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逆境之中顯英雄(3 / 3)

1939年,賓勞在波蘭的華沙正預備同他的愛人安妮結婚時,德軍入侵,在一片混亂下,賓勞和其他猶太人被拉上一輛貨車,送進了集中營。在那裏,他被關到1945年二戰結束。

在剛進入集中營的最初幾天裏,他不停地在想:“安妮在哪裏?”以後這些日子他開始忍受痛苦地煎熬。賓勞與其他4000名猶太人一樣,每天隻有一塊麵包和一碗湯。他經受著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但仍艱難地活著。

離解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營內的人數由4000一下子跌到了不足500人。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蓋世太保的秘密警察隻有把這些犯人的腳串連地縛著,然後命令他們一個跟一個地離開集中營,在嚴寒之中穿過雪地前進。衰弱不堪加上疾病纏身,很多人都在雪地上倒下去了,他們就被留在那裏直至凍僵為止。賓勞雖然也是如此,但在他內心深處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鼓舞著他,那就是一定要見到安妮,永遠不放棄希望。

賓勞至今清晰地記得那個難忘的早晨,隆隆的轟鳴聲自山後方傳來,接著在地平線上出現了坦克,並且迅速穿過正在消融的雪地。終於,那些美軍追上來解救了那些可憐的猶太人,賓勞自由了。

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安妮。此時他的內心充滿了喜悅與不安:安妮是否還活著?她結婚了嗎?另一個生存者告訴賓勞,他聽說安妮在史杜格,有人曾在那裏見到過她。

於是,賓勞長途跋涉來到史杜格。當他坐上公共汽車穿過市中心時,突然看見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站在街頭。他跳下車,旋風似的跑到她麵前。他們彼此對望,在眼眸深處,他們知道彼此仍然愛著對方。他們擁抱,又哭又笑,訴說離別的痛苦。

賓勞憑不放棄的信念,於絕境中獲得重生,與自己心上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因此,你若處於絕境中一定要具有不放棄的信念,因為隻要信念在,希望就在。

的確,麵臨困境的時候,我們若能直麵絕境,就會激發重整旗鼓的勇氣。在絕望中默默地努力,默默地等待,希望就會升起。

逆境中敢於去冒險

開創性的工作總是充滿著風險,隻有敢於冒險的人,才能在風險麵前毫不畏懼,敢於開拓,敢於追求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標,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永遠無法取得的成就。

查理是一名推銷員,業績一直不好,屢戰屢敗,查理陷入了困境。有一天,他的業務經理跑來對他說:“你今天跟我去推銷產品。”

查理十分怵頭地跟著他下樓走到街上,看到對麵走來一個青年人,經理說:“假如我沒有辦法向他成功推銷產品,我走回時就被車撞死,死給你看。”當時查理嚇了一跳:他怎麼可以說出這種話,他就不怕萬一真沒有賣出去不就……

查理遠遠望著他穿過馬路,向那位青年人推銷產品。20分鍾後,他真的把產品賣掉了。

第二天,查理也如法炮製,他找了一位同事陪他一起下樓,決定冒一次險。查理對同事說:“你看著,假如我無法向那個陌生人成功推銷產品,我就被車撞死給你看。”

查理硬著頭皮走過去,開始與陌生人交談,他根本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但又不能走回頭路,因為他剛發過誓。於是,他使出渾身解數向那位陌生人推銷產品。半個小時過去了,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他成功賣出了產品。

從此,查理越發自信並熱愛他的推銷職業,業績也不斷上升。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於冒險,敢作敢為,是高逆境商的重要性格特征。實際上,冒險和成功常常是緊密相連的,尤其是在當今的商場中,冒險精神更為競爭者所必需。時代不同了,千變萬化的市場將靜止不變的傳統經營模式取代了。在遇到經營上的逆境時,就必須敢於冒險,敢於創新,否則就會寸步難行。

然而,我們所說的冒險不等於不加考慮的莽撞,在冒險中需有謹慎的態度。有了謹慎的態度,就會少跌一些跤。當然,若是過分謹慎,在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處處謹小慎微,就像有的人,不敢去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過的高峰,當然也不會體驗到冒險的刺激與成功的喜悅,結果隻能是永遠也不會有什麼作為,甚至被時代所拋棄。

低逆境商的人要求永遠不犯錯,這正是他們什麼也做不成的原因。就好像一封信始終不寫是因為還沒想到恰當的措辭,萬一永遠想不起來,不是永遠也寫不成了嗎?因此,你需要改掉這種習慣。

旅美華人譚仲英就是一個敢於在逆境中冒大險、成大功的人。譚仲英初到美國時,兩手空空,好不容易才在一家鋼鐵企業中謀了一份銷售員的工作,從此以後,他與美利堅的鋼鐵工業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經過十年的苦心拚搏,到1964年,譚仲英建立了第一個屬於自己的鋼鐵公司。不過,富有冒險精神的譚仲英並不滿足於做個小老板,他接二連三地買下了許多破產公司,從此,他所經營的企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到了20世紀80年代,他已大有成就。

假如譚仲英沒有一種敢於冒險的精神,他不可能在短期內,快步地入圍美國最大的私營企業行列。他的成功,秘密就在於他那敢於冒險、敢為他人所不敢為的高逆境商。

在美國這樣一個商業競爭尤為激烈的社會裏,沒有那種所謂完全沒有冒險的生意。譚仲英的創業史表明,他的確是一個敢於冒險、敢於花巨資購買倒閉公司和工廠的能手。譚仲英在事業上的巨大成就,不管其中冒險的成分有多大,隱藏在那大膽的作風背後,肯定有精心的謀劃。這個冒險家絕不是那種頭腦簡單、到處亂撞的有勇無謀的冒險家,而是一個膽大心細、有勇有謀的冒險家。

1982年,美國工業出現了嚴重的衰退,粗鋼產量大幅下降,比1981年減少了40.1%,隻有6570萬噸,美國七家最大的鋼鐵工業公司的業務虧損總額在1982年的前9個月內超過了10億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的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因虧損巨大,不得不在1982年年底宣布將設在紐約州拉卡瓦納和賓夕法尼亞州約翰斯頓的兩個分廠關閉,這一舉動讓近1萬名工人失業。更為嚴重的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的下屬麥克羅斯鋼廠竟在一個季度內虧損了1億美元。虧損如此慘重,麥克羅斯鋼廠雖竭盡全力但仍無力回天,大鋼廠前途未卜,4000多名員工麵臨即將失業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譚仲英經分析思考,冒著風險,將這個鋼廠買了下來。這個冒險之舉後來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譚仲英不僅敢冒險收購即將倒閉的工廠,而且善於經營,把瀕臨破產的工廠扭虧為盈,隨後,他又以高價把工廠賣出,再作更大的投資,對譚仲英這種拿得起、放得下的經營作風,他的朋友威廉·馬克曾作過這樣的評價:“譚仲英總是在葬禮上買下公司,而在婚禮時將它脫手賣出。”這段話可以說是既實在又風趣,然而就在這一買一賣之間,充分展示了譚仲英勇於冒險的精神和他聰慧的頭腦。

在資本運作上譚仲英也表現出他那種膽大心細、見機行事的作風。譚仲英每收購一家即將倒閉的公司,就會向銀行爭取貸款,並且用第一個公司作抵押,再向銀行爭取貸款收購第二個公司;然後又用第二個公司作抵押向銀行爭取貸款收購第三個公司……如此不斷地發展,終於使譚仲英擁有了20個與鋼鐵有關的企業,躋身於美國鋼鐵企業家的行列當中。

上帝賜給每一個人的機遇都是一樣的,但就像美麗的玫瑰花都是帶刺的一樣,機遇總是伴隨著風險。

開創性的工作總是充滿著風險,隻有敢於冒險的人,才能在風險麵前毫不畏懼,敢於開拓,敢於追求常人不敢追求的目標,才有可能取得常人永遠無法取得的成就。

逆境中顯君子風範

當身處逆境時,各方麵對你都是一種考驗。如果怨天尤人,結果隻能是自我孤立。相反大度待人,高風亮節,自然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

逆境的光顧,有自己的責任,也有別人的原因,就自己而言,一時失誤大意會造成逆境降臨。就別人而言,有無意間造成了你生活的逆轉,也不能否認有意的暗算、故意壓製、蓄意陷害的事實。對前者我們較容易有包容之心,對於後者你也應以德報怨,顯示出君子風範。

當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還是一位上校的時候,他率領著他的部下駐守在亞曆山大。當時,那裏正在選舉弗吉尼亞議會的議員。有一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

在關於選舉的某一問題上,華盛頓與佩恩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華盛頓出言不遜,觸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將華盛頓一拳打倒在地。華盛頓的部下聽到這個消息,群情激憤,部隊馬上開了過來,準備替他們的司令官報仇。華盛頓當場加以阻止,並勸說他們返回營地,一場一觸即發的不愉快事件在華盛頓的勸說下被化解了。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派人送給佩恩一張便條,要求他盡快趕到當地的一家小酒店來。

佩恩懷著凶多吉少的心情如約到來,他猜想華盛頓一定是懷恨在心,要和他進行一場決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所看到的不是手槍而是華盛頓端過來的酒杯。

華盛頓看到佩恩到來,立即起身相迎,並笑著伸過手來,說道:“佩恩先生,犯錯誤是人之常情,糾正錯誤是件光榮事。我相信昨天所發生的事情是我的不對,你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那麼請握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

佩恩激動地伸過手來。從此以後,佩恩成為一個熱烈擁護華盛頓的人。

做大事業的人,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耿耿於懷,要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美國成人教育專家戴爾·卡耐基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可說是駕輕就熟,然而早年時,他也曾犯過小錯誤。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參加一個宴會。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談的先生還指出他所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聖經》。當時,卡耐基發現他說錯了,且很肯定地知道這句話出自莎士比亞之口,一點疑問也沒有。

為了表現優越感,卡耐基很認真地糾正那位先生的錯誤。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時下不來台,不禁有些惱怒。

當時卡耐基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坐在他左邊。葛孟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有多年,於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證。葛孟在桌下踢了卡耐基一腳,然後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那句話是出自《聖經》。”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葛孟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葛孟回答道:“是的,當然。那句話出自《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戴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他並沒有征求你的意見,為什麼不給他留些麵子呢?”

是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無傷大局,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它。這不僅能為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煩惱和人事糾紛,而且也顧及到了別人的名譽,不致給別人帶來無謂的煩惱。這樣做,並非隻是明哲保身,更體現了你做人的度量。

一個炎熱的下午,一位顧客不小心在海濱的一家私營飯店門前摔了一跤。盛夏酷暑,本來就熱得心煩意亂,加上跌倒在地,這位顧客便怒氣衝衝地闖進飯店老板辦公室,指著老板的鼻子,出言不遜地說:“你的地板太滑太危險,剛才我出去買香煙,在門口滑倒,摔傷了腰,你必須馬上送我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邊說邊用手扶著腰部:“哎喲!痛死我了……”

老板笑臉相迎。“唉呀,實在抱歉,腰傷得厲害嗎?請您先稍坐一下,我馬上就和醫院聯係,叫輛的士把你送去。”

正好一輛的士送客來住宿,老板叫司機稍候,說有人要到醫院裏去。老板拿著一雙拖鞋說:“我已經和醫院聯係好了,現在就送您去,外麵有輛出租車。”

當那位顧客離開辦公室時,老板把他換下來的鞋交給夥計並說:“顧客穿的鞋,鞋底都磨光了,你馬上把它送到外麵的修鞋處粘上橡膠後快點取回。”

在醫院就診檢查後,顧客回來了。結果是,腰部沒有任何異常情況。老板拿著醫院檢查報告單對那位顧客說:“沒有發現什麼異常情況,真是萬幸。請回飯店休息休息,喝杯冷飲解解暑吧。”

那位顧客見老板如此寬宏大度,對自己的做法感到有點內疚,並解釋說:“地板剛衝過水、很滑,實在危險,我隻是想提醒你注意一下,別無他意。這次摔倒的是我,要是摔倒了上年紀的人恐怕麻煩就大了。”

這時,老板拿來已修好的鞋子說:“請不要見怪,我們冒昧地請人修了你的鞋子。據鞋匠說,鞋底都磨平了,若是穿著它在樓梯上滑倒,那可就太危險了!”

那位顧客麵帶愧色地接過修好的鞋子,不好意思地說:“給你們添麻煩了,實在感謝,多少修理費?我按數付錢,不能讓你掏腰包。”

“哪裏的話,這是對您表示歉意,你若要付錢,那就太見外了。”那位顧客被老板的寬容所感動。他緊緊握住老板的手說:“請原諒我的粗魯和無禮,真是對不起!”

老板的大度贏得了顧客的信賴,從此以後,那位顧客經常與人談起這件事,他和他所影響的一批人成了這家飯店的常客,老板也與他結為了莫逆之交。

一個推銷員來到一家超市推銷他們公司的香皂。超市老板正忙著指揮職員們上貨,於是便不耐煩地揮揮手說道:“沒看見我忙著嗎?再說我這裏貨很多,以後再說吧!”

推銷員仍然不死心,繼續鼓動著如簧之舌,打算說服那個老板。

老板顯然是被惹火了,破口大罵道:“還有完嗎?剛才是給你麵子,不想讓你難堪,可你這個家夥卻不知好歹!趕緊帶著你的東西立刻滾蛋!”

這個推銷員一邊收拾自己的箱子,一邊心平氣和地對老板說:“十分抱歉,我剛做業務不久,不懂的地方很多,希望您不吝賜教……對啦!要是我想把香皂向其他地方推銷的話,我該怎麼說呢?”

老板的態度有所好轉,見其誠懇,便對他演示了一番。隻見老板把香皂的好處說了一大串,推銷員由衷地讚道:“沒想到您對我們公司的產品這麼了解,所說的話也這麼有說服力……”推銷員的話讓老板很滿足,最後,竟定下了大批香皂。

後來,這個推銷員成為一個企業家。

當身處逆境時,各方麵對你都是一種考驗。如果怨天尤人,結果隻能是自我孤立。相反大度待人,高風亮節,自然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