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生態係統的平衡(7)(3 / 3)

麻黃根係能分泌許多有機酸,能促使土壤水穩性團粒結構的形成。在麻黃生長的地段,土壤中有益根際微生物含量高,而且表土層腐殖質層後,土壤疏鬆,肥力高,能夠促進牧草的生長發育。同麻黃伴生在一起的植物比單獨生長的植物植株高、分枝多、葉量大、顏色深、產量高。在相同的生境條件下,具有麻黃的植物群落比沒有麻黃的植物群落蓋度增加20%,產量增加10%~15%。

麻黃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植被演替。通過對科爾沁沙地的調查表明,凡是有麻黃生長的地段,植被發生了顯著變化。麻黃生長地植物種類比較豐富,有喬木、灌木、半灌木及草本植物28種,概括起來為5種生境類型: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黃土溝壑、石質山坡、沙沼地。20多種植物分別以叢生、散生或零星等方式分布於5種生境類型中。這些植物具有防風作用、固沙作用及庇蔭作用。

水葫蘆的侵害

水葫蘆原產於南美,屬於久花科鳳眼蓮,現廣泛分布於北美、亞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眾多國家,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嚴重的水生雜草,被列為世界10大害草之一。大約於1901年,水葫蘆作為畜禽飼料引入中國,曾作為觀賞和淨化水質植物推廣種植,後逸為野生,廣泛分布於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大部分省市。水葫蘆密集處覆蓋率達100%,其無性與有性繁殖速度極快,一畝水麵的水葫蘆約有13萬株,合18噸~25噸。據中國環保網統計,水葫蘆造成我國年直接經濟損失近80~100億元。據有關專家介紹,水葫蘆之類的外來入侵物種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汙染,大部分外來物種成功入侵後大爆發,生長難以控製,造成嚴重的生物汙染,對生態係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外來入侵物種通過壓製或排擠本地物種,形成單優勢種群,危及本地物種的生態,最終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據介紹,水葫蘆是我國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它繁殖很快,1株草可以在90天內繁殖出25萬株,往往在生長區內形成優勢物種,造成其他水生植物減少甚至消滅。水葫蘆還能降低光線對水體的穿透力,影響水底生物生長。危害之大,成為世界難題。近一、二年,水葫蘆在福建省江河湖泊、水庫等分布有1萬多處,水麵蔓延麵積45萬畝。全省所有地市都被侵害。其中閩江流域的汙染尤其嚴重,其泛濫已經影響了水口水庫發電的水位高度,還威脅到水庫船閘和升船機的生產安全。水葫蘆的泛濫還給福建的水產養殖、水上交通、水源水質造成嚴重危害。大量魚類被悶死,一些江麵交通寸步難行,水質水源嚴重汙染。水葫蘆泛濫,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造成極大危害。據了解,目前除了水葫蘆以外,薇甘菊和大米草之類肆意蔓延的外來物種也對我市生態造成一定的危害。據2002年的統計數字,薇甘菊已覆蓋內伶仃島7000多畝山林中的80%的麵積,造成危害性的就有1200多畝,致使大片樹林死亡。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抵禦外來物種入侵,保護好生態環境呢?據一位專家介紹,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形成良好的愛護環境的社會機製是已經被發達國家證明了的環境保護的有效方法。

人禍: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幫凶”

由於長期以來對外來生物入侵缺乏認識,有些地方盲目引進外來物種,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據統計,鬆材線蟲、濕地鬆粉蚧、鬆突圓蚧等森林入侵害蟲每年嚴重發生與危害的麵積約在150萬公頃左右;稻水象甲、美洲斑潛蠅等入侵的害蟲,近年來每年嚴重發生的麵積達到140~160萬公頃;豚草、紫莖澤蘭、飛機草、薇甘菊、空心蓮子草、水葫蘆、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難以控製的局麵。“外來生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徹底根除極為困難,而且用於控製其危害、擴散蔓延的代價極大,費用極為昂貴。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顯示,幾種主要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高達574億元人民幣。”

在國外,外來入侵物種引起的經濟損失更為巨大。據美國、印度、南非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稱,這3個國家每年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1500億美元、1300億美元和800多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無法計算的隱性損失。

目前,外來物種入侵我國的形勢十分嚴峻,但人們並沒有從外來物種造成的重大損失中吸取應有的教訓,增加防範意識,反而在有意無意間成為外來有害物種入侵的“幫凶”。

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使我國與世界各地的經貿交流和旅遊往來日益頻繁,外來有害生物傳入我國的風險大大增加。2002年,國家檢驗檢疫部門在全國口岸共截獲各類有害生物1310種22448批次,分別比2001年增加了1.5倍和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