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人高瞻遠矚,在被動轉移的環境中,仍然胸懷大局,采取了軍事與政治並重的策略,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的聰明才智,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的有機的辯證的統一。
三、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強大精神支柱。今天,我們重溫紅軍長征的曆史,既是為了紀念過去,又是為了總結曆史經驗,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更好地開創未來,在改革、開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長征中建功立業。我們的時代、我們麵臨的形勢、我們的任務,要求我們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並賦予長征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我們認為,當前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應當從以下方麵予以把握。
第一,用正確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和團結人民。
崇高遠大的理想和信念是長征勝利的保證,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證。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首先應當繼承和發揚對革命理想的堅定信仰和執著追求的精神。
民族要發展,要有民族精神,時代要進步,要有時代精神。用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團結教育人民,必須把以科學理論武裝人的任務,始終當成精神文明建設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要引導人們正確認識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認識國家的命運和發展前途。要堅持不懈地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抵禦腐朽的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文化的侵蝕,要加強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讓群眾尤其是青年懂得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個人利益要在國家、社會的發展中得到實現,絕不允許那種損人利己、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爾虞我詐等錯誤思想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泛濫。隻要我們堅持鄧小平理論,就一定能夠奪取更大的勝利,把一個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生機勃勃的中國帶向21世紀。
第二,樹立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積極工作,敢於勝利,勇於開拓,一往無前的開拓精神。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是比長征還要宏偉和艱巨的事業,是涉及到各個方麵、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巨大創造性工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需要我們全黨和全國人民去探索、開拓、實踐。前進的征途上問題、困難很多,如果我們沒有敢於勝利、不屈不撓、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毛澤東同誌曾指出:“在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想不經過艱難曲折,不付出極大努力,總是一帆風順,容易得到成功,這種想法,隻是幻想。”為長征精神所哺育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一定會滿腔熱情地投身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第三,注意加強高度的政治性和嚴格的紀律性。
黨的性質和任務,要求黨必須是一個團結、堅強、富有戰鬥力的組織。黨的強大力量既來自全黨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的思想統一,也來自全黨高度的組織統一。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曆史進程中,社會變革十分深刻,社會問題十分複雜。要保持我國經濟和社會比較平穩地發展,黨不僅要有一條正確的路線,而且要有嚴明的紀律。隻有加強黨的政治紀律,才能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才能保證改革開放按照既定的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避免出現混亂現象。
加強黨的政治紀律性,就要遵守黨章中規定的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紀律。江澤民同誌指出:“我們講加強政治紀律,最基本的就是要遵守黨章,按黨章的規定去做。”對此,每一個黨員,包括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必須嚴格遵守。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和行動上的高度統一。
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一方麵要靠領導幹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在政治上紀律上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另一方麵要靠各級黨組織對領導幹部的嚴格管理、嚴格監督。隻要領導幹部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全黨的政治紀律性就—定可以得到加強,就可以實現全黨的團結統一。
第四,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堅持實行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
中國共產黨是在人民群眾中生長和發展壯大起來的,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勝利之本和力量源泉。在黨執政、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麵臨著新的考驗。能否繼續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隻有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和基本權益得到有力的保障,人民群眾的曆史創造精神得到充分的尊重,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得到積極的推廣,才能激發他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巨大熱情,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才有最可靠的基礎。江澤民同誌深刻指出,政治問題,從根本上說,主要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和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我們黨是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不管形勢和任務發生怎樣的變化,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不能變,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傳統永遠不能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永遠不能變。
第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曆史經驗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我們什麼時候老老實實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就快;相反,什麼時候頭腦發熱,不顧主客觀條件,犯急性病,盲目蠻幹,我們的事業就走彎路,乃至造成嚴重損失。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以及長征的勝利,從正反兩個方麵說明了這一點。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我們在建設中,在改革中,堅持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不搞浮誇、形式主義,這也是我們在當前發揚長征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麵。
現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在領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跨世紀的宏偉目標而奮鬥,我們應當更加自覺地掌握和運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個根本的思想武器,在實際工作中全麵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同黨的思想路線、組織路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的統一,同黨的基本方針、基本政策的統一,堅持政治方向的堅定性同策略方法的靈活性的統一,堅持全局同局部的統一,以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為指導,解決好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各種問題,促進社會全麵、協調、健康地發展。
毛澤東同誌在總結長征的曆史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今天,在邁向21世紀的偉大進軍中,我們要繼續充分發揮共產黨人的集體智慧和作用,發揚紅軍長征的偉大精神,認真研究改革和建設所麵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創造和總結新經驗,在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認準目標,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奮力開拓,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新的偉大振興的崇高曆史使命,使我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進行的新的偉大的長征取得曆史性的重大勝利,使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鬥誌、雄偉的氣勢,重新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此文由朱昌平、巴岱合著,載《寧夏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