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環境科技與環保產業(4)(3 / 3)

許多國家紛紛成立"清潔生產"技術辦公室,推行潔淨技術。

達標技術主要是"尾部控製"技術,而清潔生產技術主要是"源頭控製"技術,主要內容是:潔淨能源的生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工藝主要是指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把汙染消除在生產過程的工藝中;工藝改造與工藝控製,主要是對常規工藝的改進,廢物的回收利用。

建議:進行"源頭控製"是環境保護技術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應做為最佳實用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推廣。

根據各國經驗,這一項工作是很重要的,但主要在於協調各部委環保部門的工作,並把清潔生產確實納入各部委工作中去。

這項工作應做為最佳實用技術的重要組織部分,具體工作結合我國環保整體發展戰略,由汙管司負責組織實施。

(3)新成果推廣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科學技術成果不斷湧現,推廣環保科技成果,使之迅速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是當今時代環境保護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美國環保局推廣新技術成果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部分進行示範工程。把環保科技新成果中比較成熟的項目,進行技術評估後,通過示範工程,進入商業性推入階段。

第二部分新技術計劃。新技術計劃尋求進一步開發業已進行規模試驗的各種技術,主要保證提供源源不斷的低耗適用技術為示範工程作為技術儲備。

建議:最近幾年我國最佳實用技術的推廣基本上和美國環保科技成果推廣的第一部分相似。這部分是最佳實用技術推廣的核心。應由成果處負責組織實施。

2.最佳環保實用技術的推廣要和環境科技發展戰略相結合--向高度發展當前,我國最佳實用技術申報實際情況是:

由於國家環境保護局最佳實用技術申報是通過各部委、各省市環保管理部門,而不是技術持有單位,許多單位不了解,故不會申報。另外,最佳實用技術征求的範圍麵廣,包羅萬象,從而形成了申報什麼樣的技術,就評什麼樣的技術的局麵,不能麵向環境管理和汙染治理的需求組織技術項目。

因內外的經驗說明:最佳實用技術的推廣要和環境科技發展戰略相結合。最佳實用技術的推廣,要在環境科技發展的規劃、指導下進行。

我國環保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條原因是:管理的搞管理、科研的搞科研、標準的搞標準、攻關的搞攻關、治理的搞治理、推廣的搞推廣。大家都很辛苦,都在孤軍奮戰,都有一定成績,但是缺少有機的結合,不能形成整體優勢。

環保科技計劃和推廣工作的有機結合,應是最佳實用技術推廣工作的靈魂。

(1)編寫最佳實用技術申報項目指南我國環境科技計劃的製定基本上是考慮到我國當前實際情況的需要,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七五"攻關項目--"煙氣脫硫技術"、"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小造紙廢水處理技術"……這些科研項目都取得了成績,有些列入了最佳實用技術,有些項目與直接推廣應用還有一段距離,有些項目沒有申報最佳實用技術。

在1993年所評出的71項最佳環保實用技術中,國家環保局科技司所列項目不到10%,而絕大部分都是有關部門或地方申報的。而在所有71項技術中,小項目偏多,如熱水鍋爐、燃煤爐、茶水爐、換氣機、焊割機……無論是我國環境科技攻關計劃還是科技三項計劃,都不可能包羅環境汙染治理項目的全部或大多數。因為各部委、各省市都有自己的經費渠道和不同的重點項目,在這種情況下,最佳實用技術新成果的推廣工作,不應隻站在國家環保局的角度,而應站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上,編製最佳實用技術推廣指南。

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科技工作管理職能,不隻是攻關和三項經費科研項目等日常工作,而重要的是對全國環境科技工作予以導向,過去那種環境科技工作隻重播種,不講收獲的現象,近幾年有了很大轉變,但是對於成果管理工作仍需加強。因為最佳實用技術推廣工作的方向,實際上就是對整個環境科技工作的導向。

根據我國環境汙染現狀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有關項目,例如,脫硫技術、汽車尾氣治理技術、除塵技術、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技術等。

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明顯的綜合利用項目,例如,粉煤灰利用技術、從粉絲廢水中提取飼料蛋白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