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波波夫的圓形軍艦設計圖紙連同模型在彼得堡的全俄展覽會上展出。這一展出,輿論嘩然,社會各界對這圓形怪物均表不滿。可是海軍部卻力排眾議,不但迅速批準了波波夫的設計,而且竟規劃建造這種怪艦10艘。

1871年底,世界上第一艘圓形軍艦“諾夫戈羅德號”問世了。艦上裝有6台蒸汽機,共8台蒸汽鍋爐,裝有2門280毫米口徑的重炮,艦身裝甲厚達70毫米,排水量為2500噸。這樣重的軍艦吃水僅3.8米,就靠那個直徑為30.8米的圓形艦身來支持。

不久,又製成了第二艘怪艦,它比第一艘更大。艦上裝了305毫米口徑的重炮2門,裝甲厚至75毫米,排水量為3550噸,吃水4.1米,艦身直徑達36.6米。這艦艦原名“基輔號”,為紀念發明者,後易名為“海軍中將波波夫號”。

兩艘軍艦落成後,即加入到黑海艦隊序列中去。它們每到一處港口,幾乎都會引起轟動,就像本文開頭提到的那樣。它們的名聲傳到國外,不少歐美的海軍官員和造船專家大為詫異,還特地趕來參觀、考察。

不過,非常遺憾,人們的青睞無法掩飾圓形軍艦的缺陷:它的航行性能極差,不易操縱,如在寬闊的內河裏行駛,上水倒還湊合,下水就很難控製,水速快的地方還要打起轉來。到海洋裏去就更不行了,如遇大的波浪,一般的軍艦可以調轉艦頭,使之朝波浪湧來的方向騎波而行以減少側晃,而它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常在波濤中亂晃,使體質最好的水兵也吃不消,人人都把到圓形軍艦上服役視為苦差事。那麼,錨定在海上,作為海上流動炮台使用如何呢?也不行。由於它圓形平底,稍有海浪衝擊,艦身就會蕩來蕩去,嚴重影響射擊精度。後來,竟連艦長都成了問題——他們在軍校裏未受過操作這種怪艦的訓練,沒人敢接受艦長任命。說到底,一句話:這圓形軍艦除了給人看稀奇外,一無用處。當然,原先要造10艘怪艦的計劃也就此中止了。

事後,人們是這樣評價這項不成功的發明的:首先是海軍部的3條原則十分荒謬;其次是波波夫也頗荒唐,雖說這發明滿足了三原則,可那東西不能打仗隻能看,又算什麼軍艦!這可稱為在外行指導下由外行進行的發明,其後果如此實在是意料之中的。

“水變油”發明鬧劇

1997年11月份,在中國科技界和新聞界的一些報刊上報道了一條消息:14日,哈爾濱中級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王洪成10年有期徒刑。

王洪成是什麼人?他的判刑為什麼會成為新聞?他的判刑為什麼會引起中國科技界的注目?

這話,要從14年前說起。

14年前的王洪成是哈爾濱市公共汽車公司的一名普通司機,他養過豬,學過木匠。在1984年,他又成了科技發明家。那時的中國崇尚知識,尊重人才,全國上下都在熱切地追求科技知識,也確有不少過去錯過了學習機會、學曆不高的人自學成才,做出了成績。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學曆不高的王洪成能成為一名發明家並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他的發明太偉大了,令許多親眼目睹的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隻要在一盆清水裏加入幾滴神秘的液體,那盆清水居然就變成了可以熊熊燃燒的油,可以開動汽車在馬路上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