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最古老城市耶利哥(1 / 2)

在注入死海的約旦河口西北約五十千米處的巴勒斯坦境內的埃裏哈城郊,有一座低於海平麵以下約二百五十米的古城,這座古城正好位於耶路撒冷與安曼之間的約旦河河穀中央,這就是馳名世界的最古老城市耶利哥。

耶利哥的本意是“月亮城”和“香料城”。它地處亞熱帶,氣候幹燥,雨水稀少,由於附近的“蘇丹泉”和“厄利夏泉”的滋潤,才形成一片富饒的綠洲,從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先民到此安家樂業,繁衍生息。

據《聖經·列王紀下》記載:耶利哥城一度水不清、土不肥。先知以利沙聽後,讓居民拿出一隻碗來,在裏麵盛滿了鹽,然後他將滿滿的一碗鹽撒入井中,從此,耶利哥城水清土肥了。

因此有人認為,如果說埃及是受賜於尼羅河的話,那麼耶利哥則是受惠於泉水的恩賜。在曆史上,這裏棕櫚茂密,故又有“棕櫚城”之稱。

關於耶利哥城,據《聖經》記載,早在約書亞接替摩西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率領以色列人攻陷並摧毀耶利哥之前,耶利哥即已經存在許多世紀,並且一直是一座威震迦南(今巴勒斯坦)的名城,許多東方侵略者在它的銅牆鐵壁麵前,碰得頭破血流,铩羽而歸!

《聖經·約書亞記》生動描述了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智取耶利哥城的過程。

據載,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從埃及輾轉跋涉,到達約旦河東岸時,在什亭安營紮寨,他們舉目望去,隻見河對岸廣闊的棕櫚林中,矗立著耶利哥城的一座座碉堡和塔樓,凜然不可侵犯,約書亞久聞耶利哥城固若金湯,未敢貿然進犯。

為了摸清耶利哥城的兵力和軍事設施情況,他派遣兩名以色列軍人,喬裝成迦南人,混進城中偵察敵情。

當這兩個探子完成任務傍晚準備回營時,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他們在城門附近的一家客棧求宿,那家客棧的女主人是個妓女,名叫喇合,她很機伶,一下就認出這兩個人是以色列探子,盡管如此,她不是熱情接待了這兩位不速之客。

但事不湊巧,兩名以色列探子的行蹤被一位耶利哥人看見,他立即報告了耶利哥王,耶利哥王聽到報告後,立即派守備隊前一捉人。

妓女喇合將這兩名探子藏在房頂上,掩護起來,躲過了搜捕。

兩名探子由衷地感謝喇合的救命之恩,並起誓,攻陷耶利哥城後,保證喇合及其父親、兄妹的性命。因為喇合的房子緊挨著城牆,喇合幫助探子順著繩子溜下城牆,逃出耶利哥城。

兩名探子平安回營後,向約書亞彙報了所了解的情況。當天夜裏,約書亞率領全體以色列軍民,在耶和華上帝的神助下,腳都未濕就渡過了波浪洶湧而又渾濁的約旦河,直逼耶利哥城下,將耶利哥城團團包圍起來。

約書亞的圍攻戰術新穎獨特。每天以色列人都走出營盤,在離弓箭石彈射不到的距離,繞耶利哥城走一圈,一連這樣搞了6天。

被困在城裏的耶利哥人都攀上城牆,驚恐地觀看以色列人的遊行隊伍,由於不解其中的奧秘,心裏越來越怕,擔心大難臨頭。

自從耶利哥城建成以來,從未有哪一班侵略者行動如此神秘莫測。

到了第7天,約書亞決定對耶利哥發起總攻。清早,他仍舊把軍隊領出營盤,這回以色列人繞城走了7次,前6次他們跟前6天一樣,一聲不吭,但走到第7次時,以色列人一聽到號角聲,就齊聲呐喊,喊聲震天動地,城牆隨之倒塌,以色列人一擁而上,攻入城中,見人就殺,除了妓女喇合一家外,不分男女老幼,包括牲畜在內,全被斬盡殺絕。

最後,以色列人搶掠了城裏的金銀財物,又縱火焚燒了房屋和其它建築物,顯赫一時的耶利哥城化為一片灰燼。

基於《聖經》的記載,19世紀以後,考古學家們不斷湧來,探尋這座古城遺址。1867~1870年,歐洲人沃倫率先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了調查發掘工作,但是一無所獲。

1907~1909年,德國東方協會的厄恩斯特·塞林教授揭開了耶利哥城的發掘序幕。

1930~1936年以及1952~1958年,加斯唐和凱尼揚分別率領一支英國考古隊發掘了這座古城遺址,揭示出從新石器時代直至《聖經·約書亞記》第6章中所描述的毀城時代為止的完整序列,其時間跨度為公元前1萬年至公元前20世紀中葉。

它不僅在巴勒斯坦,而且在世界曆史上也算得是屈指可數的重要遺址之一。

耶利哥城掩埋在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50米,高21.5米的巨大人工土丘之下,經過100多年來的考古發掘,雖然迄今尚未發現被以色列人摧毀的耶利哥城遺址,但是英國女考古學家凱瑟琳·凱裏揚博士在1952~1958年的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了更為古老的城牆遺址,經過放射性元素碳14測定,最早的年代為公元前800年,史學家認為,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之役發生在公元前1400~前1250年之間,因此耶利哥城在被以色列人毀滅之前至少已經存在於6500年。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使全世界為之震驚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