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的生理效應也不容忽視。實驗表明,噪聲會引起人體的緊張反應,刺激腎上素的分泌,引起血管收縮,心率改變和血壓升高。有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噪聲是心髒病發病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噪聲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潰瘍。噪聲對人類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幹擾表現在損害人的身體、使人情緒變壞和破壞人的某種行動目的三個方麵。同一種噪聲,可能同時對人產生上述三種作用,也可能隻產生其中的兩種或一種作用。例如,公路上各種車輛行駛時發出的交通噪聲,既能使人聽力受到損壞,也能使人的心態失衡,情緒敗壞。舞廳裏強烈的搖滾樂聲,有損於人們的聽力,但對跳舞者的情緒不會受到影響,而對旁邊的垂釣者來說,這種聲音卻使他的行動目的受到破壞,也擾亂了周圍居民的平靜生活,影響了他們休息。
殺手終有低頭日《1995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指出,據46個城市監測,1995年城市環境噪聲汙染相當嚴重。區域環境噪聲等效聲級範圍為51.3~76.6分貝(A),平均等效聲級(麵積加權)為57.1分貝(A),較1994年略有降低。道路交通噪聲等效聲級範圍為67.6~74.6分貝(A),平均等效聲級(長度加權)為71.5分貝(A),與上年持平,其中34個城市平均等效聲級超過70分貝(A)。2/3的交通幹線噪聲超過70分貝(A)。特殊住宅區噪聲等效聲級全部超標,居民文教區超標的城市達97.6%,一類混合區和二類混合區超標的城市均為86.1%,工業集中區超標的城市為19.4%,交通幹線道路兩側區域超標的城市為71.4%。可以說,城市噪聲汙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對噪聲汙染的防治,一是,要完善法規標準體係。盡快製定並頒布施行《工業企業噪聲控製設計規範》,從設計開始就著手控製噪聲汙染,防患於未然。隨著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建築施工越來越多。對各類民用建築的噪聲允許標準正在加緊製定,以保障人民的正常生產活動。此外,諸如航空噪聲標準、船舶噪聲標準、火車環境噪聲標準等,也都需要盡快製定並頒布施行。
二是,強化噪聲行政管理。噪聲超標收費製度應當健全起來。全國宜在各地試點的基礎上,頒發實施統一的收費標準,加強交通噪聲管理,是控製交通噪聲現實可行的最好措施。在工程建設的審批過程中,要把噪聲影響評價及其防治辦法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加以考慮。城市建設規劃必須考慮噪聲控製問題,應當推行噪聲合格證製度。
三是,重視科研,普及教育。隨著噪聲汙染的發展,噪聲控製的科研事業發展很快。
我們國家距離國外的先進水平並沒有十分顯著的差距,主要問題在於有關噪聲控製的材料、設備和工藝方麵。首先要進行聲源控製研究。目前,有不少機械噪聲源還有待治理技術的攻關突破;其次要進行材料的開發。材料的發展往往帶來治理設備的更新換代。還應當加強噪聲控製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並對新的噪聲控製技術進行開發。
放錯了地方的原料
1994年8月1日7時40分左右,湖南省嶽陽市一座約兩萬立方米的垃圾堆突然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竟將1.5萬噸垃圾拋向高空,摧毀了垃圾場外20~40米外一座泵房和兩旁的汙水大堤。
無獨有偶,1994年12月4日,四川省重慶市發生了嚴重的垃圾爆炸事件,爆炸時強大氣流掀起的垃圾,將正在現場作業的九名臨時工埋沒,兩人當場死亡。
垃圾爆炸事故隻是固體廢物危害的幾聲警報,潛在的危害更是令人觸目驚心。當今,固體廢物的處置和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國矚目。其原因一方麵是由於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猛增,堆存和處置場地日益減少,處理費用越來越高;以及有害廢物處理不當,造成對土壤、地下水等的嚴重汙染,加劇了人類環境的惡化。另一方麵由於全球範圍自然資源逐漸減少,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機和一些國家的資源匱乏,迫使許多發達國家對廢物的再生利用產生了濃厚興趣,逐步形成並加強了固體廢物資源化、無害化的管理方針和技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