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壽研究有所突破的談論隻不過是一種充滿希望的談論而已。老年病學研究所能達到的目標,應當是合理地適當投入到關於衰老機製的課題研究,和防止或者推遲許多老年病的可能性,使我們能夠在整個成年期的生活更加美滿,更有活力。盡管我們對我們可以使壽命得到明顯的延長感到悲觀。我們承認科學史上有不少在成功之前曾經有某些自信的科學家論證過這種成功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十分清楚,自然選擇在不多的幾百萬年時間裏已經大大地延長了我們人類的壽命。所以我們不是要求老年病學家放棄延長壽命的努力,而是要求他們在進化論學說的指導下進行研究。
我們還注意到對科學能夠完成的任務的悲觀估計也常常有實際意義。它們提供了哲學家E。T。魏塔克所說的“無效原理”。因為有這種悲觀的論點,工程師不再去設計永動機,化學家不再試圖把鉛變成金子。如果老年學家不再去尋找某個單一的,可加控製的衰老原因企圖返老還童,那麼他們的努力將被證明對人類的美好生活更加有貢獻。
醫生常常要做更多近期效益的考慮。85歲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要比整個人口增長的速度快6倍。就在剛剛過去的30年間,美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經從69.7歲增加到75.2歲。醫療保健投資中的四分之一以上的資金是花在病人臨終前的生命上。估計在下一個20年內,老年護理床位的需求還要增加四倍。醫學的重點已經從兒童和青年人的急性病轉移到老年人的慢性病方麵。本來打算做一個用抗生素治療肺炎和進行英雄式的外科手術的醫生突然發現他麵臨的工作是監視高血壓,評估記憶障礙和去緩解慢性心髒病的症狀。這些醫生和他們的病人中還有許多把衰老當作一種疾病的人。我們深信,關於衰老在進化中來源的知識將具有深遠的影響。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生命的觀點也可能發生變化。有的人可能在知道衰老是青年時期活力的代價而感到安慰。在知道不大可能出現能夠把生命無限延長的醫學進步之後既可能心安理得也可能失望。但是這可以讓我們從研究能夠把人類從衰老中挽救出來的藥丸、保健食品和體育鍛煉的無效勞動中解放出來,而是去研究怎樣使我們在各個年齡階段,包括老年時期過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活。長生不老的幻想將被生活得更美好更豐富的實際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