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環境科技與環保產業(2)(2 / 3)

有利於環境的先進技術還將在關於未來麵貌的良好形象的推動下誕生。

同20世紀20世紀70年代不同,20世紀90年代帶來一種新的技術形象,這是從每一種意義上說都是更加先進的技術,其中包括它同大自然協調一致行動的能力。

促使有利於環境的先進技術產生的另一個巨大的社會力量是利潤動機。

創造有利於環境的先進技術將在20世紀90年代和今後50年提供大量的商業機會。

科學技術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已取得進展

經濟與環境要協調發展。單純發展經濟,犧牲環境是不對的,但是隻是為了保護環境而不追求經濟的增長也是錯誤的。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

環境問題顯然一直要比實際情況嚴重得多。為了不破壞自然環境,環境悲觀論者認為,解決辦法隻能是要使人類回到原始時代,否則人類就要毀滅。

最近時期,悲觀論掩蓋了世界上一些最優秀的科學家進行的研究中得出的有關生態良好結論。一方麵,一些研究人員(明顯為數不多)正在證實,地球具有巨大的不容懷疑的抵禦能力,盡管人類進行大量的工業活動,但對地球強有力的新陳代謝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例如,火山爆發和大洋風暴對臭氧層的破壞超過工業廢氣。另一方麵,科學家們發現,像人類造成的沙漠化和毀壞森林等無法彌補的損害,是可以通過簡單有效的行動加以控製的。也傳出了一些有關保護瀕危動植物、人類和海洋以及認識大氣層方麵的消息。

有人認為可以不受懲罰地進行汙染,或資源是無窮的,自然界能夠承受住掠奪,這些看法是荒謬的。現在,生態學的浪漫時期應該過去了,不應光憑激情而應更多地按準則對地球環境進行研究。下麵就是這方麵的一些新情況。

森林巴西亞馬孫協會宣布,亞馬孫地區砍伐森林的速度不斷急劇下降。估計1993年該地區砍伐麵積為90萬公頃,幾乎是20世紀80年代通常伐林麵積的1/10。

世界銀行一份尚未公布的報告說,巴西每年向大氣的煙霧排放量隻占世界的1.50%,這表明在亞馬孫地區的焚燒森林的活動也在減少。

同一篇報告認為,亞馬孫地區砍伐森林速度下降"是一種長期趨勢,不是暫時的。"這雖不能表明可以不關注亞馬孫地區,但足以令人信服地使國際上有關該地區的近於瘋癲的言論變得可笑。此外,這份文件還不讚同一些外國人對巴西人照管自己綠色財產的能力所持的不信任態度。

最近幾年,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的麵積在縮小,人工灌溉試驗正在取得成效。兩年裏,利比亞在沙漠中的水澆地小麥產量增加了3倍。

物種2.4億年前,由於氣候變化,96%的生物絕跡。7000萬年前發生了另一次大屠殺,4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其中包括恐龍。每發生一次大變動,自然界就更新一次。

科學家們對物種滅絕的估計各不相同。美國哈佛大學的愛德華·威爾遜估計,世界上每年約有5萬個物種滅絕。他進行估計的基礎是:熱帶森林被毀壞的速度,引起昆蟲、灌木、小動物的減少等,總之一切有生命的都計算在內。他的估計更多的是象征性的,遠非準確,因為對現存物種的數量是有爭議的。

美國俄克拉何馬大學動物學家邁克爾·馬雷斯說:"我們甚至連地球上有多少物種都不知道。140萬種編入了目標,不認識的估計有500萬至1億種。在這種尚未弄清的世界中,斷言有多少物種正在消失實在有些冒失。"研究專家們在拯救受進一步威脅的物種方麵已取得進展。1990年前,非洲的大象和犀牛被列為瀕臨滅絕的動物。在國際上對非洲進行援助之後,這兩種動物已從瀕臨滅絕動物的名單上去掉了。南非和津巴布韋的大象已經過多。本世紀初,肯尼亞的犀牛曾達到2萬頭,10年前幾乎絕跡,現年犀牛達到近500頭,它們受到保護,數量開始增加。

為了預防絕種,科學家們正在建立受威脅的動物的精子和冷凍胚胎庫。

聖迭戈動物園已有2500個在零下196℃冷凍的胚胎,其中包括黑犀牛、西伯利亞虎,甚至熊貓的胚胎。這種精子和胚胎庫不能替代對動物的保護工作,但起著避免動物滅絕的作用。

海洋1989年阿拉斯加灣的油船漏油和海灣戰爭期間科威特油井漏油事件造成了可怕的環境衝擊。但與激進的生態保護主義的宣傳相反,隻要不是在同一地區連續發生漏油事件就不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威廉王子海峽1989年被石油汙染,現在原有的動物已返回(隻有那些染上石油後死去或行往其他海灘的海豹除外)。去年,那裏的紅色鮭魚捕獲量達到4000萬噸,創下該地區的紀錄。海灣的形勢開始正常,但每年的捕蝦期將要推遲數月,因為捕到的樣品蝦尚未長到理想的大小,很可能是由於漏油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