳國奴隸不堪暴政,曾於外壬元年與銑國奴隸聯合反抗商王朝,被彭伯鎮壓,迫使邳國多次遷徙。
秦漢之際,在陳涉起義影響下,下邳百餘人,在張良率領下從沛公軍(《史記·留侯世家》)。
漢景帝時,吳楚七國反。下邳3萬人在邳人周邱倡導下,隨吳王濞北略城邑(《漢書·吳王濞傳》)。新莽之世,青、徐、荊、楚之間數萬人聚眾反抗朝廷(《漢書·五行誌》〕。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軍據下邳,邳人景從,將下邳國王劉意趕走,後為陶謙擊破。初平四年(193),下邳人闕宣聚集數千人起義,闕宣自稱天子,後亦被陶謙鎮壓(《漢書·陶謙傳》)。
南北朝時期,梁中大通二年(530))春,東徐州(即下邳)民呂文欣、王赦等殺死剌史元大賓,據下邳起義。後被行台都官尚書樊子鵠討平(《通鑒·孝莊紀》)。
隋大業十年(614),在各地農民起義影響下,邳人盧明月聚眾10餘萬人據下邳起義。齊郡通守張須陀率兵圍擊。明月堅壁峻壘抵抗,須陀不敢輕進。後糧秣將盡,須陀欲引兵去,恐明月追擊,乃召集精銳士兵千餘人,由秦瓊、羅士信率領突襲盧營。明月閉城堅守。秦瓊登城樓拔旗,重兵擁進。義軍大亂,明月棄城走,被張須陀擊潰(《隋書·秦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