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積極實施戰略投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利用資源環境約束和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製,圍繞節能減排和提升產業競爭力,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動大平台、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來抓。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加大自主創新扶持力度。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標準化戰略和品牌戰略,紮實開展國家級標準化項目試點,完善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製,實施10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把資源集約利用和環境保護作為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實施“節能降耗十大工程”,積極推進結構節能、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節能降耗,積極推進節能改造,加快淘汰落後產能。

江蘇省適應國際需求結構調整、國內消費升級和科技進步新趨勢,以新產業、建基地、大項目、重培育方法,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集聚,推動新興產業產品規模化市場發育,推進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強核心競爭力,讓更多的“江蘇製造”上升為“江蘇創造”。實施“百項千億”技術改造工程,加大新產品開發和品牌創建力度,重點促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產業優化升級,全麵改造提升紡織、冶金、輕工、建材等產業,推動主導產業向高端發展。

2.調整產品結構

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增加產品差異化等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低技術含量、低品質的粗放方式向高技術含量、高品質的集約化方式轉變。

山東省深入實施質量興省戰略。突出企業質量主體作用,全麵加強質量管理,加快構建質量誠信體係。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和標準化戰略,開展省長質量獎和優質產品生產基地創建活動。通過“練內功、挖潛力、增效益”,深化企業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建立商品流通質量追溯體係。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假售假、走私販私、傳銷等違法活動,保護消費者權益。擴大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覆蓋範圍。

廣東省深入開展質量強省活動,發揮省政府質量獎導向作用,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和方法。強化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質量溯源管理和標準體係,培育特色農業品牌。

三、健全科技創新體製機製,促進企業實施品牌戰略

技術及其衍生的標準、品牌是當代經濟核心競爭力。我國從過去經濟發展缺乏技術創新力和品牌的方式在國際國內競爭壓力下逐步轉變到更加強調技術創新力、品牌競爭力的經濟發展方式上。因而製定和實施知識產權製度及戰略具有特別意義。沿海地區的一些先進經驗值得總結借鑒。

1.技術創新與技術標準

我國經濟從過去主要依靠粗放的低技術含量、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發展方式向集約化的較高技術含量、技術密集型發展方式轉變,主要依靠技術創新、技術進步與技術標準化推動,這些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最關鍵抓手。

廣東省深入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廣東。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並重,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係,著力攻克核心關鍵技術,推動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變。健全科技創新體製機製,完善風險投資、政府資助、稅收減免等政策體係。加強引才引智和國內外人才交流,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係。主導和參與製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3860項。

浙江省加快建設一批研發機構和創新平台,大力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增強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突破能力。通過試點一批、示範一批、帶動一批,培育創新型企業梯隊,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實施品牌戰略、標準化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

江蘇省實行政府引導性投入穩定增長、企業主體性投入持續增長、社會多元化投入快速增長機製,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大力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大力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增加研發投入,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高水平的研發機構和研發隊伍。深入推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著力創新體製機製,大力發展科技金融,設立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專項資金,進一步營造良好環境,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

2.品牌與知識產權

品牌與知識產權是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權保護形式與製度。隨著經濟發展日益依賴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以及科學管理,品牌等知識產權製度、戰略與政策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與發展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廣東省實施“千百億”名牌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和“百所千企”知識產權對接工程,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深入開展質量強省活動,商標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江蘇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著力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培育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跨國經營

過去我國經濟發展的視野主要在國內,隨著經濟發展日益上水平、上台階和上規模,我國經濟增長不僅要重視出口貿易,而且要更加重視擴大海外直接投資,從外部獲得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等,轉變外貿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