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節以德報怨 前嫌盡釋 結伴紫來島(3 / 3)

一次,兩人走到處峭壁下,叢勿笙哭道:“祁大哥!早知如此,我們實不該來,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你我合該命葬此處嗎?都是我之過錯,我若死,實是罪有應得,卻連累了祁大哥,若不是我說出青龍劍偃月刀之秘,怎麼會落到這般田地。”

祁尚柔聲勸慰道:“這不該怪你,隻怪這賊老天,太過捉弄人。每每不能讓人得意。若是命該如此,也罷,就讓我們做對同命鴛鴦吧!”

叢勿笙茫然道:“你說什麼?我們”

祁尚顧左右而言他,忽道:“阿笙,你看那是什麼?”叢勿笙循聲看時,卻是峭壁上一種紫色草拚成的‘紫來洞’三個字。叢勿笙喃喃道:“東海孤島,名曰紫來,中有一門,刀劍入壁……”當念到刀劍入壁時,雙眸發亮,有如神助,精神熤熤.道:”祁大哥,快,找一找,有沒有逢隙.”兩人踱了過去,攀著峭壁摸索.祁尚忽然道:”笙兒,我找到了,在這兒.二人相視一笑,刀劍合並,雙雙插入壁中.但聽轟隆隆一聲巨響,峭壁一分為二,撲簌簌掉下些塵土.這是年久未啟之故.待塵埃落定,祁尚擁闃叢勿笙進入洞內.隻見洞內紫氣氤氳,紫氣的中間,是一捧清泉.兩人俱都是喜極忘形.奔過去,俯泉而汲.

飲畢,兩人躺在泉邊,疲憊已極,竟昏睡了過去.

一直到次日,兩人才醒了過來.巡視洞內,東首果然發現一女子遺體,衣著雖蒙塵,仍可看出是年輕女子的飾物.隻見她端坐蓮台,鮮研明麗,栩栩如生.遺體後麵有個佛龕.有顆夜明珠,閃爍其光.光若佛光,映得威楊的遺體有如仙子.台前擺著七個盒子,正中一盒上擺有一書.叢勿笙恭恭敬敬的在遺體前叩了七個頭.祁尚卻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拿起那本黃冊子,忽聞”嘣!”地一聲輕響,原來叢勿笙叩首已畢,正待起身,身前忽然蹦出一個石孩,手托一瓶,小孩粉嘟嘟的小孩,紅兜布,皺是可愛,細看時,兜布上還有一行草書”好孩子,來此即是有緣,謹以龍誕液一瓶相贈”祁尚這時也走了過來,兩人虛驚一場,叢勿笙好奇地拿地玉瓶,石孩倏地鑽入地底,叢勿笙找了半天,也找不出機關所在,隻得作罷.

祁尚笑道:”恭喜笙妹,取得龍涎寶液,龍涎寶液可冶數十種疾病,今後你就是華陀再世扁鵲重生.”

叢勿笙亦興奮道:”別打我的主意,看看你得了什麼寶貝,咱們可是入過龍王爺水晶官了,眼睛都看不出來了.

祁尚打開冊子,臉色霎時變得蒼白,一張信箋掉在地上,叢勿笙奇怪地撿起信箋,隻見上麵龍飛鳳舞地寫著幾行小字.

“謹諭後生小輩,汝已中毒.”叢勿笙”噫”了一聲,忙往下看”餘初入東海時,憤世嫉俗.故選此為辭世之所,蓋應此島與世隔絕.喻意遺世獨立之意,因島位於東方,洞內紫氣縈繞.故名紫來島,紫氣東來之意,離中原之際.曾留刀劍一柄,導人是島,餘辭世之日漸遠.心中唳氣漸化.凡來之人,即是與我有緣之人,何必考察善惡.冥冥自有天定,故汝向我麵首三啊,可獲龍涎液.去其毒,如已獲得者,自知不可觸其箋,”叢勿笙忙看龍涎瓶.背麵果刻有”不可觸箋’四字,把龍涎液遞給祁尚,祁尚食後,果覺神清氣爽,兩人續看其文:”餘遺留五書,各述兵器,武技,岐黃,馴獸,機括,戰略,後來之人向善向惡,餘亦不得察之,人去如燈惡意,謹有一言相勸,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藏.希君能善用此功,澤被武林.不要妄動無殺戒.福禍易變,善莫大於此,絕世之人辭筆.”

兩人直看得心驚肉跳,驚疑甫定.半響,祁尚才默然道:”幸虧前輩臨終體上天有好生之德,留下一線生機,不然,雖有解藥而不自知,豈不危矣!”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驚道:”阿笙,你不也觸過信箋了嗎,你快些吃了解藥.”

叢勿笙搖首笑道:”無妨,我已食有百煉金剛丸,已是百毒不禁之身,凝視著威楊遺體,緩緩道:”這位前輩真是了不起.博學多才,死後數百年,仍能保持原貌.生前不知該是何等了得了.”

兩人唏噓了一陣,取下五部黃皮冊子,兩人先看的是武技一書,其中有久已失傳的《陰陽九轉乾坤大挪移》還有威楊自創的六字槍法,分別為八字槍,馬字槍,花字槍,鳳字槍,客字槍,君字槍。每招每式,都有一句歌訣。看到未時,又有一行繩頭小字:“取下明珠,別有洞天。”兩人俱自大喜,在威楊楊遺體前告了罪,走上佛龕,取下明珠。隻聽咕轆一聲響,佛龕向上吊了起來,露出一個月牙小門,門後又現出一洞。洞中陣列著兵器,些許古玩,珠寶字畫,兩人先是到兵器陣列架前,架中正好有兩柄槍,兩人各拿一柄,祁尚拿的是嶽飛的瀝泉神槍,叢勿笙拿的是八寶駝龍槍。兩人俱都是熟悉武林秩事,威楊是唐朝的女俠,兵器上怎麼會有宋朝之物。真是匪所思,如若是威楊所為。則這位前輩未免太神通廣大了。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宋朝時,有人來過這,且藏器於此。兩人練了練槍,俱都很滿意。決定收為已用。又越過幾柄大錘,赫然一張大弓呈現在眼前。祁尚叫了聲:“神臂寶雕弓。”抬起寶弓,沉甸甸地壓手,用力拉了拉,沒有拉開。

叢勿笙訝然道:“這張寶弓,據說隻有戰國時的養由基,三國時的黃忠和宋朝的嶽飛拉開過。你要是能拉開,可就和這些古人齊名了。”

祁尚意有不甘的又拉了幾下,沒有拉開,笑笑入下寶弓。

兩人又走到一堆古玩字畫,玉器堆前。更有屈原的《山鬼》《湘夫人》《湘君》三篇原稿墨寶。祁尚喜道:“這麼多珠寶,運回中原,咱們可就發大財了。”

叢勿笙悶悶不樂道:“祁大哥,我看算了吧!別太貪心了,小心老天會懲罰我們的。想想看,我們已經所獲甚多了。”

祁尚想起先前之事,亦是心有餘悸,歎口氣道:“我們也是冒了危險的啊!也罷!就留給後來人吧!”

叢勿笙聞言笑笑道:“祁大哥,你真好。”祁尚聽了這話,心裏竟是比吃了蜜還甜。兩人出來後,重又把龍眼大的夜明珠置放原處。佛龕又合攏上。出了洞,兩人雙雙躍起,撥出青龍劍,偃月刀,轟隆隆一聲巨響後,洞門大關。又是一片峭壁,叢勿笙感歎道:“不知又要過多少年以後,才能有人得開此門了。”

兩人用島上所產之木,做了竹排。次日刮的正是北風,兩乘筏北上,終於回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