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日益嚴峻的國際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形勢,需要我國有關政府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完善有關政策措施,並密切配合,以多種方式應對貿易摩擦,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形成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合力,營造公平、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貿易環境,以產品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化解貿易摩擦的風險。具體來說,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從以下方麵入手。
一、完善國外貿易壁壘的預警機製
我國商務部和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等部門應一步完善和建設成熟的、全國性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製。主要應從以下三個大的方麵加強建設:
1.在預警信息的廣泛和全麵收集方麵。技術性貿易壁壘通報信息的收集工作可以由國家和地方各質檢部門或商務部門所屬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谘詢機構負責。可以考慮通過國際組織、駐外機構等多種渠道來收集,例如:(1)WTO總部網站發布的WTO/TBT通報信息;(2)WTO各成員方的官方出版物,如歐盟的“官方公報”(OJ);(3)通過我國駐外經濟、商務參讚處等機構收集有關國家的預警信息;(4)通過研究WTO成員已采取的措施,跟蹤了解是否有其他成員采取類似措施;(5)搜集主要發達國家重要的行業協會、先進企業的技術發展動態及其用於貿易壁壘的新動向;(6)進口國采購商在外貿洽談中對我國出口商提出的技術要求變化方麵的信息;(7)向我國承擔或參加ISO等國際標準化組織活動較多的企事業單位或技術標準化管理單位了解相關國際標準的發展動態。
2.在預警信息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方麵。我國各級質檢部門和商務部門要注意培養和招收既具有標準化、檢測等方麵的專業知識,又具有良好的外語、外貿水平的複合型人才,這樣才能對國外各種紛繁複雜的技術標準做好分類和分析,做好應對的基礎工作。國家和省級部門應組織開展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專項研究,提供研究資金,整合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資源和力量,開展有針對性的合作研究。
3.在推進預警信息向企業廣泛和有效的傳播方麵。商務和質檢部門應牽頭構建國家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基礎數據庫和綜合信息平台,實現麵向全國外貿企業的信息共享與互動,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遞給有關出口企業,包括及時向企業提供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技術法規變化、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發展動態等信息。針對企業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使有關企業及時有效的掌握國外技術貿易措施的新發展、新動向。
二、完善雙邊、多邊磋商機製,有效利用WTO爭端解決機製
1.完善雙邊、多邊技術磋商機製。目前,我國在與發達國家建立技術標準評定的相互認證方麵還比較落後,由此導致我國出口產品經常麵臨重複檢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出口產品成本。我國相關技術認證機構應通過加強同國外權威認證機構,尤其是國際互認機構的交流和合作,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爭取簽署更多的互認協議,建立產品認證、體係認證與實驗室認可的互認機製,以幫助出口企業跨越技術性貿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