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3)(1 / 3)

二氧化碳氣體有一個特性,就是能夠吸收紅外光。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可見光除少部分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將能量轉換並貯存以外,大部分被雲層、飄塵和地麵反射回空間。反射是以紅外光的形式進行的,但空氣中二氧化碳氣體卻阻攔變成紅外光的熱能反射離開地表,於是地表附近的二氧化碳氣體就起到了類似溫室玻璃的作用,陽光可以射到溫室裏來,熱量卻散發不出去。這種"溫室效應"能使地表低層大氣溫度升高,地表變暖。

據調查,19世紀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290ppm,現已達320ppm以上。1885年到1940年間,地球表麵平均溫度確實上升了0.6℃。有人認為,如果大氣中二氧化碳繼續增加,則50~100年內地球上的氣溫將升高好幾度,赤道附近的幹旱地區將大幅度擴大。

而寒帶和極地的冰川大量融化,幾百年後海平麵將升高5~10米,世界氣候將發生災難性的變化。

魔王的降服人類活動導致全球大氣層的主要變化及環境問題可以歸結為三方麵:一是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導致氣候變化;二是大氣臭氧層破壞;三是酸雨和汙染物的越界輸送。

為了保護全球大氣環境,改善本國的環境質量,一些國家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麵製定了新的計劃。1996年,英國政府宣布實施為期10年的"全國空氣質量戰略"計劃,以使下個世紀英國的空氣變得清新。據統計,英國約20%的車輛造成了80%的汽車廢氣汙染。為此,英國政府將授予地方政府權力以監督汙染嚴重的汽車,地方政府將有權攔截這些汽車並起訴車主。地方政府還將有權封鎖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的交通,對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實施檢證製等。汽車排放的廢氣是目前英國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治理汽車廢氣汙染已勢在必行。英國環境部說,空氣汙染每年使三千多英國人喪生,僅用於治療因空氣汙染而引起的疾病的醫療費用每年就達23億英鎊。

我國已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修正後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並已在製定履行這些國際公約和議定書的國家行動方案。我國已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防止大氣汙染和保護大氣層是一項長期任務。

我國的資源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將長期存在,控製煤煙型大氣汙染將是我國大氣汙染控製的主要任務。其次,是注意和控製機動車輛的尾氣排放。目前,在大氣汙染控製和酸雨防治方麵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煙塵汙染問題,冬季的北方城市尤為嚴重。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增長,並形成南方大麵積酸雨區,已發現對森林、土壤、農作物和建築造成危害。先進實用的控製技術仍十分缺乏,脫硫技術目前僅限於試驗及示範工程,尚未大規模實際應用。中小型工業鍋爐和爐窯的煙塵治理技術尚需有新的突破,適合我國國情的致酸物質實用控製技術也十分缺乏。工業化起點低,生產規模小,汙染物排放量大。

如大電廠中小型發電機組的發電煤耗高出發達國家約30%;大量中小型水泥廠的水泥排塵量在3.5公斤/噸的水平。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相當困難,過去10年全麵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隻占20%左右,而真正達到先進生產技術和現代管理水平的更少。曆史欠賬多,資金缺口大。對我國老的工業企業汙染進行治理,費用至少需要2000億元左右,籌集這樣一筆資金是困難的,對於這類企業的汙染治理必須走技術改造、清潔生產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的道路。汽車工業技術水平大多停留在20世紀20世紀60年代的水平,能源消耗高,單機汙染嚴重;產品換代周期慢,使用時間長,使得汙染水平居高不下;已經頒布的排放標準實施不力,主要是缺乏資金,缺乏測試設備,管理手段也不配套。適於我國大氣汙染控製的宏觀調控政策運行機製尚未形成;現有政策製度尚未形成完善的體係,缺乏協調,限製了政策、製度在大氣汙染控製管理中的作用,缺乏有效的能源價格機製和環境經濟政策。

到本世紀末,將力爭改變這種局麵,達到如下目標:

重點城市和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城市大氣總懸浮微粒基本得到控製,年日平均濃度要有所下降;對大氣汙染物的控製,將從目前對總懸浮顆粒(75P)、二氧化硫的重點控製,擴展到控製碳氧化物、鉛氮氧化物;到2000年,機動車輛排放有害氣體總量基本保持在目前的水平,製定和實施輪船的排放標準。2000年以後,開始朝全麵改善環境質量的方向發展。全國城市建立環境質量監測報警製度。流動汙染源控製由汽車擴大到輪船,並增加控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