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家電下鄉政策(1 / 2)

家電下鄉政策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是財政和貿易政策的創新突破。為了順應農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運用財政、貿易政策,引導和組織工商聯手,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特點、性能可靠、質量保證、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並提供滿足農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後服務;對農民購買納入補貼範圍的家電產品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以激活農民購買能力,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

一、政策解讀

以往對農民的補貼主要側重於生產,而家電下鄉是對消費環節的補貼,隻有農民購買了家電才給補,直接拉動消費。家電下鄉利用財政政策杠杆,引導生產企業設計、開發、生產適合農村消費的產品,完善售後服務,同時引導經銷商健全農村家電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實現了財政政策與生產、貿易政策的結合,利民、利企、利國,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這是這項政策的創新所在。

家電下鄉政策的實施也經曆了由試點到逐步推廣的過程,2007年12月開始,在山東、河南、四川三省進行了家電下鄉試點,對農民購買彩電、冰箱(冷櫃)、手機3類產品,按銷售價格的13%給予財政補貼;2008年12月起,試點範圍擴大到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陝西等12個省(區、市),補貼產品增加了洗衣機;2009年2月起,家電下鄉工作在全國展開,增加了摩托車、電腦、熱水器、空調四類補貼品種。

目前,家電下鄉各類產品都有最高限價,家電下鄉產品的中標價格是每個型號產品的最高限價,企業可以按中標價格銷售,也可以根據成本變化及市場供求調低售價,但售價不能高於中標價格,這是家電下鄉的一項基本規則。2010年將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各類產品的最高限價,一部分較高性能型號的產品可以納入家電下鄉產品範圍。

任何一項新政策的設計與實施,都要有一個完善的過程,尤其是政策實施環境與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家電下鄉政策實施的範圍不斷擴大,品種大幅增加,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日益加深的新形勢,以及家電下鄉執行成效日益顯現的工作情況,作出的果斷決策。

二、認清標誌

進入家電下鄉範圍的家電企業以及生產的家電產品都是經過了嚴格的篩選,目的是把質優價廉的家電產品送到農家,讓農民得到真真切切的實惠。在選購家電下鄉產品時應認清家電下鄉產品標誌,保證家電質量。

為了便於農民識別,商務部、財政部特別製定了家電下鄉產品標識。購買者應事先了解家電下鄉政策,確認家電下鄉產品型號、最高限價和銷售網點名單。到懸掛有“家電下鄉指定店”標牌的銷售網點購買家電下鄉產品。

家電下鄉產品外包裝的正前麵(手機的包裝為正上麵即頂部)印製家電下鄉中標產品標識及“財政部、商務部家電下鄉中標產品”字樣;洗衣機、彩電、冰箱(冰櫃)外包裝的左側麵右上角印有家電下鄉產品說明,手機的外包裝在正前麵印有家電下鄉產品說明;家電下鄉產品使用說明書封麵左上角增加家電下鄉專用標識及“財政部、商務部家電下鄉中標產品”字樣,右下角粘貼有“家電下鄉產品標識卡”;購買者可在所在省、自治區、市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指定的銷售網點購買家電下鄉產品。為了便於農民更好的識別家電下鄉指定銷售網點,商務部、財政部專門製定了統一的家電下鄉銷售門店標識,銷售網點應在明顯位置懸掛,並張貼統一的家電下鄉產品公示欄和農民購買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