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地球體檢報告——拯救多災多難的地球(1)(2 / 2)

擴展閱讀

·粒子實驗可能吞噬地球·

粒子實驗科學家通過粒子加速器使粒子達到光速後,互相進行碰撞,來研究微觀世界的能量定律。由於被研究的物質是如此之小,人類也許從不擔心粒子會對人類形成什麼威脅。但是最近,一些嚴肅的科學報告指出,在美國長島的粒子加速器實驗或相對論重離子碰撞實驗,可能會產生一個微型黑洞,它將慢慢吞噬地球上的一切物質,包括地球。

自然災害——大自然“發怒”了嗎

地震、海嘯、火山、大雪崩、龍卷風、洪水、雷暴閃電……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不可避免的遭受著大自然帶來的各種災難,當人類麵對震怒的地球、大自然的怒吼時,顯得如此脆弱與渺小。

地震:大地為何震怒

地震就是地球內部發生的急劇破裂產生的震波,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麵振動的現象。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泄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後果是地麵出現斷層和地震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

專家解釋說,由於地下深處岩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麵八方傳播出去,到地麵引起而房搖地動。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麵振動稱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如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衝擊地麵(隕石衝擊地震)等。

火山:恐怖的“噴火”怪獸

在地殼之下100至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區內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成分的熔融狀矽酸鹽物質,即岩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衝出地表,就是火山噴發,而噴出的岩漿在地麵上冷卻後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可以分為死火山和活火山。火山爆發是一種很嚴重的自然災害,它常常伴有地震。火山噴發會對人類造成危害,但它也帶來一些好處。例如:可以促進寶石的形成;擴大陸地的麵積(夏威夷群島就是由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作為觀光旅遊考察景點,推動旅遊業,如日本的富士山。

火山並非是噴出“火”的山,它噴出的是一種高溫粘稠的物質,這種物質叫岩漿。火山爆發時景象異常壯觀。平時,死死被地包在地殼裏岩漿,由於其溫度極高,又承受著地殼的巨大壓力,所以一遇地殼較薄的地方或有裂隙,岩漿就猛烈地衝出地麵。

當火山爆發時,伴隨著驚天動地的巨大轟鳴,石塊飛騰翻滾,熾熱無比的岩漿像條條凶殘無比的火龍,從地下噴湧而出,吞噬著周圍的一切,霎時間,方圓幾十裏都被籠罩在一片濃煙迷霧之中。有時候,由於火山爆發,還能使平地頃刻間矗立起一座高高的大山,如赤道附近的乞力馬紮羅山和科托帕克希山就是這樣形成的;有時候,火山又能在瞬間吞掉整個村莊和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