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地球體檢報告——拯救多災多難的地球(1)(1 / 2)

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地球是一顆美麗而充滿生機的星球,這裏有山有水,還生活著偉大的人類。但是,我們親愛的“地球母親”正在經曆著各種災難——來自宇宙的災難,來自大自然的災難,還有來自我們人類自己的破壞。地球已經滿目瘡痍,不堪重負。拯救地球,我們能做什麼呢?

來自宇宙的“殺手”——地球危在旦夕

太陽東升西落,周而複始,每天給人帶來燦爛與溫暖,但您是否想過,萬一有一天太陽核聚變反應停止,地球將麵對怎樣的結局呢?如果地球與小行星撞擊,或者被“黑洞”吞沒,結局是否一樣?

太陽衰亡吞沒地球

每隔一段時間,太陽磁場變化會造成日冕物質噴射,對地球噴射出億萬噸高速運動的帶電粒子,這對地球的影響非常大。1989年3月,太陽風暴產生的電流造成電網癱瘓,使加拿大魁北克600萬人遭遇9小時電力供應中斷。根據曆史紀錄,太陽風暴的能量可以比這次大10倍,造成洲際甚至全球範圍內長時間電力中斷。專家預計,美國或北歐遭遇類似危機後,可能要花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恢複電力,飲水、食品、醫藥衛生、汙水處理和運輸通信等基礎設施會陷入癱瘓。衛星失靈,船隻和飛機隻能依靠老式方法導航。專家指出,目前已經進入新的太陽活動周期,今後幾年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日冕物質拋射現象。

據科學家推算,太陽的燃料尚可維持50億年,50億年後太陽將走到生命盡頭。屆時,太陽核心的溫度將增加4000倍,體積增加數千倍,變成一顆紅巨星。它將首先呑沒水星,接著是金星,然後就是地球。科學家此前認為,在宇宙中,大小介於恒星與行星之間的棕矮星,當其恒星發生類似太陽的變化時,也同樣無法避免被呑沒的命運。

小行星撞擊地球

在地球過去的曆史上,曾經多次被來自外太空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過,但這些天外來客由於體積較小,對地球構不成巨大的傷害。然而,科學家認為,一顆直徑超過150英尺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就將成為一場人類的災難。如果一顆這樣大的小行星擊中倫敦,將能使整個歐洲毀滅。科學家通過測算,認為一顆直徑1公裏大小的小行星每隔10萬年就會撞擊地球一次,這種尺寸的天外物體將會引起全球性的生態災難。而一顆直徑1 0公裏大小的天外物體將會夷平地球,使地球重現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災難。據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杜肯?斯蒂爾教授的研究,大約有1500顆直徑1公裏大小的小行星已經或正在掠過地球的軌道。1908年6月30日,直徑30米左右的小行星落在西伯利亞通古斯卡地區,造成當量相當於200萬噸TNT的爆炸,摧毀了周圍400平方公裏的森林,大量野生動物喪命。如果擊中的是人口密集地區,殺傷力無疑是巨大的,而且對距離較遠地區也會產生影響。美專家指出,對關係緊張的國家和地區來說,類似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核攻擊。

黑洞撕裂

“黑洞”很容易讓人望文生義地想象成一個“大黑窟窿”,其實不然。所謂“黑洞”,就是這樣一種天體:它的引力場是如此之強,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出來。因為黑洞具有巨大的引力,如果一顆流浪的黑洞逼近太陽係並且向地球進發,科幻小說中描寫的人類浩劫將成為現實。地球將衝出它的軌道脫離太陽係,或是朝相反的方向飛向太陽,致命的高溫將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化為灰燼。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一旦黑洞逼近地球,人類家園可能被無情劈開。但有專家介紹,未來70年內地球被黑洞吞噬的可能性極低,這樣的擔憂是不必要的。