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依舊喜歡夜晚坐在戶外,觀察星星,不和她們住在一起,也就不需要早早地上床睡覺了。
1609年7月,伽利略去了一趟威尼斯,在那裏遇到了薩比。薩比向伽利略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荷蘭人發明了一種儀器,它可以使遠處的物體顯得很近,並於1608年向荷蘭政府申請了專利。伽利略又收到了一個他以前的學生的來信,信中說,有個叫利珀希的荷蘭人,製造了一種特殊的鏡片,這種鏡片,能把隔著一條河的一個姑娘的臉龐看得就像近在咫尺。
伽利略把這封信讀了兩遍,緊接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發誓要做一塊更好的,做一塊能看見月亮麵貌的。
伽利略很快就造出他的鏡片,但是隻是個能放大二三倍的玩具。伽利略寫信給在威尼斯的薩比,保證不久就造出一架更好的。
8月下旬,伽利略又給威尼斯帶去一架,用它比訓練有素的瞭望員用肉眼觀察可以早兩個小時發現進港船隻。伽利略把它送給了總督,他獲得了終身教授的職位,薪水增加了將近一倍。伽利略知道,它對威尼斯的重要性不亞於一支海軍。
伽利略並沒有接受總督的饋贈,匆忙趕到佛羅倫薩,向科西默大公展示了他的新儀器。
12月1日,伽利略造出一架放大20倍的鏡片。這架鏡片可以看到天上的東西。
伽利略用他做好的鏡片去觀察月球,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月球的表麵。
1611年4月,伽利略訪問羅馬。意大利博物學家塞西(1585-1630年)組織的林賽學會(猞猁眼或山貓眼學會,比喻科學家目光敏銳)設宴招待伽利略,在第一次宴會上創造出了“望遠鏡”一詞。
伽利略75歲時,教會了一個朋友製造特殊鏡片“透鏡”。
伽利略心愛的望遠鏡,還在佛羅倫薩。
伽利略還做了另一種鏡片,取名為顯微鏡,送了一架給德國國王的兒子當玩具,並因此而寫了封信。
觀測天文
古希臘科學家阿裏斯塔克斯(公元前3世紀)在天文學的研究中,認為地球繞著太陽轉,但托勒密(公元2世紀),卻認為太陽圍繞地球轉。意大利的羅馬教會為托勒密學說的忠實維護者,他們禁止教員講任何其他的不同觀點;因為托勒密體係最容易與亞裏士多德學說相一致。
但持有不同觀點的人終究是有的,波蘭有才華的通過科學家哥白尼(1473-1543年)在他逝世那一年,問世了他的著作《天體運行說》一書。哥白尼認為阿裏斯塔克斯講的是對的,地球的確是在圍繞太陽旋轉。地球就像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一樣,是個行星。這些行星都在圍繞太陽旋轉,因為太陽的重力吸引著它們。這些行星不是熾熱的,隻有當太陽光照耀著它們時,才能發光。
哥白尼不能證明他的學說。因此,有些亞裏士多德派的學者竟這樣反駁哥白尼說:“1星期有7天,1個人有7竅——2個眼睛,2個耳朵,2個鼻孔,1張嘴巴,因此,七是惟一重要的數字,隻能有7顆行星,哥白尼列舉了5個行星的名字,如果加上太陽和月亮,正好是7個了。”
伽利略嘲笑這種說法,他常說:“眼睛啦,鼻子啦!有些人就隻看見鼻子底下的那點東西。我要證實,哥白尼是正確的。”
現在,伽利略有了望遠鏡,他可以證實了。
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研究月球,他發現,月球上有奇異的斑點,有些斑點老是黑暗的,它們一定是海(實際是火山口)。有些斑點不斷改變顏色,他們亮了幾個小時後,逐漸變黑,然後又變得明亮了,因此這些斑點一定是山脈。
伽利略認為,月球在旋轉,因此太陽光在不同時間就照射在山脈的不同部位上。
伽利略還注意到,當月亮隻有半邊發亮時,注意觀察,另半邊好像不在這裏。但如果使勁看,就能看見。這是因為地球將太陽光反射到月球上。我們接收月亮的光,月球接收來自我們地球的光。地球和月亮自身都不發光,它們隻能反射太陽的光。
接著,伽利略開始研究行星。他用望遠鏡觀察行星,發現行星顯得比較大;用望遠鏡觀察恒星,它們並不顯得大。因此,伽利略認為,恒星離地球一定比行星遠得多。
1610年1月7日,是伽利略生命中最偉大的一天,當他把望遠鏡對準木星時,他發現木星附近有3個像小月亮一樣較小的星球。
第二天晚上,這3個星處在不同的位置上。過了幾個晚上,出現了第4顆星。這4顆星每天晚上都改變位置。
伽利略明白,他可以肯定哥白尼是正確的了。亞裏士多德派的學者說,月球繞地球旋轉,因此太陽也一定繞地球旋轉。但這些“月亮”卻繞木星旋轉,而太陽並不繞木星旋轉。因此他們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現在可以證明他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