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飛翔的大篷車(2 / 2)

為了保證精確運行在預定的軌道,保證與貨運飛船、載人飛船、航天飛機準確對接,空間站每年都要進行多次軌道調整。有時,為了避免小塊隕石、衛星碎片和宇宙飛船碎片撞擊的危險,空間站也不得不進行軌道調整。

每當空間站的軌道下降2~3千米,就要恢複軌道高度和精度。在太空對接中,貨運飛船、航天飛機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起動火箭發動機,利用巨大的動力,將空間站護送到原來的高度或回避危險。空間站有獨立的推進係統,主要用於軌道調整,而提升軌道高度用貨運飛船更簡便、更經濟。

2005年6月16日,俄羅斯“進步M-53”號貨運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升空6月30日,“進步M-53”號貨運飛船執行提升國際空間站的任務。飛船的火箭發動機點火,5分鍾就將國際空間站軌道提升了2.3千米。

為迎接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STS-114次航班,及使國際空間站處於最佳對接位置,必須進行第二次軌道提升。2005年7月6日,俄羅斯地麵飛行控製中心發出點火製動指令,“進步M-53”號貨運飛船點火464秒。7分多鍾的點火製動,“進步M-53”號將空間站軌道提高了3.3千米。國際空間站飛行在高225千米,軌道傾角51.6°的軌道上。7月15日,國際空間站與“發現”號航天飛機對接成功。

富貴有命 生死在天

載人飛船、貨運飛船、航天飛機運送的人員、物品五花八門,宇航員、科學家、天文學家、太空遊客、小狗小貓;吃的喝的什麼都運,大到空間站的艙段,小到牙膏牙刷。特別可憐的是貨運飛船,從空間站回來的時候,不能空手而歸,要帶上空間站裏的垃圾。貨運飛船在重返大氣層時,與垃圾一起解體焚燒,同歸於盡,殘骸濺落到太平洋聖誕島附近的飛船公墓。

瑪麗保險球

如果問宇航員,在太空之旅中什麼最害怕?宇航員會一致回答:升空和降落時。因為升空和重返地球時,宇航員要忍受地球引力、空氣摩擦和巨大噪聲帶來的痛苦。這種痛苦可能達到人類所能忍受的生理極限。當然,最容易出現機毀人亡的也是升空和降落時。

怎樣保證宇航員的生命安全和減少痛苦,是宇航專家的重要課題。航天飛機一般自動降落,返回艙利用降落傘降落。宇宙飛船返回艙降落的方式並不安全,但人們找不到更好的降落方式。

2000年,年僅10歲的英國小姑娘瑪麗說,咱們為什麼不給返回艙前麵墊一塊海綿。根據瑪麗提出的原理,宇航專家設計了返回艙保護罩——熱屏球。

熱屏球是一種能膨脹充氣的球狀氣囊。用四種不同的防熱材料製成,非常輕,非常柔軟。在飛船和返回艙進入地球大氣層,降到一定高度後,打開直徑20米的球狀氣囊,使其輕柔著陸。熱屏球有氣球和降落傘的雙重功能。宇航員再也不用坐在返回艙一麵忍受痛苦,一麵畫著十字,祈求上帝的保佑了。

航天專家稱,熱屏球不但可以保護來自太空的飛船,還可以用在月球、火星和其他星球的登陸艙。一個小主意帶來大改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005年成功進行了試驗。不久將用於來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船返回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