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耀這個人,他對孩子好的方式十分自私而奇特。
他認為,我家孩子隻有我能罵,別人不行;我家孩子隻有我能揍,別人不行;我家孩子隻能在我這受委屈,別人不行;我家孩子隻有我能教育,別人不行。
其實這種想法跟一些家長心疼孩子的心思大體而言是一樣的,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韓耀對張容舍不得狠罵,舍不得打,舍不得讓受委屈,甚至舍不得教育。
在韓耀的理想國度裏,全世界都得圍著自己的乖寶兒子轉,包括他自己。他的乖寶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要什麼有什麼,而且一切都是最好的;他的乖寶懂事可愛又活潑,最喜歡他的韓爸爸,最聽他韓爸爸的話,從來不惹爸爸生氣,一家三口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現實十分殘酷。
地球不可能圍著張容轉,張容也不可能每天都無憂無慮;自己算是有錢,可也不敢說能讓兒子要什麼有什麼還都是最好的;臭孩子可愛倒是可愛,就是不懂事,整日懶得要死一點不活潑,從來不體諒老爸爸的一片苦心,從來不說喜歡爸爸,從來不聽爸爸的話,三天兩頭橫眉豎眼的惹自己生氣。
事實上,隻有“他自己圍著兒子轉”這一點,落實的非常到位。
其實,造成現實與理想出入過大的原因,歸根結底在於韓耀的教育方式不對——他實在太過溺愛張容。
張楊在省越劇團工作,每天要排練演出,編寫新劇目,處理劇團事務,時不時還要出差去外地交流學習,參與彙演。所以,當時照顧並管教兒子的任務就落在了生意已經初具規模,不用再親自東奔西走的韓耀身上。
韓耀的童年並不快樂,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痛苦的。家庭的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老韓頭脾氣暴躁,個性偏執,也致使他認定了不能讓張容過那樣的生活,不能讓孩子感受到絲毫不幸福。從小到大,張容要什麼他給什麼,想幹什麼他都幫著幹,雖然有時候嘴上說的不好聽,可為兒子做事真是一點兒不含糊。
於是,等張楊回過頭來發覺時,張容已經被韓耀嬌慣成了一個欠教育的臭孩子。
張楊為此非常傷心自責,如果換做是自己教育孩子,那張容現在絕不會是這幅樣子。他不會不懂人情世故,不會不體諒別人,不會自私任性,不會沒教養的吃包子不吃皮隻吃餡兒。
可是他什麼辦法也沒有,因為無論他再好說歹說,張容都不聽他的話了。
來這裏兩天,張楊對展旭的印象其實不錯。舉止樣貌都好,人又穩重,對張容照顧的很細致,尤其是今天一頓早飯吃完,張楊對展旭更是好感倍增。
張楊對自己的孩子太了解,張容心智不成熟,需要有一個可靠的人在身邊。作為張容的伴侶,責任不隻有愛他,照顧他,還要扶持他成長,讓他一步步成熟起來。他在張容的生命裏不隻是愛人,更要是家長,是老師。
這些展旭都做到了,無可挑剔。
但刑警工作危險,這的確是個問題。要是展旭有個三長兩短,張容跟他感情深了,那就真不用活了。張楊尋思著展旭說升職的事不一定是真話,不過升職確實是個好辦法。要是倆人真能長長久久在一起,走關係給展旭調職不是難事。
如此這般,張楊又觀察了幾天,覺得展旭為人確實可靠後,基本已倒戈向張容一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